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每个人都是想要写出一篇优秀的演讲稿的,根据演讲的不同,演讲稿的内容也是需要不同的,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以一起向未来为的演讲稿6篇,供大家参考。
以一起向未来为的演讲稿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起向未来》。
随着新一年的到来,北京冬奥会开幕了。开幕式盛大、简洁、浪漫而又空灵,科技感满满,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美。各国运动员入驻奥运村,对充满了黑科技的房间好评如潮。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得到了各国运动员的认可和喜爱。这些,都让我们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冬奥会所体现的奥运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以此来鼓舞和振奋精神、士气!
这一次冬奥会的口号是:“一起向未来”。“一起向未来”!它说出了人类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姿态,说出了人类对于美好明天的憧憬,更说出了中国愿与世界携手同心,奔赴未来的坚定信念。
我们如何学习冬奥精神,一起向未来呢?
一起向未来,需要我们团结向上,共同努力。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赛中,中国队的五名队员互相配合,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中国队的首金。赛后队员范可欣说道:“我觉得所有的力量、所有的支撑,都是团队给我的。”在男子一千米比赛上,武大靖体力不支时,帮助任子威卡住位置,挡住了后面的选手,轻轻示意他先行。他们的团队精神让人折服。在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有一些问题是我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需要借助班级的力量。而班级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个人做出贡献,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让整个班级体具有凝聚力,充满正能量。很多同学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宁愿把自己封闭起来,但这是不对的。中国有句俗话:“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这不正是“一起向未来”中“一起”的意义所在吗?更何况,我们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让自己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升。
一起向未来,需要我们放宽心态,顶住压力。在空中技巧混合团体赛中,第二跳贾宗洋在落地瞬间出现失误,仅获得96.02分,而美国选手则在第二跳成功挑战难度系数5.0的动作,取得135分高分,一举帮美国队在总比分上反超中国。面对队友的失利和对手超过20分的差距,压轴出战的齐广璞顶住压力,集中精力,取得了122.17分的好成绩。虽然最终中国队获得了银牌,但齐广璞在压力下的一跳依然精彩!我们在新学期的学习中,能不能顶住压力,继续前进呢?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造成压力。面对压力,我们是选择止步于此,不做出改变,任凭自己失败,还是选择像齐广璞一样,放宽心态,顶住压力,继续前进呢?当然是选择后者。一次失利不代表什么,可是因为一次失利萎靡不振,就会失去下一次前进的机会。“向未来”所体现的就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一起向未来”,需要我们努力拼搏,坚持梦想。17岁的中国小将苏翊鸣获得了一金一银。小时候,他是一名童星。当北京申奥成功时,11岁的苏翊鸣说:“滑雪是我最热爱的事,如果能代表自己的国家,在本土参加世界最高级别的滑雪比赛,多酷啊!”于是这个少年投身于艰苦的训练中。对于苏翊鸣来说,艰辛、疲惫、失败、受伤是家常便饭,但他从来没有放弃。练得最狠的时候,一周能滑断好几块雪板。正是战胜了数不清的失败与失落,才有了今日精彩而又稳定的前两跳。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你们有没有一个让自己拼上全力也要完成的梦想呢?如果没有,就赶紧确定一个吧。即使梦想很大,很难完成,我们也应该坚持住,并不断为之努力,为之奋斗。“向未来”所传递的正是追逐梦想的执着、信心和希望。在奋斗之中,不要担心困难,害怕失败,因为没有困难,没有失败就说明你的梦想定的还不够高!
一起向未来,需要我们挑战自我,不惧失败。中国小将谷爱凌在女子大跳台的决赛中,第二轮得到了88.5的分数,可她最强建的对手却跳出来了93分的高分,面对分数的差距,谷爱凌决定挑战自我,最后拼一把,选择了做一个自己从未完成过的动作,最终,她为中国队赢得了金牌。日本花样滑冰运动员羽生结弦,在比赛中以4a阿克塞尔四周跳开场,希望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完成这个动作,但却摔在了冰面上。谷爱凌和羽生结弦都选择了挑战自我,谷爱凌完成了,而羽生结弦却没有,但他们都是英雄。因为他们都做到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奥运会奖牌必然关键,但是没有奖牌就不是英雄吗?在新学期中,我们也应该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断挑战自我,不惧失败,积极进取。很多同学努力了也没有取得期望的进步,就不愿意再继续努力了,但没有进步就是失败了吗?不见得。我们给自己定下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付出了努力、挑战了自我,这本身也是一种“成功”。“向未来”更是说明:不论未来美好与否,我们都要不断挑战,以最好的自己,奔赴未来。我们也要成为自己心目中的“羽生结弦”。
赛场外,无数的志愿者们为冬奥会的圆满开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餐厅的饭菜具有世界各地的特色,多种多样。医疗队在场边严阵以待,第一时间对受伤的运动员给予帮助。“雪如意”“雪游龙”等场馆恢弘高大,运动员们好评如潮。这些也体现出了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其实,冬奥会就像我们的生活,冬奥赛场的比赛项目,就是我们学习的科目,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同时,我们也应该全面发展自己,不成为只会学习的“书呆子”,还要增强自己的“软实力”。一起向未来,更需要我们充实自己,全面发展。
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让我们学习冬奥精神,一起向未来!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以一起向未来为的演讲稿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二(1)班的杜xx,很高兴能作为学生代表在开学庆典上发言。我今天要演讲的是:追寻榜样的光芒。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冬奥会比赛中,一位一飞冲天,万众瞩目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苏翊鸣。
2月15日,注定是将被载入中国体育史册的一天。苏翊鸣完成了两个方向的“转体1800”,技惊四座,在北京冬奥会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夺冠,为中国代表团夺得第6枚金牌!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历届冬奥会的最佳战绩。然而,不到18岁的苏翊鸣,为何能问鼎群雄,那样优秀?还是看看他十多年的人生轨迹去吧。
2008年,刚满4岁的苏翊鸣便在父亲的影响下爱上了滑雪。儿时的苏翊鸣曾因出色的滑雪技能,被著名导演徐克钦点,出演了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小栓子”一角,成为冉冉升起的一颗小童星;但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他心中就种下了一个代表祖国出战2022北京冬奥的梦想。为此他放弃了自己的演艺道路,选择成为专业的滑雪运动员。为了实现这一梦想,苏翊鸣成了训练最刻苦的那一个。一年365天当中,有320天时间在滑雪上,他几乎每天是上山最早的那一个,然后训练直到太阳下山。为了自己的理想目标,不惧严寒,不怕受伤,坚定、坚持!
在一个受访视频中,苏翊鸣曾表示:“努力永远不会欺骗人,如果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你付出自己的一切,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总有一天一定会达到。”这不是成功秘诀,是苏翊鸣以自己的实力证明的一条人尽皆知的真理!一个勤奋不屈的身影,倒下又爬起来,坚持着,一点点地迈向目标,于是,今天我们看到了这个十八岁的少年在赛场上神采飞扬,一往无前!这就是我们同龄人的光荣,也是我们的榜样!
和苏翊鸣同样年龄的我们,身处高二,正是高中最关键的一年,我们也有绚丽多彩的梦想,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为了这个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