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6篇

时间:2022-10-06 作者:Gourmand 教学文档

写教学计划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的,优秀的教学计划是需要我们经过认真的推敲的,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部编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部编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6篇

部编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初三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大多意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为学生学习这本书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学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一万以内加减(1)、测量、一万以内加减(2)、对次数的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矩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理解、数学广角集和总评等。它具有内容丰富、注重学生体验、反映知识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学习方法、体现开放式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要求的主要目标:

(a)知识和技能

1、会写。能写三位加减,并做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能数到十一百的一位数;我会用一个数字乘以两个或三个数字来估算

3、初步了解简单分数(分母小于10),读写分数并知道各个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分数的大小,简单加减相同分母的分数。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正方形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就会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些物体的长度是可以估计和测量的。

5、了解长度单位公里,初步建立1公里的长度概念,知道1公里=1000米;了解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kg;知道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概念,知道分=60

秒,会对时间做一些简单的计算。

6、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二)情绪和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经验,有信心学好数学。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

3、体验观察、运算、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4、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养成认真工作,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一万以内数字的计量、加减、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理解、次数的理解。

教学难点:时分、长方形、正方形的理解。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知道时间的单位:小时、分钟、秒,知道1分钟=60秒,可以对时间做一些简单的计算。

2、树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培养观察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单元2和单元4

1、学生将计算三位数加或减三位数。

2、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计,进一步了解加减估计的基本方法,增强估计意识。

3、学生将理解检查计算、检查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关系,会做简单的单位换算,适当选择单位。

3、学生可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他们会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它们。

4、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第五单元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与时代沟通几种关系,让学生树立时代观念,理解“时代”的含义,运用时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并应用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并使用除法。

3、用乘法理解和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第六单元

1、学生能熟练计算出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每个位数的乘积小于十)。

2、学生体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乘法估计,并说明估计的思路。

4、学生可以用他们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了解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矩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会在正方形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2、学生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计算矩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公式。会计算矩形、正方形等的周长。

3、学生可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测量它们。

4、通过各种活动,学生逐渐形成空间感和估计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8单元

1、学生初步知道几个点,几个点。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乐谱各部分的名称。对分数大小的初步了解。

2、能计算出分母相同的分数的简单加减。

部编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二、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

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

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

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

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

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

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

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

...
《部编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