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跑的教案推荐6篇

时间:2025-10-30 作者:Gourmand 教学文档

通过定期的学习反思,教案能够促使学生不断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果,教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蓝图,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的依据,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体育跑的教案推荐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体育跑的教案推荐6篇

小学体育跑的教案篇1

三~四年级:初步学会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助跑起跳连贯不停顿。

五~六年级:助跑和起跳结合严密,节奏清晰,过杆动作协调。助跑节奏渐渐加快,助跑和起跳结合严密,过杆动作协调,落地平稳。跨越式跳高,从技术角度讲已经落后了,但它的动作简洁易学,是小学阶段跳动教材的主要内容。跨越式跳高3~6年级重复消失,所以三年级教学要求不要太高,应把助跑、起跳作为重点,但儿童肌肉力气和身体协调性较差,往往起跳力气缺乏,身体腾起后很快下降,消失压杆现象。因此,在教跳高技术的同时,适当安排进展跳动力量的练习。

教师不宜过早引导学生把留意力放在过杆的高度上,以免影响学生把握根本功,随着动作地把握,渐渐提出高度上的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会跨越式跳高的方法,体会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动作,进展学生的下肢力气、弹跳力和身体协调性。

学情分析

1、初学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做诱导性的帮助练习。如:两腿依次摆过斜放的横杆或皮筋等。(主要目的是体会两腿依次过杆的动作)

2、原地或跑动跨过不同高度的皮筋。(主要目的是体会两腿依次过杆动作)

3、原地或上步摆腿练习。(主要目的是体会摇摆腿带动髋关节向前上方摇摆)

4、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后摇摆腿的'脚尖或头、手触悬挂的球等。(主要目的是体会助跑与起跳的连接动作)

5、学生自由选择助跑方向,做尝试性起跳过杆练习,教师帮忙确定起跳腿。

6、3~4步助跑起跳过杆练习。(主要目的是初步体会完整的动作,体验动作感觉)

7、教会学生丈量步点。

8、用5~7步(或双数步)助跑做完整动作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会跨越工跳高的方法。

2、增加学生的弹跳力,以及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养的进展,培育学生英勇坚决和克制困难等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起跳

教学难点:过杠技术

教学内容

(一)预备局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3、播送操

(1)踢腿运动8×8

(2)全身运动8×

(3)跳动运动8×8

(二)根本局部

跨越式跳高

动作:

(1)从侧面助跑,助跑方向与横竿的夹角在45°左右,左(右)脚是有力脚(踏跳脚)从右(左)侧助跑,助跑距离约4—5米,助跑速度渐渐加快,助跑最终一步要大些,在距离横竿投影约三四脚的地方,用有力脚踏跳,踏跳腿稍屈膝,先以脚跟着地,过渡到全脚掌,再以前脚掌快速蹬地同时摇摆腿向前上方摆起,两臂随之上摆上体前倾,使大腿靠近胸部,当摇摆腿摆至横竿上时,即稍内旋,踏跳腿完成踏跳动作后,快速离地方向上摆起两腿相继过竿。

(2)落地时摇摆腿先着地,踏跳腿跟着落地,两腿相应做弹性屈膝,缓冲平衡。男女各一组,由队长负责学生纪律。

步骤:

(1)教师讲解并示范

(2)将横杆放成斜坡学生做跨越动作

(3)先将横杆放得低一些,让学生练习原地跳起(踏跳脚站立踏跳点上)和上一步踏跳胡跨越过横杆的动作

要求:

(1)有较明显的用力蹬地腾起胡动作,不是单体胡跨越过竿。

(2)把横竿适当地上升,做做助跑三、五步踏跳跨越过横竿的动作缓慢的动作。

(三)完毕局部

教法

1、集合整队

2、放松:播送体操之整理运动

3、总评本课的内容,学习前翻滚

场地器材

1、两块平坦的场地

2、跳高架杆二套

3、垫子二块

小学体育跑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前脚掌蹬地的力量,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性,适当的发展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下肢力量。

2.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各种方式跑的动作方法,发展自然快速奔跑的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

一、体育委员整队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课的内容:1.两臂放不同部位的前脚掌走。2.各种方式的跑。

四、队列练习:1.转法;2.齐步走、立定。

五、广播操(音伴)

1.伸展运动;2.头部运动;3.扩胸运动;4.体侧运动;5.体转运动;6.踢腿运动;7.全身运动;8.跳跃运动;9.整理运动。

要求:站队做到快、静、齐

教法:1.简讲、统一口令;2.集体练习。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动作正确、掌握节拍、练习认真

(二)基本部分

一、两臂放不同部位的前脚掌走。

动作要领:上体正直、平视前方、脚尖向前、前脚掌着地。

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领做

2.学生原地模仿动作。

3.慢步行进中做前脚走,并做换位。

4.沿方形练习(音伴)

二、各种方式的跑

要领:上体稍前倾,屈肘前后自然摆臂,直线跑。

重难点:前脚掌着地动作轻松、自然协调

要求;动作正确、练习认真、听从指挥。

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2.原地摆臂练习;3.追逐跑练习;4.换物跑练习;5.教学比赛;6.指导、纠正。

要求:动作正确、协调、练习认真

(三)结束部分:

1.整队放松:《找朋友》

小学体育跑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跳长绳(双绳)的方法。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新的动作。发展协调、灵敏素质。

2、心理目标:基本掌握个性发展教材,逐渐做到连贯的表现和自动化反应。

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学习,主动选择个性化发展教材。

4、人际交往目标:团结协作和关心同学,认识自身的价值与能力,不学会欣赏他人。

教学重点:体验成功的心情和跳绳的动作方法。

教学难点 :长短绳摇转节奏和摇绳跳绳的配合。

教学器具:长短绳若干、音响等。

本课选取同学们熟悉的长绳为教材,采用情景导入法,用"20__年康齐同学创网绳世界吉尼斯纪录"导入。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和向创纪录的同学学习。

准备部分在优美热情的绳操舞乐的伴奏下进行韵律绳操的.舞蹈练习。继而进行跳“8”字的接力比赛,既复习了跳长绳的方法,又激发了练习兴趣。

基本部分利用骨干学生的示范,教师设疑,让学生分组积极尝试,大胆试探,主动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精神。在练习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体现了合作意思。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创造新的跳绳方法,让生有更大的动手动脑的时间。

结束部分在轻松音乐下让学生模仿打气和爆炸的声音,使学生能够在有趣的环境下得到身心的放松。

教材:跳双绳

教学器具:长短绳若干、音响等。

小学体育跑的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 本课借助小垫子,主要发展学生的走、滚动、柔韧以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基础运动能力。

2. 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爬行以及平衡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向前、团结一致的意志品质,充分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

重点:发展学生的基础运动能力 难点:滚动协调

教具准备:

1.小垫子40块

2. 录音机一台

3. 实心球4个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

2.老师提出本课学习内容

3.队列练习

① 稍息

② 立正

③ 向左右转原地踏步走

教师以谈话方式导入新课:借助小垫子做一些非常有趣的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角色,准备好上课。

教师进行队列练习,下达正确口令。

二.走一走,蛇形走

1. 教师讲解活动方法及要求。借助小垫子当标志物,穿过小垫子走蛇形。在走的过程中听哨声摆动物造型。

3.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练习走蛇形。

三.模仿操(协调能力)

1. 教师谈话式导入准备活动。

2. 教师播放音乐,活跃课堂气氛,带领学生进入角色。

4. 教师带领学生配合音乐进行模仿,适时表扬与鼓励优秀生。

四.垫上运动

1. 垫上柔韧训练:

...
《小学体育跑的教案推荐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