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丰收了教案8篇

时间:2024-07-08 作者:Lonesome 教学文档

只有在综合考虑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后,才能编写出合适的教案,恰到好处的教案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丰收了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丰收了教案8篇

大班丰收了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大豆、扁豆、四季豆,学习比较它们的异同。

2、学习剥大豆,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只盘子,盘子里放大豆、扁豆、四季豆。

2、晒干的大豆若干。

3、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2、秋天到了,豆宝宝们都成熟了,请大家来看看它们吧!

二、观察豆的不同特征。

1、出示图片,认识植株。

2、分别出示三种豆,让幼儿观察,将植株与果实一一配对。

让这三位豆宝宝找到妈妈。

3、说说各种豆的特征。

4、剥豆,认识豆荚和豆籽。看看里面果实。

5、观察三种豆豆荚的不同。

大豆豆荚小,绿色,上面有毛,摸上去比较硬、薄;扁豆的豆荚大、扁,有点紫色,摸上去较硬、较厚;四季豆的豆荚细长、绿色,摸上去厚、软。

6、观察比较三种豆籽的不同。

三、了解豆的食用部分。

1、提问:“你们喜欢吃大豆的什么部分?扁豆和四季豆呢?

2、小结:大豆剥了荚吃它的籽,大豆籽还可以晒干(出示干豆籽),做成豆腐、豆腐干豆浆---------,扁豆、四季豆的.豆荚及豆籽都能吃,因为它们的豆荚很嫩。

3、教师小结。

大豆、扁豆、四季豆营养好,大家都喜欢吃。

四、师幼一起剥豆,然后将剥好的豆送到厨房。

大班丰收了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能运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型。

2、理解图谱内容,并使用打击乐器协调一致的演奏。

3、感受乐器音色的不同,体验合作演奏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用身体动作、乐器表现音乐。

活动难点:情绪快乐的演奏且节奏准确。

活动准备:

音乐、乐器(碰铃、响板、铃鼓)、图谱 3 幅、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苹果丰收》拍手进入活动室。

请幼儿说一说听到乐曲后的心理感受。

小结:音乐内容说的'是果园里,一个个苹果耀眼红,苹果丰收,大家都兴高采烈、无比的快乐,所以音乐才这么的欢快、活泼。

二、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内容。

1、用身体动作表现去果园的路上及找果园

2、表现摘苹果

3、表现庆祝丰收

三、出示图谱(一)引导幼儿运用肢体表现音乐。

1、看图谱运用肢体节奏表现“苹果丰收”

2、完整的听音乐练习。

四、出示图谱(二)能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1、引导幼儿理解图谱内容(独奏、合奏、轮奏、)

2、教师哼唱,幼儿用乐器打击乐,提醒运用合适的力度。

3、听音乐看图谱进行打击乐。

4、互换乐器进行演奏。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们今天当小乐手开心吗?老师也开心,你认为表现的怎么样?我也是这么这么认为的,那一起为我们就今天出色的表现鼓鼓掌吧!最后老师再告诉你有个小秘密,这首好听的音乐就叫《苹果丰收》小朋友回到家可以让爸爸、妈妈上网搜一搜,然后运用家里的生活乐器来演奏。好了,现在我们出去休息一下吧 全体起立!(放音乐)

课后反思

?苹果丰收》音乐的节奏鲜明,容易听辨,自始至终,我都将情景贯穿其中,通过找苹果园到从不同方位摘苹果及丰收后的喜悦,还有肢体动作的表现等让幼儿通过说一说、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等多方面的感官逐步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熟悉音乐旋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熟悉音乐节奏型。在演奏部部分我采用图谱的形式引导幼儿尝试随音乐有节奏地合作演奏,孩子们在我的指挥和引导下,能较好的进行演奏。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到了合作演奏的乐趣,并感受到了果实丰收的喜悦心情。总体来说目标完成的很好,不足之处是活动中我的语速有些快,少了情感渗透。

