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侧面去开掘事物本质,这样的作文才是出色的,在写作文之前,必须将文章的结构做好细致的梳理,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难忘的冬至节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难忘的冬至节作文篇1
冬至要吃汤圆、麻糍,吃了我们就大一岁了,记忆中的冬至大致如此。这个冬至却不同于往常,班主任郭老师带领着我们深刻的感受了冬至的文化、习俗。
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南、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北方人冬至吃饺子、馄饨,南方人吃汤圆。
那天下午,我们还邀请了张开翔妈妈来课堂指导我们做汤圆。在开翔妈妈的耐心教导和同学们的虚心学习下,一个个白嫩嫩圆溜溜的汤圆出现在每个同学的手中。汤圆越做越多,最后,每一组的芝麻馅都用光了,汤圆也装了一大盘。于是家长义工们把汤圆端到楼下去加工,做成麻糍。趁汤圆加工的时间,同学们拿出自己早早准备好的温州美食,摆在桌面上。一眼望去,各种美味尽收眼底。瞧,有的带了温州鱼饼,有的带了瘦肉丸,有的带了凉皮,还有的带了鸭舌……而我带的美食更是形成了他们中的一道风景。我带的是绿豆糕,清新的嫩绿色,而且不像他们那么重口味……
“可以吃了!”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突然,教室的门被推开了,原来是家长义工们回来了。他们端着黄灿灿的麻糍分给每一个人。香喷喷的麻糍啊!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麻糍立刻就露馅了,甜甜的芝麻馅儿夹着软软的糯米皮,真是美味啊!于是我又吃了一个,谁知,这个大麻糍竟然没有馅儿!天哪!这是哪位调皮的同学做的啊!?
这个冬至节,既让我们长了知识,又让大家美餐了一顿。真是令人难忘啊!
难忘的冬至节作文篇2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没错,就是冬至。”
不知道大家对冬至知多少呢?“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至,阳气生。”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但我觉得并不冷,因为我被各种各样的活动温暖了。
今天在五柳学堂,我们进行了画九九寒意图比赛。我们一共有十二个人,分成两组,每组六人。我简单介绍一下比赛规则:分组分发一张纸,六根彩笔。在纸上画九朵梅花,然后写有九个笔画的字,越多越好。
比赛开始进行了,坐在我前面的同学展纸做画,颇有大画家的风范,他拿出棕色的画笔画上树枝、树干。再拿出橙色的画笔画上梅花的花蕊。又拿出红色的画笔画出花瓣。这样,一朵俏立寒风中的梅花就出来了。想字的同学也已经写出好几个字了。与此同时,另外一队也状态极佳,队员们个个兴致勃勃不知在讨论着什么。
比赛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两队的梅花画的差不多了,字也写的差不多了,但还有时间。“画纸怎么传到我这了。”我像只热锅上的蚂蚁,十分着急。我紧张地拿起画笔,豆大的汗珠从我脸颊流下来。我听见老师说:“画的不好也没关系。”我吊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画出了两朵梅花。
随着时间的流逝,比赛也到了尾声。最后,我们以二十三朵梅花取胜了。
这个冬至不仅有有趣的冬至习俗,还有同学们分享的节日传说增添色彩,更有老师吟诵的冬至诗句增加韵味,真是个难忘的冬至!
难忘的冬至节作文篇3
清晨,我拉开窗帘看向外面,看到了一派银装素裹的景象。我打开窗户,一股寒风吹在了我的脸颊上,看看墙上的日历,发现今天不知不觉已经到冬至了,时间真是匆匆啊!
冬至是很重要的一天,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包饺子、喝羊汤,菜做得也比平常多,我家在这一天更是充满了新气象。因为疫情,大家都不出门,我们对冬至的热情更浓了。
一大早,爸爸妈妈就为晚上的一顿大餐做准备,到了下午一点钟的.时候,叮叮当当,打鸡蛋的声音,切菜的声音,炒菜的声音,各种响声构成了一种交响乐,感染着我想做点什么。很快我接收了任务,搅鸡蛋。
我觉得很简单,接过筷子,就搅起来。一开始我不太敢搅,生怕把蛋汁搅出去,因此手腕转动的幅度很小,过了一会儿,我越搅越有经验,速度也越来越快,手腕搅动的幅度更是越来越大,都快成一个圈儿了,筷子在碗中飞快地奔跑着,都快看不清筷子了,在我的眼中只有泡沫。我的手机械地动着,变得没有了耐心,但是我也不好意思让正忙着的爸爸妈妈帮我搅。终于这件事我做完了,放下了筷子,最后的一点毅力也消失了。看来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餐,需要很多程序和努力呀!
