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有结合实际事例写作文,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一篇精彩的作文是展现作者文学天赋和创作激情的有效途径,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我的老家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的老家的作文篇1
我的老家在秦安,那里是个瓜果飘香的地方,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在那里,也有很多特产,比如说:桃子、苹果、浆水面…
那里也有很多景物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每次我回老家时,我的哥哥总会骑着车带我上山去玩。一路上的风景非常美,既可以闻见草和花的香味儿,又可以听见鸟和河水的歌声。到了半山腰的时候,哥哥骑不动了,我们便从车上下来观赏风景,远远望去一望无际的果园和菜地,绿油油的一片,看到这些绿色时让我的心很平静。
过了一会儿后,我们就回家了。走在那条很窄的通道里,可以听到家家户户做饭的声音,可以闻到一股股饭香味儿,我和哥哥都直流口水。
在我家的门口,有一条河,这条河叫葫芦河。那时的这条河水清清的`,仿佛可以看见河底,我和弟弟、爸爸、妈妈都把鞋子脱了,光着脚在河里玩。到了冬天,这条河被冻住了,还可以当滑冰场,弟弟总是一直拉着我在上面滑冰,每到夏天和冬天,在河边总可以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在我们老家,家家户户都会非常热情,每次谁家做了些好吃的,都会和邻居分享,而且借什么东西时,他们都会非常愿意给别人借,还的很晚时,他们也不会生气。每次去老家,我总是可以看到他们的笑容和热情,无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这就是我的老家——秦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像是那座山、那条河、那些人一样,美丽、热情。我也永远不会忘记那座美丽的高山,那条充满着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河,那些总是有着笑容和热情的人…
我的老家的作文篇2
“有一个地方,那是快乐老家,它近在心底,却远在天涯……”每当我听到陈明的这首《快乐老家》,就不禁想起我那快乐的老家——
读小学前,我一直跟爷爷奶奶一起,住在乡下老家里。那是三间瓦屋,一间小厨房,屋前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屋后有一片小竹林。
在老家,住着淳朴的人们。农忙时,他们辛勤地劳作;农闲时,将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而淘气的我,总喜欢逛东家窜西家,到处串门。所到之处,总会被我留下点“纪念品”:擦得明亮亮的玻璃窗上留下了“五指山”,古色古香的木椅上留下了几个小脚印……这时,爱干净的女主人总会假装生气地皱皱眉头,轻轻地在我的小屁股上拍几下,随手拿出几块糖果什么的,塞到我的小兜兜里,再抱着我亲一下。然后,又拿起抹布去打扫卫生了。而此时的我,其乐无穷!
在老家,有我可爱的小伙伴。小时候,爷爷家周围有许多小朋友,常常一起手拉着手做“钓鱼”的游戏,那时的情形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我们手拉手,站成一个大圆圈,让一个小朋友装成小鱼“钻”来“钻”去,我们嘴上还念着“小鱼小鱼游来了,快快把它抓起来”。然后一拥而上,那个小朋友就成了“瓮中之鱼”了。一到仲夏之夜,我和小伙伴们一边吃西瓜,一边摇着大蒲扇数星星,一边玩起“四国大战”,真是乐在其中!
记得在老家的日子里,邻居家的莲儿和虎儿姐弟俩与我处得最好。我常常把爸爸带给我的布娃娃、小汽车借给他们玩。他们呢,就编个“蝈蝈笼子”,捉几只“叫蝈蝈”逗我开心。这就叫“礼尚往来”嘛。
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七岁那年,爸爸接我回到了小镇。不久,爷爷奶奶也搬来了。从此,在老家的快乐生活成了一个永恒的回忆。只有在梦里,我才会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才能哼着“小鱼小鱼游来了”的童谣,才会听到“叫蝈蝈”那熟悉的声音……
我的老家的作文篇3
我的老家在宁海的一个小山村,节假日里,爸爸妈妈常带我回宁海,这也是我最期盼的一件事了,我不光可以去看望奶奶,和那里的好伙伴们玩耍,更让我留恋的奶奶家那里美丽的风景和清新的空气。
老家宁海有山有水,还紧靠着海。每次汽车一翻过那座座青山,你就会感觉到空气中迷漫着淡淡的花香和浓郁的泥土气息,伴随那清脆的鸟叫声,那真的令人心旷神怡。所以一到宁海老家,我就会央求比我大一岁的哥哥和邻居的小伙伴,带我去小山坡上采野花,捉蝴蝶。漫山遍野的苍翠颜色,清澈见底的水库溪水,每一样都让我兴奋不已,感觉自己的鼻子是芬芳的',是湿润的,自己的喉咙是清清的,禁不住会在山头大声的唱歌、呼唤,我常常发现自己的歌声在那里是那么的清脆、动听。以至于我常常等假期结束了还不肯回来。
在城市的生活里,我们为什么闻不到芳香的空气、湿润清新的空气,为什么我经常会喉咙痛,经常会感冒?太多的为什么,我不太明白!
