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观后感都是我们对电影情节的深度思考和感悟,观后感是对自己观影体验的一种记录,有助于我们回顾和回忆起影片中的精彩细节,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过台湾的观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过台湾的观后感篇1
电影《鲁冰花》像一首凄美伤感而深沉的诗,讲述了一个凄美的乡村故事。
春天,鲁冰花盛开的时候,郭云天由大城市调到水城乡小学担任美术教师。水城乡山水秀丽但贫富悬殊。云天发现班上的学生古阿明是个绘画小天才。阿明家境贫穷,调皮捣蛋,学业不好,但对色彩和周围事物有极敏锐的感觉和想象力。云天走访了阿明的家庭,知道他自幼丧母,父亲是个朴实的茶农,姐姐茶妹身肩母职,善体人意。云天关怀他们,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云天受校长之托,主持美术选手训练班,准备选出优秀者代表学校外出比赛。他极力培养阿明,阿明也是表现最杰出的选手。其他老师却认为乡长的儿子林志鸿才是最有资格的代表,他们抵制云天的做法。经过投票,阿明落选了。云天被迫悄然离开水城乡,带走了阿明画的茶虫。阿明因老师离去而伤心,后因营养不良,感染上肝病而夭折。葬后不久,传来阿明画的茶虫获世界儿童画的金牌首奖。记者争相来水城乡采访,大家都说阿明是天才早逝。茶妹心想,在阿明生前,只有郭云天老师说他是天才,现在都说他是天才也没用了,因为阿明永远不能作画了。
在电影里面,鲁冰花用来象征母爱,它开满乡间田野,点染农村景致,而在花叶凋零后被视为农村的花肥。有一次,阿明在茶田里面看到一株鲁冰花,以为是杂草,想把他拔除掉。他的年幼却懂事的姐姐阻止了他。姐姐告诉阿明,鲁冰花春天开花,芬芳满株,等到缤纷凋谢,散落的花叶虽然混入尘泥,却是在悄无声息地呵护和滋养着茶树。母亲谢世得早,阿明已经不记得妈妈的模样,总是在一个个夜晚,缠着姐姐讲妈妈的事,对着天上的夜星充满期盼和遐想。“天上的星星会唱歌,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化作春泥更护花,并不起眼的鲁冰花,却正如同世间最真挚的爱——母爱一样无私和伟大。
看过电影之后,我和家长们的心都被深深地打动了。在那样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古阿明家中的条件又是那样的清苦,他的姐姐同样年幼,却硬是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的重任,我们生活在不知道比他们优越多少倍的环境中,却还总是无休止地抱怨,总觉得这不好那不好,一再地要求更多。看了他们的生活条件之后,我顿时觉得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的美好,并且感觉到深深地内疚。
其次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郭云天和古阿明这对师生了,古阿明是幸运的,又是悲惨的。
理解艺术的老师,他终于能够不用重复去年的悲剧,在郭云天的支持下,他终于可以进入美术班。在美术班里,他就像一条鱼重新游回水里一样自在,在这里,古阿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天赋和属于孩子的想象力,在这里,古阿明得到了认同和鼓励,可这一切的前提是因为有郭云天这样一个理解艺术的老师在这里。
如果,郭云天不来水城小学,那么古阿明是不是依然会被人忽视?从这里看,古阿明是悲惨的,一旦郭云天不在或者不能给他应有的庇护,那么还会有谁去关注他呢?就像古茶妹在古阿明的葬礼上说道:“在阿明生前只有郭老师一个人说他是天才,但现在你们都说他是天才,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阿明已经不可能再作画了”。
郭云天是一位好老师,这在于他能够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并挖掘属于他们身上的天性和想象力,而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只重视教学和灌输,而不懂开发孩子们的天性和创造力。所以,在美术班里,古阿明和林志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古阿明很快完成一副天狗吐月亮的绘画时,林志鸿却趴在桌子上发呆,不知道如何开始绘画,而这仅仅是因为郭云天没有提出题目,林志鸿就不知道如何绘画,由此可见,电影在此是想借此对比,鞭打传统灌输教育对孩子们天性和想象力的扼杀,而幸运的是此时还有郭云天这样一位理解孩子的老师,不幸的是郭云天这样的老师在这里只有一位,而且还得不到周围人的理解。
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地去争取,勾心斗角,后来就演变出了行贿
还有一点,影片中讲述的村庄中,老师们的行为品行都非常低下,在校长的选举中,仅仅是因为某位老师有一件西服或外套,就成了最佳候选人。村庄中人们的文化素质低下,也与当时的政府的管理不到位密不可分。虽然说电影讲述的事情跟现在相隔甚远,但是这种情况在现在是否已经消失了呢?答案当然是不。现在的农村生活依旧清苦,仍然有像电影中讲述的古家因为生活贫困,就只让家中唯一的男孩子阿明去读书这样的事情。这确实是一部好电影,看完以后,打架都不禁深思良久。
电影中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既然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这样优越,那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衣食住行一切无忧,我们要做的只是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长大之后努力的建设祖国,为国效劳!
