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写讲话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讲话的格式和语言,要根据讲话的时间,来控制好自己的讲话稿的篇幅时间长度,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精彩的升旗讲话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精彩的升旗讲话稿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今天是12月13日,从日历上看,这不过是一年中一个普通的日子而已,可是这一天,尤其是1937年的12月13日,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是一个不该忘却的日子,是一个让人的心会流血的日子。
1937年12月13日,是一个饱蘸鲜血的日子,那一天,可恶的日本人,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城进行了血腥的屠杀。一幕幕悲惨的情景不堪回首。日军在南京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里残杀了三十多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这些人中,有的`被当作活靶子练习射击、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活生生的推进长江、有的成为细菌实验的牺牲品,甚至连未满月的孩童都不放过!
整个八年抗战期间,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蹂躏祖国的土地,列强的士兵耀武扬威地走在中国的马路上,外国军舰在黄浦江上任意来去……只有尝尽失去自由和被压迫的滋味,才能深切地懂得“勿忘国耻”这四个字的含义。
多少年风雨沧桑,河山巨变,我们的祖国早已摆脱了屈辱和苦难。黄皮肤的民族,终于在屈辱中站起来了,她挺直腰板,高抬头颅,终于扬眉吐气了。冲天而起的蘑菇云,打破了苏美两国的核垄断;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向世界宣示中国再不是“东亚病夫”……站在国旗下,我们为祖国的腾飞而骄傲自豪,我们为祖国的繁荣而心潮澎湃,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同学们,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记住“耻辱”,记住祖国历史的创伤,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今天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精彩的升旗讲话稿篇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本周升旗仪式的演讲是爱国主义精神。
刚刚过去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的12月13日,日军攻入南京,开始了长达六周、灭绝人寰的大肆屠杀,同胞惨死30余万,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回望过去,刀锋的鲜血似尤可见,漫天的尘埃遮住金陵子弟的双眼,此刻,五千年中华文化积淀的秦砖汉瓦,唐宫明墙都在这混浊不清的的世界中晃动,消失。但为了守护这片华夏的热土,中华儿女献出了无数不屈的灵魂:张伯苓校长拒不亲日附日,其第四子抗战殉国。而南开学子沈崇诲在淞沪抗战前线对日空战中带着没有投放的炸弹,对着一艘日本军舰俯冲下去。904号轰炸机爆炸,日本旗舰出云号粉身碎骨。沈崇诲以身殉国,壮烈牺牲。如此种种,不甚枚举。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历史上的南开人以对祖国深深地依恋为信念,在战乱的岁月里站到了生命的最高处。
半个世纪弹指一挥,峥嵘岁月浩荡的烟尘已然消散,日本侵略者早以被英勇的中国人赶出了神州大地,但依然矗立在蓝天下的巍巍南开,一直付出着生生不息的光热,追随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
?战国策》有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无法抹去的记忆。更当是我们心中长鸣的警钟。当年落后就要挨打,如今落后就必遭淘汰。寸寸山河寸寸金,我们南开的莘莘学子,应秉爱国爱群之公德,培养服务社会之能力,为祖国的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与追求。爱国的精神是朴素的,但他上升到一种崇高的品质就需要一定高度的“修身”。在世界文明多元化的今天,我们要用更博大,更开阔的眼界来关注世界,但更要用更仔细,更认真的心态来继承文明。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所以平时的学习要需要我们诚实严谨不骄不躁的努力,只有耐得住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的艰苦,才有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气度。只有耐得住坐对韦编灯动壁的寂寞,才会有高歌夜半雪压庐的欢欣。面对过去的岁月,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奋斗不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像我们的祖辈那样,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脚下的土地!愿我们的华夏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精彩的升旗讲话稿篇3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是2021年12月13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天,我们在这里庄严集会,举行公祭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宣示我们景中人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每一年的12月13日,南京的上空都会响起刺耳的警报声,这声音犹如逝者的哀鸣,这声音更似生者的呐喊,把我们拉回到84年前的中国。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中国城乡战火连绵、硝烟四起,中国人民生灵涂炭、苦难深重,中国大地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一切有良知的人们。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都对南京大屠杀惨案进行调查并从法律上作出定性和定论,一批手上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日本战犯受到了法律和正义的审判与严惩,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哀怨的笛鸣,犹然在耳,民族的伤痛,刻骨铭心,中华门城墙上留下的弹孔依然清晰可见。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侵华和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每当一位幸存者离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照片墙上,就会有一盏灯熄灭。到今天,劫后余生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人。但值得欣慰的是,无数人在“默哀一分钟”中追古思今,一代代人把历史铭刻在了内心深处。
当然,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是苦难历史带给中国的深刻教训。自1840年至抗日战争百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之所以敢于以少欺多、屡屡逼迫中国割地赔款,除了凭借“海岸上架的几尊大炮”,更吃定了当时的中国是“一盘散沙”、国人民智未开。同学们“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来没有离开过对历史的汲取;“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对84年前那段惨痛历史的复原以及回忆,反映的是我们整个民族精神力量的向心凝聚,也体现我们整个民族的深刻反思。
多次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是的,英烈是一个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铸造者”和“建筑师”。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英雄,更需要英雄精神。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是对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