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咱们都不可避免碰到过事迹材料,实用的事迹材料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去很大的动力和积极性的,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医护抗疫事迹材料5篇,供大家参考。

2023医护抗疫事迹材料篇1
2月12日晚,早过了下班时间的急诊科护士王欢欢脱下防护装备,正用手轻揉自己的脸,想缓解一下长时间穿戴隔离面罩在脸上磨出的印记。虽略有疲色,但她的眼眸里仍透着刚毅与坚定。
在疫情期间,王欢欢不仅承担急诊科的本职护理工作,还是医院发热门诊的专职护士。春节前她就进入发热门诊值守,连续在一线奋战十天,整个春节假期都没有休息。有同事关心她“别这么拼,休息一会”,她笑着反问“没事,我是党员,关键时候我不上谁上”。老家的亲人曾问她“春节还回来吗?”,她只能推说工作上忙可能还回不来。她不敢告诉年迈的父母,自己在“危险”的地方值守,对年幼的孩子也只能忍下思念,早早送回老家,连年夜饭也只是在医院匆匆对付。
每次进入发热门诊工作王欢欢都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防护口罩和护目镜,为了减少防护装备的穿脱次数,她时常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工作,毫无怨言。
她因为基础扎实、技术到位,还同时承担起发热门诊护理带教老师的职责,指导进入发热门诊增援的护理人员及收款处非医人员如何做好防护、规范工作。每天下班前,她都抽出时间耐心指导年轻护士解决发热门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细心的她还发现进入发热门诊的患者大多非常紧张、害怕,她就主动和患者聊聊天、说说话,安慰他们。不少患者在她的疏导下平复了心情,每每看到患者放松后的神情,她都感觉工作没有白费,自己心里也暖呼呼的。
在与疫情的正面交锋中,发热门诊的一线医护人员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他们奋战一线,尽己所能,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贡献着自己的专业力量。
2023医护抗疫事迹材料篇2
他们不是医者,救危难于生死,防疫情之蔓延;他们不是先锋,守万家于平安,固疫情之防线,疫情当前,他们退居幕后,坚守岗位,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为防疫防控添助力。
我来护住大家的后方
“我来想办法,坚决不能让兄弟们挨冻”,天降小雪,万物滋润,___同志却更加坐立难安,“要动员一切力量,最短时间给各个卡点搭建帐篷”“买!买!买!要最好的保暖衣,_个村每个村都要有。”一个电话放下又一个电话响起,疫情防控,后勤先行,作为防疫领导小组副组长,___同志与后勤小组争分夺秒在全镇各主要路口全部建起帐篷,配齐棉衣、暖手宝等御寒物资。“大家放心,我保证人人都有口罩戴”防疫物资紧缺,___同志动员一切官方、民间途径购得_多个口罩火速支援各个卡点。储备消毒液、购买体温计、发放物资、定制宣传横幅、保证机关干部就餐安全……一切有条不紊,一刻不能停歇,今夜办公室又灯火通明,他说“我只怕做的还不够细致。”
一切为工作让步
“婚期先后延吧,现在有更重要的任务等着我呢”。__镇派遣人员___说服妻子和父母取消婚宴,在他们的支持下,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作为办公室的“老人”他让外地的同事安心在家,24小时守在电话前,收发文件、上传下达,及时接听登记来往电话,做好横幅、口罩、消毒液等防疫防控物资发放工作,忙碌却有条不紊,“婚宴什么时候都能办,现在疫情这么危急,我不能像医护人员上战场,也不能上前线去守护,能为大家做好后勤工作我就值得”。
军人的战场不是只有枪炮
___是__镇第二批安置就业的退役军人,正月初二接到返岗通知后至今没有回家,全力配合党政办、党建办、经贸办、安监办、村镇办、各工作区及各村委做好后勤工作,根据镇党委要求,第一时间印制下发《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连夜印发15000余份《致群众一封信》分发各工作区,汇总统计《疫情防控日报表》《武汉返乡人员情况统计表》等材料及时上报,清闲时他带着相机到一线采风,将基层党员干部精气神展现出来,他说“我是军人,也是党员,退役不褪色,召必回,战必胜”。
2023医护抗疫事迹材料篇3
我喜欢唱歌,喜欢看电影,看偶像剧,同时也喜欢上了许多电影明星和歌星。在我心中,成龙,朱一龙、王子源等是我心中的偶像,也是我眼中的明星。可是在2020年的新年到来之际,我再也不崇拜这些明星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涌现出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时刻守护着我们的安全,他们——就是最美的医护工作者。而他们,也就是我心灵天空中最美的星星。
从网上看到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发源地是武汉市的一个海鲜市场。这些病毒在空气中传播,感染上病毒的人们会咳嗽,持续发热,严重的还会导致肺炎,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武汉人感染病毒的病例越来越多,人们都恐慌了起来。国家有难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医学专家、教授、医生、护士、志愿者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自愿申请支援武汉。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劝着人们不要出门的同时,却毅然决然地逆向行驶,来到武汉。这个曾经参加过2003年抵抗非典一线的老院士,擦干眼泪,和他领导的医疗团队奋不顾身地加入到病毒研究、实验、临床治疗中。
武汉告急!每天感染病毒的病人在增加着。这时,全国各地的医生、护士自愿写下请战书,志愿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纷纷来到武汉支援抗疫。然而得病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此刻,医生护士的工作是很危险的。当人民群众的生命受到危险时,是他们用生命来救人。用自己的生命在守护着病人的生命;他们,让病人看到了希望,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希望!这些普普通通的医护人员,他们也有爱他们的亲人,也有他们爱的亲人,他们不是英雄,但却是我们心中最亮的星星!
有这样一位护士,她叫赵清雅,是湖北人,作为第二批赴武汉抗击疫情的东方医院护士,她负责的两位阿姨虽然都还戴着呼吸机,但精神越来越好。赵清雅就和同事邀请她们唱国歌,护士们拉着病患的手,歌声虽然不太和调,但从晃动的吊瓶、温暖的场面中,满满的信心和力量。她说:“我的城我来护。患者真的也很苦,孤身一人与死神搏斗。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保护她们。待春暖花开,回来看看,武汉一定会特别美。”
夜晚,望着窗外,天空中那些明亮的星星在照耀着这个世界,让我们仿佛已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了……
2023医护抗疫事迹材料篇4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迅猛暴发,由点及面,很快波及全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医护人员和疾控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投入到了与病毒抢夺时间、挽救人民生命的伟大斗争中。同志们立下了神圣的誓言:无论生死,不计报酬!
在这千千万万名抗疫战士中,有一位疾控新兵,她叫许蓉蓉。
24岁的许蓉蓉2019年9月刚刚入职到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平时工作刻苦、勤奋,深得大家的赞许。
2019年11月,许蓉蓉被派往扬州市疾控中心进修学习pcr技术(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2020年1月30日,当她接到去扬州市疾控中心协助检测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工作的通知时,没有丝毫迟疑,收拾行装,立刻赶往扬州市疾控中心报到。
在长达26天的时间里,她全程参与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核酸检测任务,包括样本的前期处理、核酸检测体系的配制以及核酸的提取工作。穿上厚重的防护设备,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4、5个小时,最长6个多小时,加班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饭。闷热、疼痛、饥渴,但她始终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兢兢业业地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