大班丰收了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听音乐合拍做动作的基础上,学跳有情节的新疆舞。

2、按舞蹈情节记忆动作顺序。

3、初步体验新疆舞蹈的欢快与民族特色。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新疆娃娃或新疆帽一顶。

2、人手一件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在《水果丰收》乐曲伴奏下,复习踵趾步及摘果子等动作。

2、了解《葡萄丰收》舞蹈情节。

(1)教师出示新疆娃娃或新疆帽,幼儿观察并说出这是新疆小朋友以及新疆人最爱跳舞的特点。

(2)教师讲解舞蹈情节。

3、学跳舞蹈。

(1)教师示范,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舞蹈,幼儿观察并说出老师跳了些什么动作。

(3)先练习“手”的动作。在座位上坐着做、站起来站在椅子前面做。

(4)重点练习踮步与进退步。

(5)教师边说故事情节,边示范舞蹈,幼儿跟着老师学习舞蹈。

(6)重点练习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动作,在继续完整练习舞蹈。

(7)教师或一些幼儿戴新疆帽舞蹈,其余幼儿欣赏并拍手伴奏,体验新疆帽舞蹈的欢快情绪和民族特色。

4、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在教师指挥动作的暗示下,进行即兴地齐奏或轮奏。 对于踵趾步孩子还是不太会,一折一折的,没有美感!看来不止要教会,还要培养他们对于舞蹈的美感。

因为教室场地比较小,所以我把动作分成手和脚两部分。先根据情节练习手部动作。然后再站起来练习脚部动作。

因为有了故事情节动作顺序倒不难记。

就是踮步与进退步需要特别的练习。

活动反思:

这次音乐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学习维吾尔舞蹈的基本步伐和手位,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学习好这个舞蹈,我预先创编了一个简单的故事。

活动时,我神秘地对大家说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维吾尔姑娘,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叫什么呢?孩子们很好奇,猜各种各样的名字,当我出示“阿依古丽”四个字时大家都说太好听的,有的男孩子还兴奋地笑了。这时我马上给大家讲述创编的故事,想让孩子们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来熟悉舞蹈结构。

并提问:“阿依古丽早上做了什么事?她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接着我对孩子们说:“老师把这些事编了一段好看的舞蹈。”随着欢快的音乐,我热情地为孩子们表演舞蹈,让幼儿欣赏舞蹈,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孩子们开心极了,都嚷让着想学哪个哪个动作,顿时教室内变的嘈杂起来,我使了很大的劲,才让活动正常进行。整个活动上得非常累人,孩子掌握舞蹈的动作也不是太好。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活动过程和教具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仔细回想,活动中女孩子对舞蹈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学习时认真仔细,积极练习;而男孩子呢,有的动作做的不到位,有的则根本没有认真学,活动时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和其他班老师一交流,她们也出现了这种状况。

如何改变韵律活动中的类似情况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针对班内幼儿多的.实际情况,可以把幼儿分成男女两组,这样学习时对掌握不好的孩子老师能个别指导,根据男女幼儿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鼓励女孩创编不同的动作,在自己的实际能力上得到提高。

2、学习动作时,孩子之间会互相遮挡,可以把动作图谱先分散在教室四周,让孩子自由选择进行模仿练习,教师进行观察指导,等孩子基本掌握动作后,在放在一起连贯表演。这样,更尊重幼儿、主体性得到更好的体现。

3、老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体态语来控制幼儿的情绪,如眼神、动作。另外音乐指令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1234567来让幼儿起立准备、7654321回到自己的位置。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形成良好的音乐活动常规,让音乐活动上得轻松自如。

大班丰收了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原有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将乐曲的节奏型用拍手等方式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尝试根据节奏型和图谱设计出配器方案。

3、感受乐器音色的不同,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会随音乐做律动。

2、铃鼓、碰铃、

...
《大班丰收了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