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生活中,大家一定难免产生了不少感想,是时候写一写心得体会了,在当下的社会其实写心得体会是一件让人刮目相看的技能。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家长工作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家长工作心得体会1
作为一名比较年轻的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往往不知道怎样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也不知道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家长们又可能倾向于哪种方式来开展家园合作等等,但在经过园内的培训,前辈的指导以及同仁经验的分享,我在家长工作上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让我在家长工作中取得一些很好的成效。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笑脸相迎,平等对待
“笑脸”是最基本的,效果也是最好的。家长来离园接送孩子,作为我们教师,都应该笑脸相迎,这样家长才会放心离去。而且“笑”会给孩子带来鼓舞、自信,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喜爱。孩子一早上就拥有了好心情,家长见了自然也受到感染,这也就促进了家园之间的沟通。
二、坦诚交流、及时反映
在交流中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是值得注意的。在向前辈们请教后,我了解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可以交流的话题更多地是放在幼儿生活这一层面,而关于教育指导方面,由于自己的经验也较缺乏,所以避开自己一些不能处理的话题,使整个交流的过程还是在自己的把握中。当然,如果有些孩子确实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也应该坦然地向家长反映,而不应敷衍了事。例如:我班的墨墨上课注意力很不集中,每次都东张西望,导致教授的本领都不能很好地掌握。我就及时向其妈妈反应了,当然反映的时间要掌握好,在人少的地方,千万不要当着很多人的面来说,否则有的家长会觉得很没面子而态度不好、不配合教育。
三、把握分寸、“教育”家长
虽然自己在家长工作上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有时适时的指导自己还是可以胜任的。我发现我们班级有些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够科学,有些父母要求太严格,导致孩子胆小怕事,有些是祖辈教养的,太放任有引起幼儿娇气霸道。起初,由于自身经验贫乏,不敢去“教育“家长。但是前辈告诉我,其实只要我们教师态度诚恳,措施恰当,在交流的过程中拿捏分寸,那么家长还是乐意接受的。而且家长们都知道,对孩子而言,老师的话最管用。
四、勇于承认,争取谅解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比较细致而琐碎的,再有经验的教师也不可能完全做到万无一失,在工作中,往往有时会出现一些失误,会引起家长的误会。那么就应该及时采取补救的方法,向家长承认由于疏忽造成的失误,争取家长的谅解。消极和回避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往往会造成不良循环,使双方更加难以相处。
例如,我之前带的寄宿班级,有个叫欣欣的小朋友,在餐后收拾餐具的时候,自己失去重心不慎滑到,导致门牙前的牙肉掀起。发现情况后,立即带到保健室处理,并及时带到医院查看,但由于一时匆忙,忘记通知家长了,家长事后得知很生气。我也知道自己工作疏忽了,就上门家访,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争取家长的谅解,后来问题也得到了问题。总之,教师要取得家长的尊重和信任,多一些切身处地换位思考,只要做到用“心”体会,就一定能胜任这项工作。
总的来说,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建立平等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生成适宜于促进每个幼儿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这就是说,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协调—致,相互支持与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作为一名新教师,做好家长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赢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对我们的幼儿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幼儿园家长工作心得体会2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式教育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也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本学年度我园的家教指导工作在园领导的重视下,在家委会成员的协助下,在各班老师及家长的密切配合下,也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使家园共育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现小结如下:
1、加强教师指导家长服务工作能力由于本学年度新教师较多,给家教指导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如何指导新教师有效开展工作,帮助老教师提升家教指导水平,本学年度一方面通过班级结对带教,在老教师言传身教中,让新教师走近各层面家长;另一方面则充分利用全园教师会议以及小、中、大班年级活动,加强教师自培学习,有家教指导理论的学习,热点问题的讨论。自培活动,使教师认清当前形势,理清思路,履行职责,从而引导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共同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使幼儿全面发展。
2、继续利用网络做好家园沟通工作“校信通”有利于幼儿园加强日常的教学和管理,有利于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家长工作的效率,有利于引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共同营造幼儿健康成长的家园内外环境。我园教师家长信息发送比较频繁,通过短信积极和家长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活动情况。通过幼儿园网站,老师将每周的主题教学内容与幼儿活动场面上传至网站,对班级新闻、开展的活动及时通过网络传递给每位家长,使网络真正成为家长了解园所的窗口,架起了与老师、幼儿园沟通的桥梁。
3、开展丰富的家园互动活动,促进家长协作本学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家园互动活动。如小班先后以新生家长会和一个月后“家园同乐相约中秋”联谊会上家长观看孩子一日活动录像的形式,让家长感受到了孩子们入园1个月前后两种孑然不同的表现,他们无不感慨教师的辛劳;中班举行的家长座谈会,不少家长介绍了自己的育儿经验以及对老师工作的肯定和建议,老师们也精心准备,就孩子升入中班后学习、生活的变化,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家园共育一致性等方面向家长作了介绍。这种沟通与碰撞,拉近了家庭与幼儿园的距离,密切了家园间的联系。大班组举行的“稻草变变变,创意无极限”亲子创意活动,300多名家长和孩子一起,利用农村唾手可得的稻草——这一实用、环保的材料,制作了草篮、稻草人、草屋等各种简单有趣的玩具和草贴画,孩子们动脑动手、家长们兴致勃勃,在合作与分享中感受着民间工艺的质朴与实用,体验着“变废为宝”的快乐。“快乐宝贝亲子同乐”冬季运动会让孩子们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度过难忘、快乐的时光,另外还利用各种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园联谊活动,如中秋节“家园联谊活动”、重阳节联欢活动、迎新年“我为妈妈包饺子”活动这一次次精彩的家园活动,都融入了我们教师的智慧与心血,这一次次的家园活动把我们教师和家长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家长们一致认为:孩子们在实幼很放心,我们对老师和孩子都寄予了希望、充满了信心。
4、家园联系手册,使家园合作更趋和谐我园始终将“家园联系手册”作为老师每月必做的功课,除了早晚接送孩子进行随机家访指导、电访之外,我们还要求老师每个月根据各个幼儿发展状况进行详细记录,月末发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反馈孩子在家表现,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策略提供了依据。家长们对老师的指导意见往往很佩服,感受到教师工作的专业与敬业精神,家园合作更为和谐,有效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