坚持记录心得能够帮助我们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积累宝贵的经验,通过记录心得,我们能够获得不同的视角,提升自我思考的深度,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之我见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高质量发展之我见心得体会篇1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对外形象的一大标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每一个班级、每个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着血缘关系,是不能分割的。因此,提升班级、学科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是提升学校对外形象的基础。
今天,在学生晨诵时间,我又到各班进行了巡查,看到绝大多数教师都能组织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记忆单词、共读读本、书写字词等。但有三个班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班教师因办理公事未进班,教室秩序混乱;一个班教师在讲台上批改作业,下边学生干什么的都有,有读书的、说话的、玩耍的等等;一个班教师在讲台上好象查阅的什么记录,学生大部分能认真读书。看到这些现象,我很有感触,觉得要提升效益和质量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及时做好班干部的挑选与培养。对二年级以上的班级来说,教师对学生已经比较了解,哪些学生自控能力强,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教师心中如明镜。对一年级新生来说,教师在刚接班时,就应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了解学生,初步确定一些可以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的学生作为班干部培养对象,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他们学会简单的管理内容和方法。如,早午来校了,要安排值日组长带领值日生打扫教室和责任区卫生,同时管理班级纪律,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知识巩固练习。慢慢地向能力的深处培养,如让班干部对一周来所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总结亮点和不足,总结经验和教训等。这样,即使教师有事没能按时赶到教室,学生也能在班干部的带领下自主学习。同样是没有带领学生共同学习而做着批改作业和查阅记录的两个教师,他们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表现,这与班级的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2、教师一定要合理安排各项工作的时间。教师要充分利用各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的教学、巩固以及学生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教育教学质量才可能最优化。不要浪费了这宝贵的时间,去批改作业。批改作业有批改作业的时间。
3、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毋庸置疑的,不管是做哪些事情,学生总会有做得快慢之分,总会有做得好赖之分。要想最大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就要做到因人而异,做到分层次布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让学生有事可做,完成了教师分配的最基本的任务后,鼓励他们向高一层次的目标去努力。首先肯定他们的积极向前的精神,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能完成高层目标的同学,更要给他们以信心,从内因上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以上仅为本人之感受,如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议,请参与评论。
教育高质量发展之我见心得体会篇2
关于教育教学质量,最近和老师们,同事们,教育人沟通交流探讨的比较多。只不过,有很多人就根深蒂固的认为“教学成绩就是教学质量”,而今天我要说的是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的一部分。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最早的学期考试大规模的往往是一学期两次——期中与期末,现在的最准确名字应该是“质量检测”?也就是说通过考试成绩检测“教与学”——教师的教的质量加上学生的学的质量之和。
不信分解一下。教师的“教”:教师近期、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脑力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的综合能力与水平之和)备课,讲课(包括独特的语言,眼神,表情等等)独一无二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的“学”: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给的教育教学过程与自己的自学能力(小学低年级弱),转化成自己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而质量检测的外在形式仍是考试。
有的人说,形式一直没有变化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别着急抨击考试制度(世界课题,短时期很难改变),我们慢慢分析。
“教和学”紧连着说的就是课堂的问题。最早期的课堂,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导领导主体话语权明显;接着发展的课堂,有人主张是双主导双主体,教师与学生平等民主发展,教师的话语权慢慢趋低;最近看来,有人主张学生主体发展,师生围绕“问题”主体,教师用心导演主体。“减负的呼声,素质教育的呼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呼唤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发展才是硬道理,课堂的智力活动设计者规划者——教师成为风头浪尖。
家庭孩子宝贵珍贵,少年青年是社会未来国家民族的未来。教师当然得提高师德修养立德树人,更得要兢兢业业敬业修身,还得要努力学习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水平......请注意教师也是有层次的,很高水平的应该是少数吧?一般的人居多,那就得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多牺牲些休息时间多研究几次作业,多找学生谈心说话,还有的“钓鱼”......剩下的也应该是少数再少数(我谨以自己多年来交往的老师们为例子,请谅解),也就有了简单机械,重复笨拙的个人教育教学方式。
有个怪现象不得不说一下敬请注意,随着家庭学校社会对教师要求的提高,教师手中的“批评权”越来越少——或者说大部分教师越来越不敢管理学生。
那么,到底谁才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关键?估计人人心中都有个答案,显然事在人为是老师们。不,我的呼吁是:家长,教师,学校,教育主管,社会,是所有人!所有人都来尊重教师尊重教育教学尊重教育才行。何况,一边减负一边引导学生向着勤奋学习,认真学习,乐于学习的方向进发,确非易事。
教育教学质量,应该是综合的。一家之言,抛砖引玉。
教育高质量发展之我见心得体会篇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高质量发展,在宏观层面理解,就是不再单纯依靠要素投入来拉动经济,不再是满足于“有”“多”的低水平、粗放型发展,不再是满足于“大”“快”的追求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的简单考核指标主导的发展,而是要求“好”“高”的追求品质,追求人民满意度和获得感的发展。而在微观层面,比如汽车产业、汽车产品,虽然近年来产业发展依然强劲,大中小企业众多,产品型号众多,能够满足不同经济实力的家庭购车的基本需求,但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尤其是10万以下档的汽车产品,品质性能并不高。高质量发展,不是靠产品的全面铺开,各种型号大而全,销量少、批量小而成本高,而是要强化技术、服务等供给侧改革创新,使高性能产品获得更大市场,以批量控制和降低成本,从而使用户获得既成本低更品质高的产品及服务。
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由各行各业,各种经济实体的高质量发展汇聚而来的,因此,各行各业都需要置身于十四五规划的大背景下谋求本行业本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即便是煎饼铺铁匠炉,都需要考虑产品升级、服务升级、经营方式升级,摆脱高投入低产出或是单一靠低品质低价格来维持经营的状况。否则,或是只能低质量发展,或是不符合环保要求,满足不了人们对产品品质的需求,而最终被市场淘汰。
高质量发展,不能仅靠淘汰掉低质量发展的产业、产品来实现,而是要靠产业升级、产品创新来实现转型和发展。高质量发展面对的大背景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高质量发展破解的也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是基础优势,而每一具体工业门类,都存在发展不充分、潜能没有有效发挥、核心技术核心产品不足、人才创新机制不灵活等制约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