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是对自己观影体验的一种记录,有助于我们回顾和回忆起影片中的精彩细节,观后感记录了我们在电影中的思考和反思,是对电影艺术和创作的赞美和批评,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无问西东》观后感800字6篇,感谢您的参阅。
《无问西东》观后感800字篇1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寻找着属于自我的真实……
?无问西东》主要讲述了四个来自清华大学的年轻人在不一样的时代迎接最艰难的选择:陈鹏在感情和梦想之间徘徊,张果果对四胞胎供给帮忙后,怀疑四胞胎的家人赖上了他,还被上司算计离职;沈光耀不顾母亲的劝阻,投身战场,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吴岭澜在转专业的问题上犯难……
整篇电影都在探讨一个问题:什么是真实?梅教师说:真正的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齐,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泰戈尔说:世界于你而言,无意义无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走过你的门前,他响亮地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是啊,在生活之中,我们应当不顾左右,用平淡的心看待一切,寻求自我的真实。
再来看看沈光耀。沈光耀是一个文武双全的青年,他的母亲管的很严,当他的母亲发现他要当飞行员时,立即就跟他讲起了家规。她说:“当初你离家千里,来到这个地方读书,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是我们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我,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禄,没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没经历过的,那些只可是是人生的幻光。
我怕,你还没想好怎样过这一生,你的命就没了啊!”可是沈光耀最终受不了自我的祖国被侵犯,最终为祖国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时是1940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最为艰难的时刻。枣宜会战中宜昌沦陷,日军以此为基地开展对陪都重庆的大轰炸;之后美国来中国支援并组建了飞虎队,沈光耀便加入了飞虎队。我不禁想到,我们这个时代没有战争,可是我们却坐在空调房里,躺在软沙发上,比起沈光耀他们,我们的生活简直就是天堂。我们应珍惜此刻。
《无问西东》观后感800字篇2
电影《不问西东》里吴岭澜、沈光耀、陈鹏、张果果四个时代的年轻人,在最好的年纪迎来了最残酷的考验,并成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尤其是沈光耀自愿参与了最残酷的战争,用战火中的热血生命写出了他的精彩。他以往和他的教官一样坚信: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我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同样,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守住的,正是对党和人民的真心,对党的事业的真心,这决不是背口号的空话,而是要用一生坚守、奉行的初心。
和平环境更考验党员干部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新挑战,更考验着党员干部的为民初心。应对市场经济的物物交换原则,以及无处不在的金钱价值观,这些都无时无刻影响着我们,考验着每个党员干部,稍有不慎就会跌入利益的陷阱。现今的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其实丝毫不逊于战争年代的考验。党员干部能不能在新时代的考验面前,更好地站稳脚跟,坚守当初入党时的初心,向战火中现身的革命先烈一样守牢初心,更是一种直接的考验。
坚持住对党那份发自心底的真心。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这特殊的材料就包含着那份发自心底的真心,包含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当在内心拷问,应对生与死的考验,我们是否能够像沈光耀那样,奔赴一场劫难,却像去赴一场盛宴,能不能够在新时代的每项工作中,都能始终坚持对党的事业的那份真心,努力在自我的岗位上,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周边群众共同为推动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落地实施而努力,共同凝聚在党的周围,构成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用自我的实际行动,为党的事业不断添砖加瓦,奋斗一生。
不问西东只问初心是否永驻心间。在心中播撒一片信念的种子不难,难在一生坚守这种梦想信念。踏上新时代的长征路,把完美的蓝图变为现实,需要的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长期的坚守。面向新时代,党员干部也需要不问东西,只问初心,要能够扛得住各种利益的诱惑,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能够始终坚守住梦想信念,守住入党时的那份初心,经常照照焦裕禄、谷文昌、廖俊波等先进人物的镜子,守牢进取向上的初心,也要经常照照周永康、__、令计划等反面典型的镜子,搞清楚底线在哪里,红线在哪里,真正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利益的考验,让入党时的那份初心永远留在心间,像《无问西东》里的四个年轻人一样,守住初心、践行初心。
《无问西东》观后感800字篇3
?无问西东》,是一部为庆祝清华百年校庆而摄,年代感很强,前后穿插了四个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故事,四条叙事线连贯在一起,让整部影片充满热血、温情。
1923年,发生在清华大学里的学生吴岭澜的身上。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梅校长对他讲的话:“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吴岭澜问:“什么是真实?”校长答道:“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吴岭澜不解,直到泰戈尔访华演讲,才释然明白。遇到一个好老师很重要,但更需要自己不断的去悟,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进而遵从自己的内心。
2010年在广告公司工作张果果的故事。当四胞胎的家属频繁找自己时,他中间也自我怀疑过,逃避过。后来随父母去扫墓,原来父母是第三个故事中李想用自己的生命所救下的,后来是父亲的话让他警醒。主动联系了四胞胎妈妈,原来人家只是想将四只胎毛笔送给他。后来他看着四胞胎时出现的那句话印象很深: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这部电影前后穿插了这么多故事,很多人看完都会有点迷茫,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什么?其实在电影开始的片段里已经给出了答案,追随自己的心中所想,只要无问西东,再大的困难终将克服。而沈光耀、陈鹏、吴岭澜这些人在影片中的所有表现都符合全剧信念的设定——无论遭遇什么,都选择面对真实,保持初心、敢勇、最终盛放的清华人特有的清华精神
故事结尾说到“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四个不同时代的年青人身上的精神,从清华学堂到西南联大再到清华大学,时代在变,精神不变,精神给予的力量与勇气未变,一代一代的精神传承下去,影响下去,让他们能在迷茫时认清方向,在痛苦时重新振作,在跌倒时重新起来,在无助时鼓起勇气,也正是这种精神力量感动了我。
保持你的善良、听从你的心声、无悔你的人生,无问西还是东!
《无问西东》观后感800字篇4
周六休息,陪女儿观看了影片《无问西东》。不料全程泪眼相伴,真是好久没有看过如此直击内心的好电影了。
整篇故事由四个小故事串起,相互交错,整部电影一直被一种高尚的情怀所包围,高于明哲保身、小资情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失的东西。
影片的几个事件,我以前也都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过、听说过:四胞胎出生被奶粉公司选中提供奶粉;文革时期女学生为老师抱不平模仿别人的笔迹写信;研究核武器的第九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被核辐射影响身体健康;富家子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