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对作文不陌生吧,只有在认真思考了作文的主题之后,我们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高中感恩作文通用5篇,感谢您的参阅。

高中感恩作文篇1
有人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我要说,老师是参天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呵护我们成长。从幼儿园到现在,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很多,但最令我敬佩和感恩的老师就是我们现在的班主任黄老师。
黄老师是去年才接任我们班的。她刚来给我们上课时,大家看到黄老师个儿不高,瘦瘦的,心想:她能教好我们吗?同学们有的露出了失望的表情。黄老师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但是她毫不在乎我们的这种心理,而是满怀信心的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记得当时黄老师给我们上的是《窃读记》。课堂上,老师读的那样声情并茂,富有感情,我仿佛看到了那个隐藏在大人身后快乐读书的小女孩,也仿佛感受到了她快乐而又惧怕的窃读滋味。同学们听得那样认真,就连以前课堂上经常捣乱纪律的同学也学得那样认真。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忘掉了语文的枯燥,让我跟随黄老师一起走进汉语王国,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每次上完课,我总会产生一个疑问:老师在课堂上有时连书都不看,她怎么会讲的那么流利,那么清晰,那么透彻?有一次,我无意中看到老师的语文书上批得密密麻麻,有些地方原文都看不清了,我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为了给我们上好每一堂课,她在课下花费了多少心血啊!
记得黄老师刚带我们不久,她发现我们的作文写得不好,她就要求我们每天写日记。刚开始,有些同学不重视写日记,把每天的日记看成是负担;写的时候就东拼西凑,应付差事。老师看后,生气地说:“我满怀期待打开你们的日记,难道你们就忍心这样对待老师吗?”同学们听后非常惭愧。在发现一部分同学不会写日记,还有的同学怕老师让他们在同学面前读日记而不愿写真话时,老师向同学们保证:绝不会让他们在班内读日记,并且引导我们从哪些方面写日记,怎样去写。
对于我们的日记,老师总是抽时间批阅,还在日记后面写上一些批语。渐渐地,我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每次日记发下来,我就迫不及待地看老师给我写的批语。读着老师的批语,我感觉老师有时像我的亲密伙伴,分享着我的快乐,也承担着我的忧愁:有时像我的知心大姐,开导我,安慰我:有时还像一个心理医生,给我医治嫉妒、自私的坏毛病,让我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高中感恩作文篇2
点点朝阳洒在长长的台阶上,依稀的绿苔似乎在感谢这自然的恩赐,露珠映着微笑,偶尔滋润着石阶……
自然万物都感谢生活的恩赐。珍珠感谢河蚌的囚困,让它成为了耀眼的明珠;花朵感谢风雨的考验,让它香飘四溢;胡杨感谢荒漠的缺水,让它创造了“生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腐”的神话。在历史的长河中,名人志士无不感谢生活的恩赐。
李清照的生活是坎坷的。挚爱的丈夫不幸死去,这无易于晴天霹雳在李易安的头上诈响。从此再没有比翼双飞共修金石录,也没有新婚之夜娇问丈夫画眉深浅的幸福时光,面对人生中的困难,李清照没有化作明日黄花在西风中凄凄惨惨戚戚。她选择了欣然接受。“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李清照感谢生活的苦难,选择了面对,终于在漂泊不定的南宋文坛中勾画了一个顽强的自己。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吗?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琴上弦”的雅士吗?是那个“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吗?是他,陶渊明,一个在文坛上享誉千百年的名人。他不愿向乡里小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他不愿行走在污浊的官场生活中,终于选择了挂印归隐田园。他感谢生活对他的恩赐,让他有了一方净土,悠闲地生活在挑花源中。
名人志士的事迹令我们受益匪浅,自然的景物也诉说着它们的哲理。花儿绽放的时间很短,但它们总是感谢阳光的滋润,感谢风雨的考验。它们周而复始地延续它们的生命,创造了一个个永恒的美。
生活中的我们,也应该感谢生活。苦难让我们变得坚强,失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生活中的一幕幕在记忆中留下了足迹,回忆让我们懂得感谢生活。
当华美的叶子落尽的时候,拨开纷繁的是非,我看到了李清照、陶渊明以他们坚贞不渝,以他们的淡泊感谢生活。让我们在记忆中翱翔,感谢生活。
高中感恩作文篇3
开学啦!
