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演讲稿中加入了真实的故事,以增加情感共鸣,一份演讲稿需要更多的统计数据,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演讲稿7篇,感谢您的参阅。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演讲稿篇1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面有着许多的家风与家训,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家的家风与家训。
妈妈曾经说过不能给陌生人开门,我牢牢地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中。
记得有一次,在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间里,一位陌生的伯伯来敲我家的门,说是爸爸的同事,要来家里取文件,我深信不疑,并拿起妈妈出门前给我留下手机,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号码,在电话里,我一直努力地形容着陌生伯伯的样子,但妈妈好像没有认出来是哪个人,就回答了我一句:“既然是你没有见过的伯伯,那先不要开,等妈妈回家再说吧。”我回答了一句:“嗯!”,就结束了通话。并面对隔着一道门的伯伯说:“伯伯,我不认识你,你还是等我妈妈回来的时候再来吧。”。伯伯听我这么说,转头默默地走了。事后,爸爸说他的同事小张要来我们家那文件,结果被依琳拦在了门外。爸爸边说边大笑着,这时,妈妈也笑起来,温柔地对我说:“依琳,这次你做的很对,因为这个伯伯虽然是爸爸的同事,但是毕竟你还没有认识,也锻炼了你遇事的解决能力。”我欣喜地说:“谢谢妈妈!”
爸爸说过在人生中一定要学会互帮互助。
那一个傍晚,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远处一个小弟弟背着沉重的书包吃力地走着,也目睹了他被一个小石头绊倒在地上,我连忙上去把他扶起来,他也连声对我说着谢谢,我说:“不客气。”帮助人使我感到十分开心,我以后要常常帮助他人,让他人感受到温暖,也让我开心。
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就我不能说谎。
那一个晚上,我一直小心翼翼,因为我在上学的时候考试考差了,妈妈终究发现了破绽,追问着我。我紧张地把试卷拿出来,并一直说:“这次全班同学都没有考好。”,我就这样一直隐瞒着,但是妈妈最后还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令我惊讶的是,妈妈并没有骂我,只是说:“考试没考好没关系,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能说谎,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但是,只有知错就改的人才是好孩子!”。我听了这话,十分内疚,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我下次一定会实话实说,不会欺骗他人的。”妈妈听了这话欣慰地笑了。
这些就是我的家风与家训。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演讲稿篇2
大家都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家有国家的法律,每一个家庭有每一个家庭的规矩。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家庭也应该用端正的家风家训来严格要求家庭里的每一个人。
我对家风的理解与众不同,家风不一定需要按部就班的去做,但只要违背了家风就要深刻的反省自己。一举一动,不仅代表了自己,而且还代表了自己身后的整个家频,我们家的家风和大部分家庭一样,就是“孝”。
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根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孝应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我们要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碗、扫地、拖地、洗晾衣服、整理房间以及父母不在家的时候看好家等等都可以;其次,在生活上照顾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老人,帮助老人洗洗脚、捶捶背、读读报纸,做顿简单的饭等。第三,顺应老人,老人年纪大了,思想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但也不能违背老人的意愿,让老人满心满意。
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孝’。
我们家的家训是“诚实守信,学会感恩”。我对它的理解是对别入要诚实,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要怀有一种感恩的情感,要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的爸爸告诉了我们家的家训,我立志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学会感恩的人。
我们青少年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倡导着社会风气的导向,我一定要把优秀的家风家训传承下去。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演讲稿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故事的题目是《父爱里的家风》。
法国著名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在我三十一年的青葱岁月中,给我的生命带来馥郁花香、浓荫庇护的便是我的家,还有那如春雨般润物无声的家风。
在我的记忆中,家风,是从爷爷长满胡须的嘴边流淌出的一个个故事,教我懂得诚实守信、孝顺知礼;家风,是奶奶勤劳的双手忙碌出的一日三餐,让我学会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家风,更是父亲的坚毅刚强,母亲的宽容善良。今天在这里,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发生在父亲和我、我和女儿之间一段“爱”的传承与接力的故事。
父亲个子不高,很清瘦的模样。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男人,平凡的走在茫茫人海中,根本找不到他的身影。但他却是我此生最敬爱的人,也是我最信赖的朋友。然而,我对父爱的理解却经历着一场如“苦行僧”般的曲折历程。
我出生在80年代,从小个性要强的我总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年幼的弟弟发生冲突,而后完全不顾姐姐的风范,大打出手。每一次,弟弟都以嚎啕大哭而告终,我就那样在一旁冷眼看着弟弟,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任何过错。父亲总在这个时候黑着脸来了,什么也不问严厉的呵斥劈头盖脸地向我砸来:“你就没有个姐姐的样子!”“不就是个男孩子嘛,男孩子有什么了不起!”我一边不服气地小声嘀咕着,一边用冷冷的眼光回敬着父亲。父亲对弟弟的偏袒使我和他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不愿意和他说话,不愿意和他交流,甚至不愿意看到他。我的整个少年时光就这样在对父亲的叛逆中度过。在那时的我心中,父爱离我竟是那么遥远。
然而,严峻得像山一样的父亲居然就渐渐柔软起来了!那是在我上师范的时候。开学那天,父亲和我在车上颠簸了8个多小时,到校办完报名手续,父亲将我送到宿舍安顿好后已经五点多了。为了省下住宿费父亲决定连夜回家,就在父亲转身离开的一刹那,他突然就迟疑了一下:“好好吃饭,身体要紧,我——走了!”隔着车窗,我看到了父亲沧桑的脸上,分明有一行浑浊的泪水。那一刻,看着远去的班车,我久久地伫立在扬起的尘土中,不争气的泪第一次像决堤的洪水般从眼眶中奔涌而出,那颗冰冷的心开始融化。父爱啊!原来一直都在我身边,只是我从来不曾感觉。
此后,每次上学离家,父亲都没有多余的话语,还是那句简单的:“好好吃饭,身体要紧!”每当从父亲手中接过那几张带有余温的生活费时,我的眼前都仿佛看到他和母亲在山上那一大片果园里奔波忙碌的身影,黝黑的面庞、满脸的汗水、沾满泥巴的裤脚是父母辛勤劳作后的印记。我和弟弟的学费就是从他们布满老茧的手中一点一滴积攒出来的,吃苦耐劳、沉默坚毅是父亲留给我一生的财富。
毕业后,我们这一级师范生被突如其来的不分配政策砸懵了。得知这一消息,父亲一言不发地坐在那儿,整整一个下午,低着头只是抽烟,一根又一根后来母亲悄悄对我说:“妮儿啊,你不要怪你父亲,当年没让你上高中也是没办法,你父亲心中对你一直有愧啊!”听到这儿,我那不争气的泪又一次夺眶而出。就在那个骄阳似火的夏天,父亲覥着脸托人帮我联系学校当代教;为了答谢人家,不胜酒力的父亲喝得酩酊大醉。
坐在回家的班车上,不省人事的父亲无力地靠在我的肩膀上。那一瞬间,我猛然就长大了似的,我那稚嫩的肩膀也可以让像山一样高大挺拔的父亲去依靠了。一年之后,我顺利通过了上岗录用考试。在等待分数的那个月明风凉的夜晚,父亲竟是一夜没有合眼,那张坚毅的脸庞又爬上几道深深的皱纹,那本就白发点点的头上又多了些花白。
参加工作的这十几年,离家无论是远是近牵盼着我的永远都是家,还有那份沉甸甸的父爱。每当我在工作中有了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