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制订的过程中,你们一定要注意创新教学方法,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每一篇优秀的教案都是辛勤奋斗的心血,你可以写好的。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小班送垃圾回家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小班送垃圾回家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发展宝宝语言能力和说话的兴趣。
2、让宝宝知道不乱扔垃圾以及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手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2、舞蹈厅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老师:“小朋友想到哪里去玩?刘老师带你们去。”宝宝们自由说说。
2、律动,去游玩。老师和宝宝们边开汽车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
3、老师:“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情景表演:
1、老师:“小朋友们猜猜,今天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让宝宝们自由讲讲各种动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完香蕉后随手一扔)
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挨摔了一跤。
提问:“小兔怎么了?怎么摔跤的?(快帮小兔揉揉)。”启发小朋友们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是谁扔的香蕉皮?香蕉皮应该扔到哪里?”
老师带小朋友学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
木偶表演:不乱扔垃圾了。(老师再次利用手偶表演不乱扔垃圾的场景)
3、分糖活动:分给宝宝们每人一颗糖,观察是否有将糖纸扔到地上。(根据孩子情况随机教育)
活动反思:
孩子们不能够时时刻刻的想到环境保护,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东西摆在他面前,多数的孩子就会把果皮纸屑丢在一旁,针对此问题,我们又开展了此次活动,活动后,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得很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动地去扔垃圾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
其实孩子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并不是他懒惰不去扔,尤其是托班的孩子,而是环保的概念在他们的小小心灵中还没有定位、没有记住,孩子们的乱丢垃圾现象多数是无意识的,老师就是在孩子这个模糊的意识下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现在,班里有意识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还能提醒别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个小朋友没有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捡起来,有的就一直追着那个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进去,从这一点也看到了,孩子的确有能力,我们要相信孩子!
小百科: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
幼儿园小班送垃圾回家教案2
幼儿园小班《垃圾分类》社会教案。小朋友知道我们提倡的垃圾分类分为哪几种吗?下面这节课就来教大家认识下圾分类标记,我要按照规定的分类来进行垃圾分类,才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的美好,所以每个人都要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1、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垃圾分类标记,尝试按标记给垃圾进行分类。
2.懂得垃圾分类的方法,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2、活动准备
1.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等。
2.2只垃圾分装桶,上贴2种标志。
3、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活动导入
1)教师带领幼儿在随地丢垃圾的地方走走,提问:"你们看,地上是什么呀?"幼:垃圾。
2)教师:"小朋友想象一下要是你住的地方到处都是这种垃圾,你觉得怎么样?那我们该怎么办?"
3)引导小朋友尝试发言。幼:应该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教师:"对,我们就应该把这些垃圾宝宝放到垃圾桶里,把它们送回家!"
2、认识垃圾分类的标记。
1)教师展示垃圾宝宝的"家"。
2)尝试让幼儿说说这些图示分别表示什么,教师并进行一定的引导。
教师:"你们看,这就是垃圾宝宝的家---垃圾桶,你们认识它们吗?"让幼儿说说。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都认识了这些标记,接下来我们每人选一个垃圾宝宝,把它送回家。"
3、垃圾分类
1)幼儿第一次操作:垃圾分类
2)检查分类情况。
3)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垃圾宝宝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家。"(教师与幼儿一起看,不对的进行讨论,应该放在哪里。)
4)教师:这个桶里面是纸张,它是纸张宝宝的家;这个是塑料袋,它是塑料宝宝的家;是果皮,它是果皮宝宝的家;里面是金属, 它是金属宝宝的家。
5)幼儿第二次操作:垃圾分类教师:"现在这些垃圾宝宝都找到自己的家了。你们看那边还有许多垃圾,我们把它们也送回家吧。"(幼儿自由选择垃圾,然后一个一个的对垃圾进行分类,教师一旁指导。)
4、教师小结。
1)教师:"垃圾宝宝都已经送回家了。那谁能告诉大家把这些垃圾一个个分开有什么用呢?"邀请幼儿尝试回答。
2)教师:"那让老师告诉你们,其实垃圾分类是很重要的,比如喝过的易拉罐可以制作笔盒;废纸可以再加工变成新的纸,小朋友们可以继续画画、写字;塑料瓶也可以再加工变成新的,再灌水;还有这些果皮就被埋在地底下了。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干干净净的,也让我们的清洁工叔叔阿姨们减少了工作量。所以我们小朋友在平时不要乱扔垃圾(尝试让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子),做一个环保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能!)那让我们一起从今天做起。
幼儿园小班送垃圾回家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的垃圾桶,知道垃圾桶的用途。
2.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卫生习惯。
3.初步懂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视频《猪八戒扔西瓜》、猪八戒图片、分类垃圾桶图片。
2.布置场景:猪八戒的家(可回收的垃圾、不可回收的垃圾、分类垃圾桶)。
活动过程:
一、出示猪八戒图片,引出故事《猪八戒扔西瓜》。
1.引导语: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吧。(出示猪八戒吃西瓜的图片)猪八戒在干什么?(吃西瓜)猪八戒吃完西瓜会把西瓜皮扔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猪八戒到底是怎么做的。
二、播放视频《猪八戒扔西瓜》,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环境。
1.提问:①猪八戒吃完西瓜把西瓜皮扔哪里了?(地上)②发生了什么事?③谁教训了猪八戒?④猪八戒后来是怎么做的?
2.引导幼儿讨论:猪八戒乱扔垃圾对吗?应该怎么做?
3.小结:乱扔垃圾是会害人又害己的,而且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我们要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保护好我们生活的环境。
三、出示分类垃圾桶图片,让幼儿认识垃圾桶的用处。
1.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说说垃圾桶上的标志是什么意思。
2.引导幼儿说出垃圾应该丢到垃圾桶里,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标志。
四、整理猪八戒的家,初步分类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1.引导语:猪八戒知道自己错了,所以他想赶紧回家把被他扔的满屋的垃圾都清理干净,你们愿意帮忙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猪八戒家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