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家长工作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2-10-04 作者:Surplus 心得体会

你对写心得体会,有没有存在不懂的地方呢,每个人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都是会有不一样方式的,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陪家长工作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陪家长工作心得体会6篇

陪家长工作心得体会篇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用心支持、帮忙家长提高教育潜力”。可见,教育好幼儿既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职责。而幼儿园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取决于家庭能否与幼儿园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而办好家长学校是促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领导重视

职责明确我园在园长室的领导下设四个行政职能部门:保教业务部、德育启蒙部、后勤保障部、人力资源部,分别由四位班子成员担任部长,并由部长负责成立领导小组。由我负责德育启蒙部,分管幼儿园的德育、家长工作,并下设家教中心组,组织开展幼儿园的一切家长工作。四个部门相对独立由相互配合,大家分工明确,共同协助,完成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二、机构健全、制度规范

1、建立规范各类家长学校制度规范制度是办好家长学校的有力保障,我园自以来,先后制定了金阳幼儿园家委会制度、家长志愿者制度、家教中心组制度、优质服务制度等。每月定期召开家教中心组会议,学习领会家教指导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幼儿园家教指导三年规划等资料,提高幼儿园家教指导队伍整体素质。

2、发挥家委会桥梁作用我园家委会由园级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组成,班级家委会每班由4名家长组成,其中一名为园级家委会,在第一届的家委会成员中我们又产生了选举产生了幼儿园家委会主任,来参与幼儿园的日常管理。我们坚持每月一次的家委会活动,先后进行了“家委会调查问卷”、“家委会献一计”、“家委会参与园所推荐表”、并多次邀请家委会成员来园参加幼儿园各类大型活动的观摩和评比活动。

陪家长工作心得体会篇2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也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尽管如此,由于教师和家长之间教育观念、思考角度不同,常常会引发一些矛盾和冲突,如何解决家长的批评和抱怨,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重要资料,在工作中,我的体会是:

一、防患未然,先行一步

幼儿家长,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处理问题的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同样是觉得自己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了委屈,家长的态度和表达方式却大相径庭,有些家长甚至会不问青红皂白,直接训斥所谓欺负自己孩子的小朋友,或心里对老师产生极大的不满。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开家长会的时候,透过典型事例,向家长提出要求,并对那些能够支持、理解幼儿园工作的家长提出表扬和感谢,为家长树立学习的楷模,并对家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家长以感同身受的教育,仅仅是这种简单的方式,却使多数家长都能够理解老师的苦心,强调之后,家长训斥其它幼儿的事情明显减少,家长因为幼儿之间出现纠纷也都能够透过老师进行调解。

一次家长会,能够消除家长的许多困惑,也能够把本来不该发生的事情消灭在萌芽中。与此同时,透过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现代幼儿园教育,了解幼儿园教师工作的价值,只有这样,家长才能理解老师,支持老师,也只有家长的教育观念与老师的教育观念持续一致,家园同步才能真正成为一种现实。

二、换位思考,主动调整

幼儿天性好动,磕磕碰碰的事情时有发生,家长爱子心切,有过激言行也是能够理解的,但也有个别家长对幼儿微小的伤痛小题大做,搅闹不休,遇到这类家长,老师必须要耐下性子,冷静,并多多的换位思考,我有个好方法——倾听。

倾听家长投诉,有时候会就事论事,有时候,可能是借题发挥,把平时对老师的不满和积怨一并发泄出来。这时候老师别急着解释,只要专注、耐心的倾听就能够了,其实,家长可能是想让老师多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诉说之后,他自己就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即没有具体想要解决的问题,老师们也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诉说之后,情绪平静下来,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另外,从家长的倾诉当中老师很容易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便于解决,到达令家长满意的效果。

幼儿园无小事,老师有职责保证孩子在园的分分秒秒都是安全快乐的。但是幼儿园的工作也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于我们自己工作的失误,必须要有勇气承担职责,敢于应对家长的质疑,以坦城、负责的精神处理善后工作,到达令家长满意的结果。

宽容、理解、重情、沟通是处理家长工作最基本的方针。家长和幼儿园有一个共同的纽带——孩子,家长们在望子成龙,幼儿园在培养孩子茁壮成长。有了这种共识,家园合作就就应是一件简单而愉快的事情。

陪家长工作心得体会篇3

如今的孩子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从事各行各业的家长是一个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是学校之外一支特殊的教师队伍。为了进一步做好家园工作,不断扩展幼儿园家园工作新思路。我园已开展了一系列家长助教活动,成为了幼儿园的有一道风景。

家长走进课堂,拉近了老师,孩子,家长心灵的距离。我们真切的体会到: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家长助教”是一种非常好的家园共育方式,家长有热情而且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他们是我们老师的合作伙伴,也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利用家长这个丰富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幼儿园的学习经验。如果说孩子是一只小鸟,而家园教育的合力,则如同鸟儿飞翔时必不可少的一对翅膀,同上下,同方向,才能使鸟儿飞的更高,更远。

家长助教,是指聘请不同特长的家长作为“教师”来主持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家长有不同的职业、知识与专业背景,对幼儿园来说是一笔丰富的教育资源。由于这种教学形式有别于往常的教育形式,幼儿接受的是来自爸爸妈妈们的教学,他们感到新鲜有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家长走进教室参与教学活动,拓宽了幼儿的视野,激发了对未来的憧憬,增强了幼儿与社会的交往活动和对社会的了解。向自己的“爸爸妈妈”学习,孩子们感到即自豪又亲切。

幼儿园并非只是孩子的学习场所,也不这是家长学习科普教育知识的之出,其实,家长的很多知识也是我们幼儿介绍所需要学习的。这实际上也是介绍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原理、原则,传递教育经验的过程。家长在参与幼儿园教育,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地同时,也分享了教师的教育经验,幼儿园应该成为孩子、家长、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

家长身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做为教师只要充分挖掘这些教育资源,利用其为教育服务,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长助教”是一种新型的家、园共育方式,它开展的成效如何,完全取决于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的力度。所以,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地宣传以形成家长这方面的意识,是做好“家长助教”这项工作的前提。因为,只要让家长们充分意识到教育好孩子并不只是幼儿园的事,形成了相应的共育观念,他们将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密切家园之间的联系、为家长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能使家长中好的“家长助教”方面的方法和经验,对其他家长起到推广与促动的作用,是开展好“家长助教”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非常注重密切家园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努力营造一个家园共同关心幼儿成长的良好氛围。发现、利用家长的特长,对幼儿进行教育。

...
《陪家长工作心得体会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