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认真分析了个人的事迹,我们写出的事迹材料才是有意义的,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各类事迹都相当熟知,我们怎么来写事迹材料呢,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3先进人物事迹材料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篇1
__,三原县本地人,2019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当年招录为陕西省定向选调生,分配到三原县徐木中心工作,现担任徐木中心宣传干事、扶贫干事等职务,2019年11月28日被中心党工委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自徐木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该同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放弃春节假期,主动请战,大年初二毅然回到单位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为全中心疫情防控工作奉献自己的青春,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直以来,__同志在徐木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工作。负责全中心各类表格的设计、填写、统计、更新、印发和上报,做好与上级部门和徐木派出所、中心卫生院等各方疫情大数据信息比对与村组排查之间的上传下达,空闲时加班加点撰写宣传稿件,充分发挥自己所学所长,不叫苦不叫累,奋战在“疫”线,旨在为了全中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截止目前,该同志按照中心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部署,按时高质量做好了全中心疫情数据的统一、核查、上报等工作,撰写各类稿件十余篇,剪辑宣传视频一个,先后参与起草、转发疫情防控相关文件十余份。
“这是我的家乡,我不干谁来干,我不冲前谁冲前。”__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担当,充分展现了选调生的风采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切情怀。
2023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篇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爱是教育事业的源头活水,唯有真诚的爱才能让平凡的岗位焕发出光彩。
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马__教师在余杭第二高级中学的教育战线上度过了16年的青春。在这16年中马教师共担任了10年班主任,2年年级组长,带出了7届高考毕业生,每一届的成绩都十分优异。
马教师带学生有他的诀窍,那就是:身先士卒,十六年如一日。他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自我行为的最高准则,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于后进生,他热心对待,从不放弃,循循诱导,勤于辅导,把他们落下的知识补回来;有的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不敢问教师,他就进取找这些学生谈心,帮忙他们解决困难。
从事教育事业,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马__不断探索和实践数学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马教师勤勉的工作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历届学生高考一本上线人数都达20人以上。
在2013学年马教师任高二年级组长。他认真履行工作,积累管理经验,指导各备课组开展教学工作。2015届的高考中,这届学生文理科一本上线人数达218人,本科上线率到达92.7%。
欣喜之余,马__丝毫没有懈怠。“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他坚信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满园桃李终会香满天下!
2023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篇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式上,当装备方队从天安门城楼前通过时,举国一片欢腾。20多天过去了,陕西航天时代导航设备有限公司(7107厂)特级技师刘湘宾心里,还充满着自豪和振奋,因为除了阅兵式上展出的防务装备,还有奔月的“嫦娥”、入海的“蛟龙”、导航的“北斗”,这些大国重器导航系统的关键零部件陀螺,不少出自他和他的团队。
陀螺是惯性导航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关系着卫星能否到达预定轨道、导弹能否命中目标、潜水器能否到达指定海域,它就像眼睛一样,能够迅速精准定位。而刘湘宾就是擦亮“眼睛”的工匠,他的绝活就是能把陀螺的精度加工到微米和亚微米级,让大国重器的“眼睛”看得更准更远。
从退伍军人到全国技术能手、航天贡献奖获得者、三秦工匠,刘湘宾走过了近40年奋斗之路。1983年,他退伍后在7107厂当了一名铣工。“刚进车间,一看见这些大型设备,我就爱上了这个工作。”于是,他自学了技校的全部13门课程,“我唯一的爱好就是听机床声响。”从此,他在精密和超精密机械加工方面越钻越深、越钻越精。经过74次试验,他自创一套高精度机床加工刀具,完全替代了进口产品,并取得了发明专利。
7107厂成立了以“刘湘宾”命名的劳模工作室,今年这个工作室获得省上表彰。刘湘宾带领的54人航天集团金牌班组是7107厂最大的生产班组,有一名特级技师、7名国家高级技师、20名国家技师。这个班组还是陕西省的工人先锋号。在刘湘宾工作室,摆着两列玻璃橱柜,陈列着这个班组部分产品的模型。“从建厂到现在,100多次大型飞行试验,没有一次因为我们厂的产品出问题,导致发射失利的。”刘湘宾说,国家交给他们什么任务,他们都按时完成,质量做到最好,技能水平做到最高。他说:“用先进的设备,做出最好的产品,这就是7107厂航天人的初心。”
2023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篇4
水——是人们的最佳饮品之一,人们需要水,植物需要水,动物也需要水,如果世上没有水会怎样?动物会显得无精打采;植物将会枯萎;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将会成为最后一滴水。请大家节约水资源。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偏僻的地方,住着一户人家,里面住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伯,他家的唯一水资源只有离家三四公里的山上有一个小水池。所以,他用水十分节约,早上三四点钟从家出发赶三四公里的路去取水。早上八_九点钟才能到家,一个上午他煮饭、洗脸、冲马桶仅仅只用了一勺子的水;到了中午,它才用了不到半桶水;在晚上他用早上被太阳晒热的池水洗澡。这就是他一天的用水,就那么小小的两桶水。
在我们家,也有许许多多的节水事例:早上我和爸爸、妈妈洗完脸后,都会把水存着,上完厕所我们可以用它冲马桶;花儿的土干了可以用它给花浇水;地板脏了,我们可以用它拖地。吃完早饭后,由于我们家里的水管坏了,老是会漏水,所以,我妈妈就经常拿水桶,接那些滴漏的水。每天晚上我们回家后水桶总会满满的盛着水,这些水我们也不把它倒了,而是将它倒在一个干净的水桶里,在停水的时候,我们总会用上这些水。
还真有这么一天,在傍晚的时候,我背着书包往回家的路上走,学校外的桥边,一个水管爆裂了,抢修队员正在努力地修补着水管,因为这事,学校周围的小区全都停水了,并且还包括我住的小区。一走进高望新范的大门,一辆送水车就“飘飘洒洒”地往小区的中心开。停水真倒霉,家家户户都要排队取水,幸好我们家有备用的水可以用。
现在,人类渴了能有水喝;那将来呢?我们的地球母亲渴了呢?她又喝什么呢?请大家节约用水,从我们身边的点滴做起吧!如果人类现在不节约用水,不保护水资源,那么我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是我们的眼泪。请大家爱惜生命之源吧!把纯净的水源留给子孙吧!不要让子孙生活在找水的世界中!
2023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篇5
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满噙热泪、深受触动,由衷倾慕这样一位年仅30的年轻的扶贫干部不分寒暑春秋,不管刮风下雨,常年奔波于县城与村庄,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年轻共产党员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
当年,魏巍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真实记录了解放军战士的英勇精神,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从此之后,解放军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今天,笔者认为扶贫干部也可以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方式融入贫困大众,唤起千万贫困群众战胜贫困的必胜信念。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