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生动有趣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有了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语文部编版猫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语文部编版猫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熟字加减等方法,结合语境认识“之、初、性”等13个生字;会写“之、相、近”等7个生字。
2、认读“初始、初夏、性格、个性”等8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背诵课文。
难点:联系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谈话导入
1、《三字经》是中国众多传统儿童启蒙读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三字经》让我们懂得了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的一部分。
2、教师播放小学生《三字经》舞蹈表演视频和朗读视频。(学生观看)
3、观看了视频,你们是不是也想自己来表演?不急,我们先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领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3、自学检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出示拼音,自我检查哪些字读错了。教师重点指导正音。
(1)翘舌音的字:之、初、善、专。
(2)多音字:教,jiāo(教书);jiào(教师)。
5、小组比赛读生字。
三、朗读课文,熟悉文本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互相帮助。
3、小组比赛读课文,看看谁读得最流利。
4、师生拍手读。
四、学习第1小节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
2、师生交流不懂的地方。
3、教师讲解重点词的含义。(苟:如果,假如;乃:就;迁:改变、变化。)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文意。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天性虽然相近,但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环境、教育不一样,因此所形成的习性、习惯也就相差很远。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专心致志、坚持不懈。
5、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第1小节。
6、读一读,连一连。
人之初 贵以专 苟不教 性本善 教之道 性乃迁
五、写字指导“之”“远”“近”
1、观察占格、结构。
2、教师讲解,范写。(重点是“之”和走之旁的书写,平捺要舒展。)
3、学生口述笔顺书空。
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
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比赛读。
二、研读课文,学习第2小节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
2、教师答疑解惑,师生交流。(宜:适宜,合适;琢:雕刻;义:道理。)
3、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文意。
4、教师讲解,学生体会文意。
(1)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小孩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玉石不加打磨雕琢,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不能成才。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1)师:你们认为哪句话对你们的启示最大?为什么?
(2)师: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你们小时候就应该怎么样?(学生自由回答)
三、再读课文,尝试背诵
1、接龙读。男生读一段,女生接一段。(四句为一段)
2、学生赛读。师生齐读。
3、自由背诵。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4、师生互动,考考你。
(1)教师考学生。教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
(2)学生考教师。学生说上句,教师接下句。
5、全班拍手背诵全文。
6、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过关者画上红旗)
四、写字指导,读记词语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认读。
2、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3、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呢?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义:起笔是一点,要在一撇一捺交叉的中线位置。
5、认读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教学板书]
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教学反思]
本课所学内容是《三字经》的一部分,主要是从教育和学习两个方面来讲的。本文内容虽然读起来比较容易,但是理解起来较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课伊始,我播放了生动活泼的舞蹈视频和朗读视频。通过直观的感受,学生们很快就进入学习的氛围中。
小学语文部编版猫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虾的生活的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他们要爱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细心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
教法:启发引导、点拨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课前准备:课件、课文朗读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2分钟)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小虾,你们想了解小虾吗?那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中是如何介绍这位新朋友的?
2、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2分钟)
三、自主探究(10分钟)
自学提示:
1、自由读文,并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2、小虾是什么样子的?(用横线画出来)
3、你觉得小虾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四、合作交流(15分钟)
1、小虾是什么样子的?
才长大的小虾:通体透明
千年虾:灰黑、长青苔
2、小虾很——(有趣)(脾气不好)
小虾真有趣:从哪感受到小虾真有趣的?(吃东西时的动作、吃饱了时候的神态、动作……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小虾脾气不好:从哪感受到小虾脾不好的?(生气时、搏斗时的动作、神态……)
3、学习生字
难记生字:透 蹦
易混生字:迅 速
4、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五、课堂达标(10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
xiǎo xiā sǎ luò tōng tǐ lì jí
( 小 虾) (洒 落 ) (通 体) ( 立即 )
(2) 我会辨字组词
讯( 通讯 ) 末( 末尾 ) 捧( 捧着 )
迅( 迅速 )未(未 来 ) 棒( 很棒 )
小学语文部编版猫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字典,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找生字,学习独立认字。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习惯。
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赠汪伦》并背诵,能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知道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难点:熟练朗读古诗和短文,理解其内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不认识的字有很多,那么碰到不认识的`字怎样才能最快、最准确地知道它怎么拼读呢?对了,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字典来帮助自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查字典。
二、认识字典
1、课前布置作业,这节课每位同学准备一本字典。拿出字典,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字典里有目录、页码、音节表……
2、了解查字典的几种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笔画查字法)三、教学音序查字法
1、出示“厨”。当我们知道一个字的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不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音序查字法。
2、以“厨”为例,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