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们大家做好防护工作,积极配合国家防疫政策,疫情就会早日散去。以下是品读360网和大家分享的疫情防控的优秀演讲稿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7月2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3例(广东10例,上海9例,福建5例,四川2例,陕西2例,辽宁1例,浙江1例,山东1例,河南1例,云南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86例(广西32例,甘肃23例,四川17例,河南7例,广东4例,上海3例),含4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甘肃18例,广西15例,四川7例,河南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1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7例,本土病例72例(甘肃20例,广东17例,广西15例,内蒙古5例,安徽4例,上海3例,江西3例,海南2例,北京1例,江苏1例,四川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0208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22例(无重症病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2053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0011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7月27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796例(其中重症病例2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22163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29185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610240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29307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07例,其中境外输入72例,本土435例(甘肃207例,广西131例,山东49例,四川13例,上海11例,广东8例,河南5例,天津3例,安徽3例,江西2例,湖北2例,江苏1例)。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94例,其中境外输入46例,本土448例(河南113例,广西100例,甘肃83例,安徽55例,山东19例,天津18例,上海17例,广东11例,福建10例,浙江9例,江西9例,江苏3例,内蒙古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43例(境外输入2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7167例(境外输入546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4851956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352752例(出院67090例,死亡9488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88例(出院560例,死亡6例),台湾地区***例(出院13742例,死亡8714例)。
疫情防控优秀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人们带着对20年代的敬畏开始着新的一年,新的一年就迎来了不好的消息。
虽然说,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幸的事情,但这才疫情真的不得不让人们所铭记一生。
本来是怀着对新的一年的憧憬,过一个幸福的新年。但被这才疫情的发生所打破,没有了以往新年的热闹,有的就是全国上下对疫情的担忧,各种焦虑,不敢出门。
但不得不说,通过这才疫情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些东西。
珍惜生命,学会感恩,珍惜身边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不是发生点什么,大概都不知道死亡会离我们这么近。从来都不知道敬畏生死,更别说珍惜身边的人了。
这次疫情的发生,全国上下都在密切的关注着病情的发展,因为没有谁可以确定自己就不被感染,这都是没法预期的事情。
正因为事情的严重性,这才让我看清了很多事情。尤其是看到一例又一例的感染,不得不让人们感慨,活着有多好,健康到底有多重要。
疫情防控优秀演讲稿2
各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而来。国事家事天下事,因与自身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自上而下,没有人敢无动于衷。
追根溯源,痛定思痛。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不能不引以为戒。瘟疫,战争,地震,旱、涝洪荒,龙卷台风,凶杀惨案,或天灾,或人祸;要想太平无事,悲剧不再重演,且行且珍惜,血的教训,当牢记!回顾十多年前的非典事实,与此次冠状疫情,是“本家”,异曲同工,有着相互相通的关联,何其相似!敬畏生灵,与生物界和谐共处,何错之有?
正确认识,迫在眉睫。始作俑的肇事者,愧对天下,无颜见人!既成事实,难挽回,声讨归声讨,激愤憎恨之余,不妨试想:那人(制造麻烦者)是自己,是与你我沾亲带故,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亲属,又当如何?
疫情紧迫,宣传,报道,鼓呼,传递正能量,力挺支持!而不分青红皂白,传播消极负面消息,荒诞讹谬,就不看好了。不准确的、未经官方核实认可发布的讯息,务必坚决杜绝。对灾难疫情,无能为力,没人怪罪。只要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捕风捉影盲目跟风,自律自觉,就是对国家的支持,是做贡献。
非常时期,国人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并没有因疫病而被打乱。只是,议事日程和长远计划有所调整,变动。
做为普通公民,在特定环境,面对此情此景,我也发了些许言论,转发了别人的视频及文字链接于群里。激浊扬清,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