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级语文教案最新8篇

时间:2024-07-13 作者:loser 教学文档

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教案的细致准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1年级语文教案最新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年级语文教案最新8篇

1年级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2、通过读文,让学生喜欢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指名读词语。昨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琼斯太太那只淘气又可爱的猫——莫格。看!它给我们带来了这些词语呢。谁来读一读?

2、师简单叙述上节课的内容。(莫格蹲在水边找鱼吃,身上被雨淋得透湿。等琼斯太太把它叫回来的时候,它一连打了九个喷嚏。琼斯太太赶紧用毛巾把莫格擦干,然后又给它为了点儿掺着酵母的牛奶,让莫格在火炉边坐着,自己带着雨伞买东西去了。接下来,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儿。翻开书本94页,认真读课文4~5自然段,然后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用铅笔做上记号。)

二、童趣品文,体验童话。

(一)教学第四自然段。

1、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第4-5自然段,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勾画下来。

2、说一说你觉得有意思的地方。

3、出示“酵母把莫格发起来了”指名读。

4、莫格怎么会越胀越大?

5、酵母把莫格究竟发成了什么模样呢?

指名读句子,读出莫格的变化。边读句子边比划。

起初,它大得像一只绵羊。

接着,它大得像一头驴子。

后来,它大得像一匹拉车的马。

再后来,它大得像一头大河马。

最后,它把琼斯太太厨房的墙壁给撑裂了。

6、莫格怎么会把那么结实的墙壁给撑裂呢?

7、观看莫格的变化。我们一起去看看莫格的变化?请看大屏幕。

8、看到这种情景,你想说什么?

9、莫格的变化真是太有趣了!像变魔术似的,一点一点地变大,那怎么把这变化过程读出来呢?先自己读一读,还可以加上动作。

10、指名读以上一段话,读出莫格的变化过程。师评价:莫格的身体胀得越来越大了。板书:越来越大多有趣的变化呀!可我就是不大明白莫格变化的顺序,什么“起初接着后来再后来最后”你们能帮我把它变大的顺序说一说吗?指名说变化的`顺序。

11、有了“起初、接着、后来、再后来、最后”这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莫格的变化。让我们把这些词一起读一读。你们也能用“起初接着后来再后来最后”说出事物的变化过程吗?

12、小结:莫格喝了掺着酵母的牛奶,趴在火炉边睡着了,身体悄悄地像面包似的发起来了,真是有趣极了!让我们再一起来回味一下这个有趣的过程吧!

13、齐读第四自然段。

(二)教学第五自然段。

1、你们还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有趣呢?

2、指名说。

(1)只见整座房子膨胀起来,歪七扭八的。看图理解“歪七扭八”。 “房子歪七扭八”是什么样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2)厨房里伸出粗大的猫胡子,大门里伸出大尾巴,爪子和耳朵分别从卧室的两扇窗户中伸了出来。

平时像头发丝般的猫胡子,现在有多粗?比划比划。

大门里伸出的猫尾巴有多粗?

那爪子和耳朵有多大呢?

难怪现在连房子也被它给撑裂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这个莫格的变化也太不可思议了!让我惊讶不已!

(3)琼斯太太回到家,不禁大叫起来:“天啦,我的房子怎么了?”

当琼斯太太买东西回来,看到这个情景,会是什么表情?指名读上面的句子。琼斯太太的惊叫声惊醒了睡梦中的莫格。莫格伸了个懒腰,多舒服呀!舒服的莫格可没想到,这个懒腰让整座房子都塌了。

3、齐读第五自然段。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莫格的神奇变化。

4、小结:真有趣!酵母让莫格神奇的变化,让琼斯太太的房子都装不下了。

(三)教学第六自然段。

1、这镇上的人们看到这幅情景,会怎么想?怎么说?

2、指名读句子。镇上的人看到这情景都非常震惊,担心它会没完没了地长,最后把整座小镇给撑破。

3、人们有了这种想法,(师生合作)于是,可怜的莫格被赶出了城门。

4、如果莫格就这样没完没了地长,还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尽情想象,自由表达,教师肯定。

5、会不会像你们说的那样,明天我们一起走进《面包房里的猫》(二)。

6、现在,有谁来给我们讲今天学的这个故事。看谁能把莫格神奇的变化讲给我们听一听?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伞”、“歪”指名学生读。

2、说一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伞”?

3、谁有好方法记住“歪”。

4、指导写“伞”

5、学生自己描红。

四、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面包房里的猫》(一),感受到了淘气的莫格因为喝了掺有酵母的牛奶,在火炉边睡觉时被发起来了。变化真是神奇,令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1年级语文教案篇2

学校:北京市崇文区培新小学三年级

师:今天,咱们一起学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全神贯注)谁来读课题?

(生读题)

师:谁能在课题的前后加些词语,使它成为一句意思完整,又跟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生:罗丹全神贯注地雕塑。

师:雕塑,恰当吗?

生: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塑像。

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时候,在课题的前后补上些词语,连成一句话,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就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塑像,你有什么问题要提?

生:罗丹修改什么样的塑像?

生:他干吗要修改塑像?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

生:罗丹为什么要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

师:他这个问题比刚才那位同学的要好多了,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他加上了课题——“全神贯注”,这样就好多了。

生:我还有个问题要提,修改后,塑像成了什么样?

生:罗丹是怎样修改塑像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刚才同学们所提的问题中,哪几个问题最重要?

生:“罗丹为什么要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罗丹是怎样修改塑像的?”这两个问题最重要。

师: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做一件事,这事不难也不容易——就是快速地读全文,一段一段地跳读,读后想一想——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有信心做好吗?(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我先说,课文先写罗丹发现塑像有毛病。

师:用四个字来说就是——

生:发现毛病。(板书:发现毛病)

师:你很聪明。就用四个字接下去说。

生:接着写“修改塑像”,再写在修改塑像时忘记了自己的挚友。

师:注意用最简炼的话来说。

生:再写“修改塑像”和“忘记挚友”。(板书:修改塑像忘记挚友)

师:你顺便说说,什么是“挚友”。

生:最好的朋友。

生:最后写茨威格有很深的感触。

师:用四个字怎么说?(生沉默)

师:老师提示你一下,深有——

生:深有感触。(板书:深有感触)

师:我们回到刚才提的问题,为什么罗丹要修改塑像?要解决这个问题,该读哪一段?请读有关段落。

(生自由读第一段,师鼓励学生大声读)

师:谁来谈谈为什么要修改塑像这个问题。(生纷纷举手)站起来就说,不要我点名。

生:因为罗丹发现塑像有毛病,所以要修改塑像。

师: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读一读。

(生读:“罗丹自己端详了一阵……对不起,请等一等。”)

师:这个句子里头有个词——“端详”,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看的意思。

师:怎样地看?

生:认真、仔细地看。

师:好,现在我就是罗丹,谁愿当塑像,让我端详端详?

(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还站了起来。老师叫一女生上前。)

师:请同学们注意老师是怎样端详女塑像的。

(师配以适当的动作和表情,对着“女塑像”读句子——“罗丹自己端详了一阵……对不起,请等一等。”)

师:(读后,对“女塑像”)不过,你在老师心目中,左肩也没有偏,脸上也没有毛病,你是爸爸、妈妈的杰作,是北京市培新小学的杰作。(生笑)谢谢你!

师:谁愿像老师这样来读的?

(生纷纷欲试。)

师:愿读的都站起来读。

(生读,老师观察到大部分学生读的时候没带动

...
《1年级语文教案最新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