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写好一份出色的作文,小伙伴们一定都绞尽脑汁了,大家在读书期间绝对都阅读过不少作文,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游乐山作文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游乐山作文篇1
劳动节的前一天,妈妈说要带我去参观世界上最大的佛像,那就是乐山大佛。第二天,我怀着好奇心踏上了旅程。乐山大佛有多大?
早上,我爸开车,我妈,我姐和我坐在车里,面对着日出,穿越繁华的城市,来到成亚高速。郊区的空气格外清新,道路两旁的乡村、村落、野花、树林都被我们的笑语和笑声扫过,汽车载着我们去乐山大佛。
“我们到了,我们到了!”我妈欢呼,我激动得哭了。一下车就到了乐山码头,坐船看卧佛和河上的大佛。这是我第一次上船!我当时很激动,也很害怕,但毕竟激动战胜了恐惧。我小心翼翼地来到了船的顶端。原来船上有很多游客。这时,船开走了,河水溅起水花,汽笛向着佛祖吹来。这时爸爸拿出相机,对着美丽的山水拍了一下。导游也开始介绍乐山大佛,它最初是在唐玄宗开元初年出土的。当时闽江、大渡河、青衣江汇聚于此,佛像高71米。水在凌云山脚下直流,势不可挡。汛期水更猛,过往船只经常撞墙。这时,神秘的佛陀出现在我眼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尊佛和凌云山一样高。多宏伟啊!我抬头盯着佛祖,心里很激动。这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随着游轮渐渐远去,一尊巨大的睡佛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出现了。栩栩如生的佛头、佛身、佛脚由吴优山、灵云山、东延山形成,气势恢宏,栩栩如生,堪称一绝的自然奇观。船靠岸后,我们决定靠近乐山大佛。
当我们来到山脚时,我们沿着青石台阶参观了一些景点,但我最想看的是大佛。随着人流,我们终于来到了大佛脚下。这时的我更年轻了,像只小蚂蚁。我爬啊爬。在父母的帮助下,我终于站在了佛祖的小脚趾头上。父亲一直给我拍照,生怕错过最难忘的时刻。神秘的佛陀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整个佛面朝河坐着,两只手放在膝盖上,细长的眼睛,严肃的表情。他旁边有许多小佛像。四周青山绿水,佛祖更加壮观。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乐山大佛。
天黑了,我的心情此刻已经平静下来。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古代劳动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那么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什么呢?
游乐山作文篇2
薄纱似的晨雾,刚从乐山身边散去。远处,紫黛色的天宇露出了一大片红色——太阳要升起来啦!
轮船行驶在江面上,天空越来越亮,太阳也不知何时升起的,当我们来到大佛面前,大佛已沐浴着阳光迎接我们啦!
佛,高大、雄伟!在他面前,我渺小得像只蚂蚁。佛的头发似麻花儿一般,高高地拢起,盘在头顶上,看上去十分别致。双目虚微着,但却炯炯有神,慈爱可亲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据说所有“拜见”大佛的人,都会得到他的保佑。
鼻子呢,高高地挺着,圆圆的脸丰满、生动,显得那样端庄!那样和蔼!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大大的耳垂了吧!大人们都说,耳垂越大,福气也会越大,想必,这佛的福气一定特大!说真的,如果不是在船上,我会一口气跑到大佛脚上,去跳一跳,爬到大佛手指甲盖上,去坐一坐,甚至站在大佛的肩上,踮起脚摸一摸那福气满满的耳垂……
婆婆走了过来,扶着我的肩,轻轻地说:“瑶瑶,你想知道大佛的传说么?”“什么!大佛也有传说?”我愣愣地看着大佛,听着婆婆的讲述:五十多年前,在那个闹饥荒的年代里,饿死的人一个接一个,大佛为此竟流下了晶莹的泪水。灾难过后,大佛的头顶上又出现了神圣的佛光……多么善良的大佛啊!