过台湾的观后感篇2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南投县,本来只是两个单独的湖泊,后来,人们在两个大湖下游建了一个堤坝,两个大湖就连为一体了。南半湖如月,北半湖似阳。
早晨,湖边蒙上了一层薄雾,如同给日月潭穿了一层纱衣。几颗晨星在天空中若隐若现的闪耀。太阳从山边冉冉升起,一缕缕阳光照在湖水上。一圈平坦的草地上住着几棵挺拔的松树,好像给日月潭围了一条朴素而又美丽的花环,还镶嵌了几颗宝石。人越聚越多,有的拍照,有的录像。水的颜色渐渐清楚了,“太阳”那边水呈青蓝色“月亮”那边水呈淡绿色,真好看!
不知不觉,中午到了。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我们在日月潭旁—边吃午饭,,一边看着鱼儿一蹦一跳的精彩表演。小鸟在枝头唱着美妙的歌,或是在天空中盘旋着。我突然感觉到日月潭的小动物是多么幸福啊!它们可以每天都欣赏这样的美景。
我们步行到阿里山脚下,俯视日月潭,真是一幅壮丽的美景呀!日月潭犹如日食到一半,月亮还没有完全“吃”掉太阳的形态。
一眨眼,美好的一天就过去了。我躺在草地上,聆听夜晚歌唱家蛐蛐儿和青蛙的大合唱,看着天空上的星星,我不禁心里想:“日月潭真是既神秘,又美丽。说不来吧,又不知它的美丽;—来,就被它的美丽迷住了......”想着想着,我便睡着了。
过台湾的观后感篇3
宝岛台湾面积只有河北省的五分之一大(导游说的),南北长394公里,东西长144公里。五个直辖市: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台南市。
台湾环岛旅游八日,走马观花,对台湾风土人情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总而言之,对台湾印象特别好。
台湾人特别友善,说话礼貌,晚饭后逛街问路时,都特认真、仔细地告诉你,直到你完全明白。在士林官邸游玩时,见到很多坐轮椅的老人和坐小推车的小孩,一家人和睦相处,共享美景,这种尊老爱幼的风气让我为之震撼,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国内很多家庭都把带孩子的任务交给老人,更别说会陪老人共享阳光了。我们的旅游大巴司机林师傅每天把车打扫的干干净净,认真小心地帮我们取放行李,敬业精神可嘉。饭店及酒店的服务人员的微笑面容让人心里很温暖。人们都很守秩序,没有见到闯红灯,即使没有车辆通行,人们也静静地等待绿灯放行。
我感觉到的是台湾人民很友善、热心、真诚。
恍然之间,我在台湾已经整整待了三个月的时间。细数这些日子,除了上课学习之外,剩下的双休日或者节假日,我都在路上。在申请到台湾做交换生的时候,我就非常憧憬,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台湾这座宝岛就是瑰宝,需要我们近距离接触它的美,不论是山水风景,还是人文情谊。
来台湾之前,我像许多大陆的朋友一样,对台湾的认识大概只停留在阿里山、日月潭,最多加上101大楼。喊的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