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600作文6篇

时间:2023-04-07 作者:betray 作文精选

为了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我们需要在写作文的时候认真思考,作文是在学习中很是重要的一种实用型文体,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端午节600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端午节600作文6篇

端午节600作文篇1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产生了众多节名,而且各地也有不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等习俗,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直到现在,端午节仍是中华民族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呢!

端午节600作文篇2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据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如今的端午节也依然保留着很多美好的习俗,例如:吃粽子、挂香囊、赛龙舟……

粽子是在端午节必吃的美食。一到端午节,奶奶就会包粽子给大家吃。我喜欢吃粽子,更喜欢看奶奶包粽子。奶奶把洗净的粽叶娴熟地一折,卷成一个圆锥形状,然后满满地填上事先用酱油拌好的糯米,挑肥瘦相间的猪肉塞到糯米中间,按照螺旋的手法,将粽叶一层一层的卷起来,像一个漏斗一样,把馅料紧紧地裹在粽叶里。卷到最后的时候,奶奶用左手大拇指把粽叶尾部轻轻压住,右手用一根棉线把粽叶聚拢扎紧,一圈又一圈,直到粽叶不散开为止,最后打一个结,粽子就包好啦。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包起来。经过几次尝试,终于完成一个。虽然粽子样子不如奶奶的好看,像个三角包,但是自己亲手包的,好有成就感啊。随着粽子的新鲜出炉,满屋子飘着清香的粽味。我忍不住剥开了一个,酱香的糯米配上入口即化的肥肉,满嘴留香,真个是好吃。

端午这天,还要挂香囊。香囊一般都用彩色绸缎或棉布包上白芷、甘草、丁香等中草药粉而成,外观小巧玲珑,佩戴在胸前,香气扑鼻。每年,妈妈都送给我一个她亲手做的香囊,祝福我健康平安。

赛龙舟也是端午必不可少的风俗节目。每到端午节,人们就组织赛起了龙舟。虽然我没有亲临赛龙舟现场,但我和家人每年都在电视上看赛龙舟的活动。龙舟在湖面一字排开,浩浩荡荡,好似一只只准备战斗的军队。比赛时,喊声四起,鼓声雷动,选手们一个个都奋力前进,场面十分壮观。

端午节还有很多其他的习俗,从古代延续到现在,在让我们深深拜服古人智慧的同时,又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乐趣。

端午节600作文篇3

在端午节这天,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我最喜欢的当然是赛龙舟啦!

这天,在歧江河边早已人山人海了,周围都有小商铺开着,面对这热闹挤挤的江边,我很苦恼:“我这么矮,怎么看得到啊?”还好我趁别人不注意,“唰”一声钻进了第二排。比赛就快要开始了,各个运动员都磨拳又擦掌,心情激动的不得了。

“嘭”发令枪开了,每一条船都像箭一样冲了出去。在一旁加油的人像是叫破喉咙也没有关系,我见他们的青筋若隐若现,真像自己在比赛。船上的人也非常团结,动作一样,每个船员都竭尽全力地划着,他们手上的肌肉也越来越大。在船中打鼓的人也非常努力的敲打着打鼓,“嘭嘭嘭,嘭嘭嘭”鼓声越来越大,观看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的心情都随着船只而改变着。

第一只领头羊出现了,是绿队,绿队的队员的脸都变成了西红柿一样红了,不用多久已经把他们甩得远远的,一马当先的他们并没有骄傲,经过了很久,红队赶上了,他们两队各不相让,让我想到了两条龙在打架的场面。究竟鹿死谁手呢?这还不知道。观看的人的心都快要蹦出来了,这两队很难分出高低,速度忽快忽慢,变幻莫测。

激动人心的时刻要到了,红队绿队谁会夺冠呢?绿队快马加鞭,红队也不甘示弱。终于,冠军还是绿队获得。他们开心地又蹦又跳,还抱在一起了,我也为他们感到骄傲。

在这热闹的比赛中,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赛龙舟可真好玩,下一年我还要来观看。

端午节600作文篇4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粽子好吃却很难包,我给大家讲讲我学包粽子的经过吧。

米和粽叶是妈妈早已准备好的,妈妈和姨妈已经在一边包开,小表妹在一旁也嚷着要包,有模有样的拿起粽叶。

我先看妈妈包。只见好把粽叶团好,再用勺子舀一勺糯米放进粽叶的一角,让糯米平铺着,然后加进一些馅料,再用糯米把馅料包围,最后小心翼翼把叶子卷起,把糯米藏好,这样就有粽子的基本外型,再用线把包好的粽子捆好,一个好看的粽子就出来。

我选一张大小适合、没受到损害的叶子,也加入这支学包粽子的队伍。开始倒还简单,可当我要拿起线捆它时,不听话的糯米却一粒粒地往下掉,原来是叶子的一角有缝隙,糯米包得也不扎实,妈妈说再用一张叶子补包。我重新拿一张叶子把这个角补上,可当我拿起线要捆的时候,粽子似乎故意和我作对似的,怎么也拿不好,这线也中邪般一下子从我手中溜下去。我捡起线认真地捆起来,这回,发脾气的是粽子,它从我手中掉下去,第一个粽子就这样完!

算,再包一个吧。说干就干,这次我可吸取教训,当到刚才这道“鬼门关”时,我把包好的粽子放在桌子上,再两只手去绑这只粽子,终于慢慢地把线捆上去,虽然看上去这只粽一圈胖一圈廋的,可它毕竟是我亲手做的,我的心里美极,就继续干起来。

看来,做事情一定不能急于求成。

端午节600作文篇5

很久都没有回家了,故乡的那片田地虽然四季在变,留在我心中的印像却始终是一片生动的绿,偶尔被一道山梁隔断,被一座小村搅扰,依旧欣然。终于汇成河流在土地上流淌,直至流进游子的梦境。是想家了吗,还是那片原野在召唤我.....

听到街边小贩叫卖粽子,就又想到端午节,想到母亲做的粽子和茶叶蛋,街边粽子也买过几次,看起来诱人,吃起来却只是觉得不过是一包粽叶包着饭团,找不到记忆中的味道。不能怪生意人的手艺不好,他是无法在每个粽子里包进母亲的味道。小时候吃粽子,从洗米洗粽叶再到包制好放到蒸笼上,那分期盼就像蒸笼里冒出的滚烫的热气。及至吃到嘴里,那滋味再怎么能寻的回来。

就又想起母亲,想起母亲微胖的手,包粽子的时候的灵巧,记忆中母亲包的粽子可以有很多形状,并不像街边买的都是一个形状,我特别喜欢挑包的像牛角的。

又近端午了,我想母亲应该预留了好了包粽子的糯米了吧,只等粽叶再长大一些了,或还在想今年两个儿子会不会有时间回家过节。

孤身在这个城市,弟弟甚至还在离家更远的城市,我已经有了个小家,却也只是个每晚可以睡觉的地方。七十年之后便不再属于自己。所以这城市不是我的故乡。母亲在哪里故乡

...
《端午节600作文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