我满怀敬意,再次凝视着沉浸在日光下的大佛……
船绕了个弯儿,画了一条优美的曲线,往回开了。我心里满满的都是不舍:再见了,壮观而又神圣的乐山大佛!
游乐山作文篇3
早就听说过乐山大佛是世界之最,是中国风景名胜一大亮点。这次,我终于可以大饱眼福了,尽情地享受这个世界奇迹。
景色处处美丽,看也看不尽,说也说不完。一进门,我们就对路边的石像起了兴趣,活灵活现,仿佛是真的一样。远处,隐隐约约地看到一座圆形的庞然大物,过去一看,哎呀,这么大的佛头,可以清楚地看到五官,真是不敢想象!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崖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为减缓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海通死后,他的弟子接手修筑,直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要想看到大佛全景,就得到大佛脚下,要通过九曲栈道由上往下。九曲栈道是同乐山大佛一起修建的,盘旋九曲,狭窄险峻,共217级石阶,沿崖迁回而下,最宽的地方是1.45米,最窄的地方仅有0.6米,崖壁上留下了很多风化严重石刻佛龛。游客非常多,没多长的一段路,从排队开始,然后由上到下,花了我们一个多小时,直到大佛脚下,顿时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大佛体态匀称,雍容大度,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气势磅礴。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通高71米,肩宽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的宽度是8.5米,头上的发髻有l021个,真是壮观。
站在大佛脚下,长久注视着,那是对古人鬼斧神工、大智大勇的敬佩,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肃敬,那个时代有这样惊人的杰作,真是了不起的奇迹,实在是不可思仪!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神圣的艺术精品啊!
游乐山作文篇4
乐山,一个令每个游览者惊叹的地方。并不是因为它的和平宁静,而是在这里有一尊堪称奇迹的大佛——乐山大佛。今年暑假,我慕名而来,想要看看这尊名扬四海,雄伟壮丽的大佛。
拂晓,我们匆匆吃过早餐,便急切的登上旅游车,从成都出发前往乐山。
刚进入大门,乐山大佛景区就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特色。汹涌澎湃的岷江与大渡河、青衣江汇集于此,从乐山城边奔腾而过。湍急的江水好似一群难以驯服的野马,愤怒地冲向岸边的岩石,在上面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后,调转龙头,卷入这浩浩荡荡的江水中去。千百年来,不知多少人被喜怒无常的岷江吞噬。于是人们修筑大佛,祈求平安。
拾级踏上布满青苔的石板路,看着路边石壁间或而现的石雕,给人带来了历史的浑厚与沧桑,我的思绪已穿越时空,回到了一千多年前唐代的嘉州大地(乐山古名为嘉州)。那时,岷江水更加汹涌,没有人敢靠江而居。每当到暴雨季节,江水猛涨,河堤崩塌,给两岸居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凌云寺有一位僧人叫海通法师,他把这些灾祸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海通决定修佛消灾。但是,小小的嘉州哪里有这么多钱呢?于是,海通云游四方,历经风风雨雨,终于筹集到修建巨佛的善资,历经八十一年,三代人的坚守,终于在凌云山上,岷江岸边建成了通高七十一米的弥勒佛巨像。
从此乐山大佛安详地坐在江边,抚慰苍生,保佑人间不再受洪水的侵扰。
时间一步步推移,我已来到凌云山顶,乐山大佛已就在眼前,我的思绪又被拉回了现实。啊,好大的一尊巨佛呀!就连站在山顶往下望,也瞧不见大佛的脚趾头。他慈眉善目地坐在江边,数千年的风吹雨打也不能使他庞大的身躯有丝毫动摇;原本漂亮的袈裟虽然已布满青苔,但也不能阻止他镇守岷江的决心。这就是乐山大佛,一位慈祥的守卫者,庄严地履行着自己地职责。
我们沿着古老的凌云栈道拾级而下,右边的岩石上布满了被大自然侵蚀的石刻,它们模糊不清的轮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