吃饭的时候,虽然感觉自己的手有一点酸,但我的心里还是很开心的,不管多少,我也是为这晚餐尽了一点力。
边城的灯火点亮了夜色,我趴在窗前,看着外面的景致。今年的冬至看起来没有往常热闹,但却让我记忆深刻。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希望每一份坚持都有了回报。
难忘的冬至节作文篇4
晚上一下班急急忙忙往家赶,为的是和婆婆一起包饺子,迎接亲戚们的到来。
回到家,婆婆已经把饺子馅拌好,面已和好,只剩下包饺子了,七八个人的饺子馅,婆婆一个人在家忙碌一天,让我的心里过意不去。我们回家只剩下包饺子,真是太辛苦这位年近70岁的老人了。不过让她歇一会儿,她连声说不累,婆婆说越是人多她越有劲,父母对孩子只知道奉献,从没要求过什么,这就是父母的伟大之处。
说话间哥嫂、兄弟、弟媳都来了,一家人热热闹闹围坐在一起开始包饺子。刚进家门的儿子也被我们的笑声吸引,强烈要求加入到我们的队伍里,瞧,围裙一穿还挺像回事儿。开始包饺子了,还不忘叮嘱我给他拍张照片,大伯说他包饺子还照相,是不是为了做秀呀?儿子说,是为了写日记才照的。这个回答立刻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包饺子还想着写日记,时刻注意搜集日记素材,值得表扬。怎么样,儿子包的饺子看样子还算合格,可以打90吧。
人多力量大,饺子很快包好,这边下饺子,那边盛饺子,忙得不亦乐乎,胃口也大开了。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味道还不错,甜咸正好。那就开吃吧!一边吃饺子,一边吃着我拌的凉菜,清凉爽口,吃着真过瘾。
吃完了饺子,大嫂忽然提议想听听儿子弹钢琴。自从钢琴买回来,儿子还没为大家正式弹过呢!到元月份他就要参加钢琴的考级了,正好趁此机会让大家来检阅一下儿子的演奏水平,在大家的鼓励下,儿子先进行热身,弹了一首短的练习曲,指法算得上熟练。接下来儿子弹的是考级曲目康定情歌,谱子已经能正确无误的背诵,指法也很娴熟,看得出大家都被吸引了,一曲弹完,掌声响起,听到大伯说要拜他为师儿子更加备受鼓舞,又弹了三四首曲子,可以看得出儿子这段时间因为要考级,弹琴时一定下了很大功夫。最后,儿子给大家弹的曲子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童年的回忆》,这首曲子大家都熟悉,也喜欢听,不过因为这是儿子自己个人喜欢摸索弹下来的,有些地方显得有点生疏,所以大家给儿子提出了一个要求,过年时一定熟练地给大家演奏,这是给儿子定下了一个目标,相信儿子是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难忘的冬至节作文篇5
“冬至”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提起过“冬至”,我就会想起“穷过渡”那阵子,因为这天可以改善伙食“打馋虫”——吃水饺了。那时猪羊肉是奢侈品、稀罕物,连想都不敢想。但祖母心灵手巧,会包地瓜面皮的两种素馅水饺,白菜芝麻盐和萝卜豆腐的随意挑着吃。那时肚子里没有半点油水,每人最少能“呛”吃两大盘。我二弟个头大,能装三大盘,非撑个肚儿圆不可。
直到我初小毕业,才知道,乡村农户普遍都有当做吉日盛节的习俗。民间俗称冬至三刻阳气上升,有冬至阳生寿即归之说。章丘绣惠、宁埠乡镇一带村落,百姓便将摊煎饼、熬黏粥烧灶的秫秸灰,冷却后装入竹筒内,盛满后表面糊上一层白纸封严,隔夜查看白纸会自动撑破,以此法证明阳气升腾。
根据《汉书》中记述:“冬至阳气起而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