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有趣的排序》教案5篇

时间:2023-08-10 作者:Monody 教学文档

作为教师应该提前将教案制定好哦,一篇优秀的教案是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内容写的,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有趣的排序》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有趣的排序》教案5篇

大班《有趣的排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发现物品的排列规律,并能接着往下排序。

2、在操作中,探索不同的排序方法,并能大胆进行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3、体验排序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能发现物品的排列规律,并接着往下排序。

活动难点:探索不同的排序方法,并能大胆进行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1、洞洞板学具。

2、彩旗,订书机。

3、音乐,录音机,动作图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森林里要举行“动物音乐会”,我们一起看看小动物们用什么来装扮舞台。

二、基本部分:

(一)结合情景,初步感知规律。

1、出示神秘袋,初步感知规律。

教师:猜猜里面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慢慢打开)

咦!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彩旗的排列规律:abbabb)。

2、请幼儿接着往下排。

教师:猜猜接下来是什么颜色的小旗?

请一个小朋友试一试接着往下排。(教师在彩旗链上操作、续排)

3、请幼儿观察,发现规律

提问:这串彩旗用了几种颜色?它们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4、小结:原来这串彩旗是以两种颜色为一组,重复有规律的排列的。

(二)听音乐,做动作,感受规律的多样性。

1、介绍游戏要求。

我们帮小动物做好了彩旗,让我们一起先听听音乐做做动作,活动一下吧!仔细观察,看看王老师做了什么动作,然后接着我的动作往下做。

2、教师随音乐做动作(abcabc),请幼儿观察并接着往下做

提问:我们刚才都做了什么动作?(出示图标)

在我们刚做得动作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规律?

如果用棋子我们可以怎么表示?(请幼儿演示)

3、教师做第二组动作(aabcaabc),并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提问:这次我们又做了什么动作?(出示图标)

你又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规律呢?

请大家用棋子表示,说说你选择了什么颜色棋子,怎么表示的?

4、小结:原来我们刚才做的动作是三个动作为一组重复在做。

5、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两组动作的异同,感受规律的多样性。

教师:请你们观察一下,我们刚做的两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虽然都是以三个动作为一组有规律的排列,但是它们中间也有变化。

(三)请幼儿创编有规律的动作,发散幼儿的思维。

1、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

刚才是王老师带着你们做动作,现在请你们想想,听着音乐来创编有规律的动作。

2、幼儿讨论。

3、请幼儿用棋子表示刚做的动作,并进行交流。(幼儿操作)

教师:你用什么颜色的棋子,怎么表示的?有什么规律呢?(幼儿交流讨论)

(四)幼儿操作。

1、请幼儿给小棋子进行有规律的排排队,教师提操作要求。

小朋友刚才都很棒,创编了这么多有规律的动作,现在请你们可以在棋子盒中选择2种或3种颜色的棋子或图案,给它们有规律的排排队。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请幼儿交流。

教师:你是怎么排的?有什么样的规律?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有规律的图案,请你们找找看。(幼儿寻找并交流)。

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排序,然后,把它记录下来,再与我们大家分享,好吗?

三、结束部分:整理材料,结束活动。

大班《有趣的排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有规律的排序,知道2组或以上一样的才算有规律。

2.探索不同的排序方法,了解排序方法的多样性。

3.体验操作探索的乐趣,感受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美。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课件《有趣的排序》、排序的插图5张。

2.纸面教具:打印《小动物排排队》、《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给幼儿按规律排座位,引导孩子感知有规律的排序,并鼓励孩子探索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师按“男-女-男-女”的顺序排座位,引导孩子观察出规律。

——请你们认真观察身边的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今天排的座位有什么特别呢?

——有的小朋友已经发现了,我们今天是按照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再一个男生一个女生这样有规律的坐小椅子的。

2.鼓励幼儿探索更多排序方法。

—— 我们现在把第二个女生和第三个男生换一下座位,现在是什么规律呢?(2个男生-2个女生)

—— 我们再想想看,小朋友还可以怎么坐呢?

二、观察画面,引导幼儿了解排序方法的多样性。

——有一些小动物也像我们一样有规律地排队,我们来看一看吧。

——谁来举手告诉老师,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

小结:只有一组的排序我们并不能发现规律,只有2组或以上相同的排序,我们把它称为有规律的排序。

三、出示图片,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规律排序的认知。

1.出示水果图片,请幼儿判断哪一排是有规律地排序。

——这两排水果中,哪一排算有规律地排序?

——你是怎么判断的?

2.出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引导幼儿做出正确排序。

——小蜜蜂和小蝴蝶们也想有规律地排队,有一只小蜜蜂和小蝴蝶不知道该排在哪里,你能帮助它们吗?

四、给幼儿发放教学材料“小动物排排队”和“小动物”,鼓励幼儿尝试多种方式给小动物有规律地排队。

——你可以用2种、3种或4种小动物,来进行有规律地排队。

——看看哪位小朋友可以排出多种方式呢?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观察生活中其他有规律的现象,如外墙瓷砖、床单的花纹等等,然后和老师同学们分享吧。

大班《有趣的排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并发现递增递减排序规律,会接着往下排。

2.用自己的的方式大胆表达操作的结果。

3.感受规则排序在生活中的运用及其产生的美感。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操作材料等。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寻找排列规律。

师:小朋友,我是中都中心幼儿园的老师,我的幼儿园可漂亮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但看完后老师要请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1)出示课件1,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排列装饰。

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看了我的幼儿园,怎么样,好看吗?现在我想问问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它好看在哪?是怎么设计的?

(2)出示门、围墙图片,观察比较发现等差关系,引发幼儿思考如何排列。

师:这是新幼儿的围墙、(大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它们的设计的,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我们想一想该如何来设计?

(3)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看了我幼儿园的大门是两种颜色,左扇门是一种颜色的数量不变,另一种颜色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右扇门是一种颜色的数量不变,另一种颜色的数量越来越少。还有围墙也和右扇门一样,一种颜色的数量不变,另一种颜色的数量越来越少。小朋友真棒,发现了新的排列规律。

2.幼儿操作,学习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规律。

(1)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上设计材料,找出规律,并继续进行排列。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设计材料,我幼儿园的设计师因有事没设计完,现在我请小朋友帮忙把这些没有设计院完的接着往下设计。但小朋友先看看设计师是按什么规律设计的,然后我们一起来接着往下设计。

(2)幼儿分组操作,并将操作卡分成两类(递增和递减),展示在展板上。

(3)观察评价,总结规律。

①师幼共同观察评价大家设计的排列正误。

②教师小结规律: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设计得很美!比如(门帘等)是按照一种颜色的数量固定不变,另一种颜色后面一次的数量比前面一次的数量增加1,这种设计的排序规律,我们叫它递增规律。还有(汽球等)是按照一种颜色的数量固定不变,另一种颜色后面一次的数量比前面一次的数量减少1,这种设计的排序规律,我们叫它递减规律。

3.幼儿分组操作"装扮幼儿园",巩固知识。

师:我刚才看到你们幼儿园也新建一座新楼房,

...
《大班《有趣的排序》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