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用心去分析才行,高质量的作文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文成绩的,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陶艺村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陶艺村的作文篇1
昨天我参观的最后一个馆是陶艺中心。我们走进去,本来只是想参观参观的,没想到一进去,一位老师就叫住了我:“小朋友,来试试和泥吧!”我想:“和泥那么简单,去试试也没关系“。于是就卷起袖子,使劲和了起来,可是才和了十下,手就酸了。老师一边给我加油,一边纠正我的动作。
因为这次和泥,使我对陶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想学做陶艺了。但是我在挑选项目的时候有些犹豫,选择再三我决定选择捏塑。因为它是制作陶艺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成型方法。它可以不用任何工具,有较大的自由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创造富有个性的陶艺作品。正好章钦也选捏塑,我们就去付钱了。
我们付完钱后,就坐在位置上等着,过了一会儿老师拿来了泥和竹签。她先教了我们一遍基本的做法,还拿了几个成品给我们做样品。接下来就是我们动手自由发挥的时刻了。我准备做一个花篮,先用泥做了一个底盘,再用剩下的泥搓成一条条的,一层层盘上去。慢慢的盘成一个圆柱体,我在圆柱体上方捏了些花边,又用一根扁扁的长条做拎手,这样一个花篮就成型了,但是它没有完工,它还少最后一个步骤——烧制。我把它留在了中心里,让老师们帮忙烧制。
我万分期待能快点看见我自己制做设计的小花篮。
陶艺村的作文篇2
作为富阳人,提起东坞山,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东坞山豆腐皮。可是这次五一,盛老师带着我们一行却是去东坞山体验陶艺制作,我又兴奋又期待。
乘着凉风,坐着大巴车,我们很快来到了我们自此行程的目的地——陶瓷工厂。手画罐子,陶泥拉胚和彩绘上色是我们今天要完成的三道工序。要说难度,当然是陶泥拉胚了。只见周师傅拿起一块陶泥,放在陶艺转盘上,手上沾了点水便开动了。我一看,惊呆了!陶泥在周师傅的手中,一会儿变得又细又长,一会儿变得又短又矮,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轮到我了,我把手浸湿,把手放在陶泥上。哇,软软的,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不均匀,坯子就歪掉了。慢慢地,高速旋转的陶泥就随着我的手型慢慢长高变圆。我伸出一根手指,垂直向下,很快,坯子中间就出现了一个洞,初具雏形的花瓶已经呈现在我眼前了。
瓶口是最难的,我将大拇指和食指的位置往里挤,把左手的一根手指塞进瓶颈,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往中间掐住瓶口。眼看一只漂亮的花瓶就做好了,我的内心激动万分,心跳也越来越快,就在我收手要完工时,我的手指一不小心碰到了瓶口。糟糕,不好!瓶口出现了一个缺口,这东西也太脆弱了!我心急如焚,不知怎么办才好。死马当活马医,我硬着头皮再次搓手上阵。没想到我用力过猛,把瓶口顶的歪的那部分给弄下来了!哈哈,真是歪打正着,这瓶子更有创意了!
这时,周师傅走了过来,他看到我的作品,伸出大拇指对我说:“这个可以啊,做得真不错!”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能不美么,这运气,真不是盖的!