妈妈给我买来了十万个为什么?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因为空气清新是要靠树木的,树木的绿叶会吸收人类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再放出人类所需要有氧气,你看那漫山遍野的树木,不正是一座巨大的空气清新加工厂吗?城市里正是缺少了这样的“空气加工厂”,又有那么多的工厂的废气和汽车尾气污染了我们的生活环境。
真希望我们的城市,也有那么清新的空气,让我们一起多多种树、努力保护树木吧!
我的老家的作文篇4
我的老家位于吕梁山脉的深处。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回去一趟,从太原出发先到县城,从县城到老家的村里还要走三个多小时。
那一次回老家的路好艰难。水泥路都是坑坑洼洼的,车走不快,颠得人特别难受。离村子还有五六里的距离,水泥路就没有了。碎石黄土路沿着弯弯曲曲的一条小河一直向前,汽车不知道要趟过几次小河才能回到老家。
我的老家村子很小,两边都是大山,中间是那条小河。河水很浅,仅仅能把大点的鹅卵石淹没。河水很清澈,石头上长着青苔,水里的小鱼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河的两岸星星点点的长着几棵柳树。河的南岸不远处就是大山,大山的阴影都快要落到水面上来。河的北岸还是山,村子坐落在山坡上,层层叠叠的'。你家的房顶就是我家的院子,一层一层如同一个巨大的多层蛋糕。房子很统一,都是一孔一孔的窑洞,好在我的老家在“蛋糕”的第一层。
村子里很安静,爸爸带我四处转了转。离我老家不远处的河边,一颗巨大的柳树旁,是一口水井。全村的人都要来这里挑水。村口有一所小学,前面是黄土地面操场,后面是三孔窑洞,其中一孔好像已经废弃了,中间的一孔是教室,另一孔是老师的办公室。爸爸告诉我说,现在只有两个年级在这里上课了,高年级同学都集中到了另一个村里。
中午我们在亲戚家吃的饭。让我好奇的事,窑洞的地面竟然是土的,有些地方被磨得黑的发亮。窑洞顶上的墙皮也脱落了,斑驳的好像一张旧地图。家里黑乎乎的,让人不可忍受。更可气的是,手机信号也是时有时无。
后来几年,爸爸又回过老家几次,我因嫌弃老家条件差没有去……
今年暑假,爸爸告诉我老家有了很大的变化,强烈建议我再去看看。
我又一次踏上了回老家的路。水泥路已经修好了,汽车行驶在上面不再颠簸。弯弯曲曲的小河经过改造变得生机勃勃,两旁是风景秀美的乡村风光,顿然让我产生了旅游观景的感觉。
村子虽然还是小小的,但亲戚家的院子让我大吃一惊!青砖铺就的步道,两侧种着各种蔬菜,什么黄瓜、西红柿、茄子样样俱全。窑洞的外墙贴了墙砖,门窗都换成了塑钢玻璃。走近屋里,地面上是整洁的地砖,墙面粉刷一新,屋子里特别亮堂,水缸的上方就是自来水笼头。再也不需要去“下山”挑水了。让我更为惊喜的是,老家现在宽带已经入户,手机也能上网了。
回来路上,爸爸告诉我说,这几年党的政策好,吕梁深山里的老家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将紧跟党中央的脱贫攻坚步伐。于是我想,随着老家条件越变越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美梦一定不会太远了!
我的老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