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一种把我们脑海里的念头用文字形容出来的感受性文字,实用的心得体会是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感受的。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生心理成长心得体会范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生心理成长心得体会范文1
2022年7月21-30日,我参加了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举办的“北碚区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班”的培训学习,为期10天的学习培训,获益良多,首先是使我有了思想的——
蜕变
说实话,就像学习的前两天有几个授课的教授讲的一样,当初参加这个培训班并不是我所情愿的,老天,十天哪,自放假以来还没怎么休息的我又要像上班一样早出晚归的坐十天,而别人都在休息,时而还可以“打打太极”,试想这可是何等舒爽的生活啊!怀着不情愿的情绪,我踏入了培训的教室;第一天,大量生动而贴近生活与工作的案例及分析,特别是刘衍玲教授关于处罚孩子(学生)的方法论使我饶有兴趣的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上存在的问题。两天学习下来,授课的教授渊博的知识和博大精深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在思想上发生了蜕变:我一定要坚持这十天的学习;因而我拥有了若干的——
收获
收获之一,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通过培训,我初步了解了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更是深切地意识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升学的压力,离异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等,使当代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如厌学、心理脆弱、性格不合群、独立能力差、亲子冲突呈增加趋势等。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青少年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我深深的感触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学校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
收获之二,本人的意志品质得到了提升
在这一个盛夏里,我用意志支撑着完完整整的参与了十天的学习,再也不像以前的学习培训一样,三天的学习总是要请假一天,那是因为没有用毅力去坚持;在整个学习阶段,我没有一次迟到,也没有一次早退,更没有一次缺席,每当我想逃课时,我用意志激励自己,要坚持!十天,我终于坚持了下来,汲取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积极参与团队的构建,积极互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认真倾听。
收获之三,学到了一些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
徐展教授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使我明白“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阶段性,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更使我系统的了解了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对我今后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刘衍玲教授关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使我茅塞顿开:如果我早一点接触这一方面的知识理论,教育自己的孩子将会何等的得心应手与科学合理。胡朝兵教授的团体辅导课上,从构建团体到在其中游戏互动,共同分享我都积极参与,我深深的理解到认真倾听在交流中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其“学习的四种观念”将会对我今后的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将时时刻刻的思考“我要什么”、“我做什么”、“我的什么”??。郭成教授《什么是最好的教育》的讲座引我深思:二十多年的工作我给了学生什么样的教育?怎样使我们的教育满足学生的需要?也进一步明确了基础教育是为未来奠基的教育,成才不再当期,而要着眼于未来,我们要努力克服当下教育中的狂躁情绪。包括杨国愉教授在《学生中常见心理问题与识别》中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的观点,一切的这些都使我收获丰硕。
学生心理成长心得体会范文2
今天上午,我们锦华小学和古寨小学共同举行了依次健康教育研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的有来自两所学校的教师10多人,同时参会的还有教科所的主任和心理健康负责人。活动中听取了县小学心理健康负责老师,对于目前他们学校有关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的一些情况与做法,并且听取了三节心理辅导课听课之后,与会的代表就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教科所主任还转达了区教育委员会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由此可见,我们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无疑是先行了一大步,通过学习,感慨颇多,让人感到沉重与责任重大。下面谈几点我对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体会:
一、我认为,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二、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四、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
学生心理成长心得体会范文3
前段时间参加了在日照市外国语学校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让我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主题是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懂学生的心(来自上海的杨敏毅教授)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对这次心理健康学习谈一点自己肤浅的体会。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