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教案模板6篇

时间:2024-06-02 作者:couple 招聘求职

在制定教案中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恰当的学习挑战,编写情境化的教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面试教案模板6篇,感谢您的参阅。

面试教案模板6篇

面试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了解跳长绳的技术要领,80%的学生可以掌握穿梭跳长绳的技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跳跃练习,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下肢爆发力、灵敏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合作意识,积极乐观、进取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跑入时机合理,路线正确。

?难点】

摇绳人与跳绳人配合默契。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检查着装.;4简单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安全注意事项.;5.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热身活动:穿越丛林大比拼

方法:每小组一名同学单腿跳跃至20米标志物处,往返跑回与第二名同学击掌,第二名同学出发,直到最后一名同学跑回,先完成的小组为胜利的小组。

教学组织:四列纵队,分成四个小组。

2.热身海豚操:

(1)海豚摇摇头;(2)海豚伸伸腰;(3)海豚出水跳 (4)海豚摆手脚;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散开。

(三)基本部分

1.导入:同学们,今天森林里着火了,熊大熊二都在忙着救火,我们要不要去帮忙呢?消防员叔叔都很厉害,能穿越各种障碍,穿越火线到达起火点,你们想不想像消防员叔叔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消防员叔叔的本领—跳长绳,以后可以帮助熊大熊二救火保卫森林。

2.示范: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在火场中四周都有火焰,那我们如何穿越火线呢?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个穿越火线的技能。两名同学帮助老师摇绳,老师进行跳长绳的跳跃演示。

教学组织:双列式队伍站于摇绳者的左右两侧。

3.讲解:当绳子从地面往上走时,进入绳中的起跳区域,在绳快要打地面时迅速双脚起跳,当绳到达头顶时迅速从一侧跑出。

口诀:看绳准,抓时机,两步快跑绳中跳,离开及时不拖沓

4.练习:

(1)原地跳绳:

站在绳外侧,摇绳同学慢速腰绳,学生站在左侧观察绳运动,并且做出跳起的动作。重点在于感受跳起的时机。

(2)单侧跳绳:

摇绳者慢速摇绳,学生尝试跳入跳出。

教学组织:分成四组。

纠错:教师巡视,对于学生问题进行个体纠错,并且观察学生存在问题,练习结束后进行集体纠错。

(3)分组练习:

摇绳者摇绳速度加快,学生跳入跳出练习。

(4)穿越火线实战演练:

分成1、2两队,各站成一路纵队分别站在绳子同侧的两端。正摇绳,甲队第一人跑入跳一次后,从反面跑出绕到异测摇绳人后站在乙队排尾;乙队第一人在甲队第一人跑出后,立即跑入跳一次,从反面跑出,绕过异侧摇绳人后站在甲队排尾,依次轮流跑完。

辅教材:推小车游戏,距离10米处设立标志物,小组组内两人一组依次出发,先跑完小组为胜利,失败的小组需要帮助老师与体委共同整理器材。

教学组织:四列纵队分成四个小组。

(四)结束部分

1.教师组织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放松练习。主要活动手臂肌肉和腿部的肌肉。

2.教师集合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以鼓励为主,培养运动参与意识。

四、场地器材

田径场、长绳4条、录音机1台等

五、负荷预计

面试教案篇2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分析、讨论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数学科学研究的思维习惯,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能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分数乘整数的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苹果的图片,5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6个苹果,让学生提数学问题,如计算苹果总数(6+6+6+6+6=6×5)。接下来,教师提问从第一个篮子里拿出一个苹果,相当于拿出了这个篮子苹果数的几分之几?如果从每个篮子里各拿出一个苹果,一共拿出了几分之几?给大家讨论的时间,适当提示学生,相当于拿出了几个1/6,列分数加法式(1/6+1/6+1/6+1/6+1/6)

得出结果,询问大家的计算方法,然后问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交流讨论,探究新知

1、让学生观察连加算式,并启发学生列式 ×5。师生共同完成计算过程。

2、让学生尝试总结分数乘整数的方法。教师把 ×5改为5× ,师生共同完成计算。

3、把苹果放回篮子,重新取出,每个篮子各取2个,让学生试着列出算式(2/6×5),并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得出结果不是最简分数,应该约分。(有的会在算前约分,有的在算后约分)让同学讨论,哪个更简便。这时可以出一些题,让同学竞赛计算,体会算前约分的重要性。(7/30×10)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课本中试一试的习题,4/5×3=?,5×1/3=?

学生掌握算法后,在具体实际问题中应用。拖拉机耕地,每小时耕这块地的1/9,一天工作7个小时,耕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四、回顾总结

让学生来总结今天的收获:

1、分数乘整数的算法;

2、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鼓励大家好好学习数学。

五、布置作业

老师从学校走到家要2/7h,走路的话每小时走5km,骑自行车的话,每小时14km,开汽车每小时走30km,回家的方式不一样,走的路线就不一样,请同学计算每条路线分别要走多少千米。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平行和垂直的现象?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

1、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2、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1/6+1/6+1/6+1/6+1/6=(1+1+1+1+1)/6=5/6 6+6+6+6+6=6×5

=1×5/6

2/6×5=10/6=5/3 =1/3×5

15/30×10=?

面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并掌握乘法结合律,可以用乘法结合律来解决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探究意识。通过学生主动发言,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养成细心的良好习惯,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加喜欢数学。

教学重点:

学会并掌握乘法结合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探究意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养成细心的良好习惯,更加喜欢数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为了给大家过一个印象深刻并且富有意义的节日。羊村长带小羊们给他们的村落植树。多媒体展示图片,图片上呈现植树的情景,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需要给这些小树浇多少桶水呢?该如何列式呢?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你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方法。请学生回答。

预设:先计算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可以这样列式:

先计算一组同学浇多少桶水,可以这样列式:

教师鼓励同学想法的独特性、新颖性,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式子的关系:

2、小组交流讨论

顺势抛出问题:请大家小组讨论交流,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将同学们的讨论结论呈现在大屏幕上。

教师引导:从上面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

明确: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教师表扬同学们观察认真,语言表述准确,并总结: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3、引入符号,加强符号意识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吗?

引出:

此时同学们头脑中除了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同时还会浮现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

再次抛出问题:请同学们比较加法交换律

...
《面试教案模板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