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独库公路上居然出现了垃圾成堆的情况,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以下是品读360网和大家分享的关于环保的心得体会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7月24日,“新疆独库公路变垃圾公路”登上微博热搜。据观察报道,近日,不少网友反映在新疆独库公路看见垃圾遍地,尤其在停车区、休息站等场所,食品袋、塑料瓶遍地都是。今年夏天,新疆旅游异常火爆,先后出现新疆独库公路变成“堵哭”公路、多地一房难求、甚至草原景区马都不够用的景象。
作为新疆自驾游的必玩之路,独库公路串联了那拉提、巴音布鲁克天鹅湖、天山大峡谷等多个知名景区,号称“全国最美公路”。今年暑期,随着疫情形势好转,新疆自驾游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线路,不少游客被堵在独库公路上,晒出排队或者堵车的照片,吐槽“草原上的人终于比羊多了”。可就在新疆旅游迎来复苏之际,却又被曝光独库公路变“垃圾公路”的丑闻,令人为之叹息。
从网友发布的网络视频可以看到,独库公路沿线垃圾遍地,尤其在停车区、休息站等场所,食品袋、塑料瓶遍地都是,有游客实在看不下去,亲自下车捡拾垃圾,但是无奈垃圾太多,根本捡不完。显然,如此巨量的垃圾,大都是自驾游游客扔掉的,这一方面说明游客数量激增,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另一方面则表明,很多游客缺乏文明旅游的意识,随手丢弃垃圾,既污染了环境,也脏了心灵。
去年,“网红文旅局长”贺娇龙在直播间与网友互动时就曾表示,独库公路的垃圾量非常大,很多工作人员每天工作20个小时在捡垃圾,月薪5000元招不到一个清洁工。由此可见,独库公路在走红之后,虽然迎来了大量游客,使得当地旅游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可也饱受垃圾困扰,令自然环境承受了巨大污染压力。由于独库公路里程很长,仅靠工作人员清扫,工作量过大,显然是很难完成的任务,也不合理。
因此,最有效的办法,则是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管理措施,实现有效治理乱扔垃圾。比如通过限流,控制游客数量,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在沿途合理增加设置垃圾箱、回收站,加强垃圾运输管理;倡导游客养成“垃圾随人走”,不留下一丝痕迹的好习惯,自觉保护自然环境;对按照规定放置垃圾的游客,可给予一定的旅游补贴奖励;对违规乱丢垃圾的游客,依法处罚,情节严重者纳入“黑名单”等。
独库公路的景色再美,也经不起游客的折腾,文明旅游不仅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实际。不乱扔垃圾,乃是文明旅游最基本的常识,已经持续宣传多年,为何还有很多游客不遵守?这确实值得深思。如今,我国已经是旅游大国,但是民众的文明旅游素养还没跟上来,中国游客不仅在国内如此,在国外的名声也不好。因此,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养成文明旅游的习惯,恪守规则,从细节做起,从不乱扔垃圾做起,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关于环保的心得体会1
这次活动让我收获了很多,我明白了环保的意义,明白了为我们的环境默默付出的人们的艰辛,我们应该更加保护我们的环境,让天永远是蓝色的,山永远是绿色的,水永远是清澈的。
20xx年xx月25日,炎炎烈日之下,连吹来的风,都是热的,我跟随xx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一行7人来到了连云港市生活垃圾填埋管理中心进行暑期社会实践。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对这次社会实践之行,我充满了期待,相信我能很好的完成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到生活垃圾填埋管理中心,主任张鑫接待了我们,并给我们讲解了垃圾填埋的知识,介绍了连云港市生活垃圾填埋管理中心对垃圾的处理方法,随后,张主任带领我们去粪便处理站以及垃圾填埋中心进行参观及活动。
我们首先来到粪便处理站,一下车,粪便处理站站长张嵘森已经守在门口等候我们。张站长向我们介绍了粪便处理的方法, 我们都很惊讶:原本肮脏的粪便水经过一道道工序的处理,流出的水已基本没有异味,颜色也不再浑浊。站长还介绍,过滤出的残渣将会集中进行去味填埋。经过了解,全市的粪便污水都是运送到这里进行处理的,我们顿时对这里的员工生出一片敬意,没有他们,这些污物将没法进行处理。
随后,我们来到了青龙山生活垃圾填埋中心,来到这里,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一片苍翠的绿色,垃圾填埋中心的钱大爷带领我们进行了参观,他说,每次填埋都要铺一层土,还要压实,为了防止垃圾再次翻起,还要进行消杀,防止苍蝇飞舞。我们走近看了看,异味确实很少,苍蝇也很少。钱大爷还告诉我们,我们脚下原来是山谷,经过20年的填埋,已经变成一片平川——我们终于看见了真实版的填山造陆,但是我还有隐约的担忧,毕竟只是填埋,终有一天,会再也没有地方让我们填埋垃圾,所以,我们还是要爱惜环境,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我也深深地敬佩那些为城市默默付出的城市美容师们,虽然他们的工作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的工作绝不卑微,恰恰相反的是,他们的工作是伟大的,没有他们,我们生活的坏境是不可想象的。
这次活动让我收获了很多,我明白了环保的意义,明白了为我们的环境默默付出的人们的艰辛,我们应该更加保护我们的环境,让天永远是蓝色的,山永远是绿色的,水永远是清澈的。
关于环保的心得体会2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就一定能拯救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节约用电,保护资源,减少污染。
电是我们每一位小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也是我们每天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的,但是现在消耗惊人。所以用电时的一举一动,都要从节约出发。
在我国,发电主要靠燃煤,而地球上的煤是有限的。按现在的耗用速度,全球的煤将在250年内消耗。到那之后,我们将无任何煤留给我们的后代。
节约用电,就是节约煤,也更是直接为减少大气污染做贡献。因为酸雨是因煤炭燃烧形成的,它能强烈的腐蚀建筑物,并能使土壤和水质酸化,导致粮食减产,草木鱼虾死亡。据计算,我国仅西南,华南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就达140亿万元。
节约用电,能够减缓地球变暖。由于煤碳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像一个罩子一样阻隔地面的热量向天空外散发,产生了温室效应,如果地球温度升高,会引起干旱或洪水,还会使冰山融化。如果地球上的冰山全部融化,海拔较低的国家和岛屿就会消失。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肯定要迈入下一个世纪的,他们很多都为全球日益变暖而脆弱。有一所学校的儿童发誓要让自己所居住的社区中造成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减少10%。他们换上节能灯,拒绝用空调,放弃用汽车,选用自行车。经过7个月的努力,他们已达到了目标。
转眼间,我们又快要进入美丽的六月了,这是植树造林,绿化国家的大好时机,为了创造良好的绿色家园,保护好生态环境,我建议同学们:
热爱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珍惜动物,开展植树护绿活动。
积极宣传环保,把环保意识带给千家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