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中保持清晰的思路和方向,很多时候,教案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促进互动学习,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生活动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生活动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大胆表现进行家乡街道的特点和面貌。
2、引导幼儿用不同形式表现家乡的街道。重点: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大胆表现进行街道的特点和面貌。
难点:用不同形式表现家乡的街道。
二、活动准备:
家乡街道图片、卡纸、蜡笔。
三、活动名称:
(一)、谈话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你的家住在那条街吗?你们最喜欢我们瑞金的哪条街?你觉得那条街道最漂亮?为什么?
2、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街道特点。
(二)、播放街道视频,交待区域活动内容。
1、刚才很多小朋友都说到了我们家乡的'街道,也看到了不同的几条街。今天老师带来了你们大家去过的也最喜欢的一条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地方。(红都广场)
2、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用不同的材料来做自己喜欢的街道,你们喜欢吗?(喜欢)
3、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4、老师也做了一条街道,你们看看老师的街道是用那些材料做的。等下小朋友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自己喜欢的街道,好吗?
(三)、交待区域活动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活动。
1、师:老师在手工区给你们准备了橡皮泥、一次性餐快、积木、彩色纸等你们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家乡街道、在图书区给你们准备家乡街道的书和纸、笔、你们可以在图书区制作有关家乡街道的图书。
2、组织孩子们讨论选择喜欢的区角或材料。
3、教师:现在你们可以和同伴商量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可以和朋友说说你们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让幼儿现在座位上商量玩什么)
4、教师:商量好了吗?谁来说说商量的结果?你准备用材料什么和谁一起去玩?准备怎么玩?(让孩子在进区前想好玩什么,怎么玩)
5、重点对制作街道和制作图书的孩子提出要求。要求图书区的幼儿制作好后讲讲家乡街道故事。
6、组织幼儿进区进行游戏。引导幼儿共同合作。
(四)、在重点引导制作家乡街道幼儿的同时,关注其他幼儿的游戏情况。
(五)、组织幼儿收拾玩用具。
(六)、评价幼儿此次活动情况。
教师:今天的游戏活动结束了,现在请孩子们来说说你今天用了什么材料制作?(启发幼儿讲述自己在区域发生的有趣事情)
大班生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 学唱歌曲,初步学习局部默唱。
2、 提高歌唱教学中善于提问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 喜欢歌唱活动。
4、 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鸡和蛋”。
5、 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图谱、部分卵生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提问导入。
师:你们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二、 欣赏与感受。
1、 完整感受(两遍左右)。
①、第一遍范唱(钢琴给一个音):今天,老师就要来唱一首“鸡和蛋”的歌。
②、第二遍范唱(钢琴单手):要求一边想怎样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
2、 游戏感受(三遍左右)。
①、当老师唱到“小鸡”的歌词时候,做相应的小鸡肢体的动作,其余不用做(部分孩子)
②、唱到“蛋”的歌词时,做相应蛋的动作,其余不用做(全部幼儿)
③、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表现“小鸡”,一部分表现“蛋”。
三、 学唱歌曲
1、 看图谱验证,填充图谱,完整演唱。
2、 学习局部默唱。(用手指按住嘴唇的图示表示,遮挡相应的局部图谱)
3、 图谱退位,演唱歌曲。
四、拓展练习
仿编歌曲,用其他动物代替鸡。
大班生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空气流动形成风。
2、让幼儿具体感知风,并让他们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感觉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以及人们怎样利用风和战胜风灾。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观察风给外界带来的变化,如:红旗、水、头发等的变化。
2、一把扇子,每人一个气球,碎纸屑许多,小风车每人一个。
3、有关风的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这几天老师让小朋友观察了树枝摇动,红旗飘,水面起波纹,你们知道是谁引起的吗?
2、让幼儿感知空气流动形成风。
(1)教师引导幼儿玩气球,通过玩气球亲自感受空气流动形成风。
(2)幼儿自己动手做小实验: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扇动空气,使空气流动形成风。
(3)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哪里有空气流动,哪里就有风。
3、了解风的特性。
(1)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当小扇子,扇动空气,说出扇的快脸上有什么感觉,扇的慢脸上又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扇的快,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扇的慢,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
(2)老师给小朋友扇扇子,请小朋友试一试能不能抓住风?瞪大眼睛看一看能不能看到风?
小结:风看不见,抓不着,只能感觉到。
4、玩纸屑。
(1)分给幼儿每人一小堆纸屑,让他们想办法玩纸屑,看谁最聪明,想的玩法多。
(2)讨论:玩完后让幼儿自由讨论,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产生风使小纸屑动的。
5、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
幼儿讨论,教师讲解。
(1)(看课件)风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风吹干了妈妈洗的衣服;使人凉快;让风筝飞上天;风车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
可是有的风却做了许多坏事。它把房子推倒了;把树木刮断了;打翻了鱼船……这样的风很可恨。
(2)小结:现在的人们本领可大了,想出了许多办法不让风做坏事,人们建起了防风林,把风挡住,还提前预报风,这就减少了风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6、玩“风车转转转”游戏。
幼儿每人一个风车,想办法让风车转起来。请几名幼儿到前面演示讲解后,幼儿自由玩风车。
带幼儿到户外玩风车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大班生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皮影舞,了解其基本动作特点。
2、能控制身体的关节随音乐表演,模仿并创编皮影人的各种动作,控制身体创意造型。
3、喜欢参与活动,感受皮影舞的魅力。
活动重点:
初步感知皮影舞蹈是由皮影戏改编而来,感受皮影舞夸张诙谐的动作特点。
活动难点:
敢于大胆模仿舞蹈动作。
活动准备:
1、比较亮的灯(太阳灯),白色的幕布。
2、教师教学资源《俏夕阳》;《快乐的皮影人》音乐。
3、幼儿对皮影及皮影戏的已有经验。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俏夕阳》视频,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有趣的视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里的人在
干什么?你认为皮影舞哪里好玩?她们的动作和我们平时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视频里的人在跳的这种舞蹈叫皮影舞,也叫影子舞,是由皮影戏改
编而来,现流行于我国的河北地区,20xx 年时还上过央视春晚呢!平时我们跳舞都是面向观众,而皮影人跳舞都是侧身站位;平时我们的动作都很优美舒展,而皮影人的动作则是僵硬夸张。
二、通过欣赏视频和模仿,引导幼儿发现皮影舞的动作特点,并掌握其动作要领。
1、再次欣赏视频,引导幼儿发现皮影舞的动作特点。
提问:皮影人都是哪里在动?都是怎样动的?你喜欢视频里的哪个动作?
它是怎样做的?
小结:皮影人胳膊、腿、脖子的动作最多,他们的动作都非常的夸张、僵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