想到又要和我敬爱的老师们见面,忽然间我的心房涨满了激动和喜悦;霎时脑海象过电似地,朦胧中,学校的“凤凰台”、“文化墙”不断地在我眼帘闪现;老师们亦隐隐约约地在我身前晃动:数学王老师,英语孙老师,语文周老师……
我的语文老师周树民,有着圆厚方润的面庞,中等结实的匀称身材,朝气蓬勃;坚挺的鼻梁上,佩着副优雅时尚的近视镜,看上去是那么地睿智和大气。他的名字更是令人浮想联翩:“树”有着培育之义,即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民”代表众人。
天生聪慧,必降其大任。周老师在他刚刚步入16岁的灿烂时光,就如愿地踏上了神圣的讲台;以拥有骄人的28年“教龄”资历,他早已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令人惊羡。很多在事业上日益拼搏的“夫小”毕业生们,都十分思念他,常常在网上搜寻他的信息;也有许多“老面孔”上门探望,甚至恳请他当征婚人呢!我曾看过一幅照片,是以孔夫子教导学生群雕像为背景,多届由他带过的“夫小”校友们,特地飞回娘家,飞回“夫小”同他在一起亲密合影留念……那场面,仿佛是一个大家族的甜蜜相聚;那么众多的幸福微笑、那么贴心的相偎相依……,实在是感人肺腑!我看过后心情好激动、好激动。时至今日,它还依然震撼在我的记忆中……
周老师进入我的视野,那是在20xx年,——他由“夫小”调任“凤小”副校长,并兼做我们三(3)班的语文老师。整整34个月的时光相伴,弹指一挥间,其美好地感觉,如歌、如诗、如画……也许当初我作业写得非常认真,也许我上课全神贯注,也许……,我十分荣幸地做了他的课代表。
在课堂上,我发觉周老师十分幽默诙谐,亦十分亲切优雅。有一次,一个淘气的男同学在课中“心不在焉;听而不闻”,爱不释手的把玩着家人新买的钢笔,简直是入神到“目不转睛”了。对于这样明显违纪的小动作,怎么办?出乎意料地是,周老师并没有大发雷霆,反而上前慈爱的拍拍他肩膀:“嘿,我亲爱的大师,您是在修钢笔吗?哦,那恳请您在下课时,把我的钢笔也给修修吧!”此言一出,同学们不禁会意的哈哈大笑。紧接着,周老师望望四周故做生气状:“喂,你们别耽误了大师工作啊。“这话立竿见影,犹如巨大魔力,我看到那只玩钢笔的手已悄悄安静下来……。大家对周老师的语言生动,佩服的五体投地。此后,只要是他的语文课,同学们全都会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在平时的教学中,周老师总是那么地神采奕奕,那么亲切温柔地鼓励学生们多多举手发言。他告诉我们,“说错了没有关系,只要你肯想,你就是最棒的。”说来也怪,在听过他多次鼓励后,在他的谆谆善诱下,原先不爱举手的“后进生”、性格腼腆害羞的女孩们,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抢答着,不爱动脑筋的“丑小鸭”竟也变成了善于思考的“白天鹅”。多姿多彩、情趣盎然的师生互动,使得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了。
课后的周老师也没闲着。他如同百科全书似地,被同学们包围着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生疏的汉字、意味深长的句子……答疑解惑中,学生们由衷地感受到了他的才高八斗、无所不知的魅力四射。
作为课代表,每当我搬着摞的高高的作业本,进入办公室时,常常会看见他还在俯案批改作业,那种孜孜不倦的为人师表很令人钦佩。
我班的同学都知道,周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