后来,我又来到另外两个房间,完成了手画罐子和上色。可是时间太紧了,每组的人数又多,我们一个个意犹未尽。尽管如此,我们也只能遗憾地告别了东坞山村。但这次别样的.陶艺体验却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陶艺村的作文篇3
今天我们来到了萧山日报小记者实践基地——随心陶艺体验中心,畅游妙趣横生的陶艺世界,感悟陶艺的神奇魅力。
我国是陶瓷的故乡,所以英文china既是指中国,也是瓷器的意思。
精美的陶瓷是由陶土和瓷土(高岭土)等无机混合物作原料,经过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方法制成的,我们今天就是来学习如何做陶坯。
我们每人发到一大块质地细腻的陶土,先看陶艺老师做示范。只见她先切下一半陶土,用擀面杖像擀面团一样来回擀动,把陶土压成扁扁一块且厚度一致,然后根据制作需要切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或圆或方或心形,作为陶坯的底部。老师又将其他陶土用手像搓面条一样搓出好几根细细长长的圆条索,接着把刚才那块陶坯底部的边用泥浆涂一圈,然后沿着底部边缘将条索一圈一圈围绕堆砌起来,慢慢就形成了未来陶瓷器皿的壁,最后还可以在陶坯上加点各种形状的装饰。
终于轮到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了,早已等得心焦的我迫不及待地照着老师的样子用小刀切出陶土团块,用擀面杖擀平、压实,然后切出一块圆形陶土作为底座,还在中央挖了个小洞,因为我想做个小花盆。我将剩余的陶土分次揉搓成一条条的“面条”,然后沿着底座的边缘将“面条”一点一点圈起来,并且向上堆砌起来。不一会儿,一个颇有个性的花盆土坯就呈现在我眼前。我还利用模具把剩下的陶土按压出五星、圆形等图案,黏在花盆陶坯壁上作为装饰。
我们今天的任务到此就暂告一段落,接下来陶艺中心的老师还会将我们做好的陶坯晾干、上釉、烧制成一个个真正的漂亮的陶瓷器皿,我非常期待我的“大作”早日诞生。
陶艺世界真是魅力无穷啊!
陶艺村的作文篇4
伴随着愉快的心情,我们完成了五天的劳技生活。在这五天的时间里,我学到很多,收获到了很多,受益匪浅。
其中,陶艺课让我感触很深,我在制作陶艺品的时候总能从中感悟出很多的道理。在学习陶艺之前,我对陶艺这种东西一窍不通,只是肤浅地认为陶艺不过是捏捏泥巴而已,到后来我才发现这并不是很简单。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块泥巴,让我们先捏着试试,我捏了好半天却总是捏不好。泥巴不像橡皮泥那么柔软,感觉硬梆梆的,最后导致那块泥巴圆的不像圆的,方的不像方的。后来,老师让我们看他怎么捏,他从一块大的泥巴中取出一小块泥巴,把泥巴搓圆,又把大拇指放在圆的中心,一按,再把剩下的手指往外面一贴,绕着圆捏一圈,然后制作一个把手和一个壶嘴粘上去,一个简单小巧的茶壶就在他的手里诞生了。
看着老师捏得十分轻松,我跃跃欲试,开始捏的时候我信心满满,我觉得我肯定会捏得很漂亮。可捏着捏着我就泄了气,因为我总是捏不好,都试了三次了,每次都失败,这茶壶不是边裂了,就是底部破了,好不容易有一个没有破,但形状却歪歪扭扭,像一个怪物,难看极了。老师看到了,就跟我们说:“别看我做得很简单,实际上是很难的。我学陶艺的时候,你们还没有出生呢。费尽心血,才能做成这样的”
王安石的一首诗中曾这样写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是啊,很多事情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要想把事做好,不下点功夫是不行的,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陶艺村的作文篇5
这是我从小到大中的第一次接触陶艺,我是那样的兴奋又是那样的好奇。
我从桶中取出一坨棕色的(如果屎色的)陶泥,先用手指碰一碰那坨泥,呵,挺软的,胆儿大了,就整个儿拿起来,放在手上,咦?怎么还有一点点的凉呢?用鼻子闻一闻,嗯,有那么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开始捏泥了,我小心翼翼的拿着这坨泥,生怕把泥给掉了,搞了好一阵子,终于,我可以熟练的掌握捏泥的技巧了。记得有一次王老师教我们做小公鸡,老师丝毫不费力气的做了一只小巧的玲珑的,又萌又可爱的`小公鸡,我看的眼睛都红了,轮到我动手做了,我手忙脚乱的东做做,西修修,不一会儿,一只极丑无比可以称之为天下第一菜鸟的小公鸡出现在我面前,我看看老师的小公鸡,又看看自己的丑八怪,脸不径发烧起来。
最后,通过王老师的细心指引,我终于做出了一只心满意足的小公鸡,我可开心了呢,王老师也很欣慰感。
通过对陶泥的知识与动手,我已经成功的被选入我们学校非遗陶艺社的一员了呢!怎么样,我厉害吧。
陶艺,它永远在我的脑海中翻飞盘旋,怎么也忘不掉,就像一只被困在金丝鸟笼里的小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