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积累对于写作文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只有用心写出的作文才会更加打动人心,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不简单,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全国卷一作文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全国卷一作文篇1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有人说,现在不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早已是“主人”了,当然不需要“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对于这种贪图安逸的思想,古人早就给予过世人警告,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欧阳修的“逸豫可以亡身”……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用鲜血和汗水孕育的红色基因,在代代传承中早已融入我们的身体。
红色基因最“有为”。先辈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用鲜血和汗水凝聚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北大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内涵丰富,包括了敢为人先、勇创新路的首创精神,自力更生、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老黄牛”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红色基因,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诠释,它将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新境界,它能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滋养和激励。有了它,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因此,红色基因最“有为”。
传承了最“有为”的红色基因,是否就能成为“有为”青年呢?人们常说“乱世出英雄",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否还有机会像当年的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那样大有“可为”?时代青年更“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让我们大有“可为”。一方面,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还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想达到真正的富强、民主、文明,我们仍需要加倍努力,积极奋斗;另一方面,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密切关注,一些国家杯弓蛇影并使出了各种手段,而中国国内也有一小撮人疑似附和国外相关势力,通过违法行为表达诉求。面对如此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岂可置身事外?
在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们应该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中,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报国之志,肩负历史使命,勇担时代重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争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全国卷一作文篇2
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我有些不知所措,心里又酸又甜,原来爸爸是这样爱妈妈,我是这样被爱的。我明白了,彻底明白了。贵苹果当然好吃,如果都是好的,全都由我吃,坏的苹果出现了,妈妈就会吃。原来这才是爸爸的真正用意,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我看到了。
有些感动,又有些自责,于是决定以后有好东西,一家人一起分享,苹果一分为二,我不能永远被爱,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我也要学会去爱,爱我的爸爸、妈妈,爱所有爱我的人。就这样,这样一份静悄悄的,沉甸甸的爱在我家传递着,以前、现在、将来,绵延不已,生生不息。 那天我作了一个梦,梦到不止是我的小家中每个人手中有一个苹果,全中国,全世界每一个人手中都有一个苹果。 原来爱到了大家中传递,一个和谐社会。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微微笑。 奶奶依旧。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 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的。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你在,就心安的。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全国卷一作文篇3
“碧艾香满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长眠于大地的诗人啊,你是否也预料到现今端午的荒凉呢?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已不再是那样光耀后世,他的清高不愿与世皆浊的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湮没了,不少人开始不断追求物质的享受,生活的刺激,在灯红酒绿中浪费青春,在纸醉金迷中虚度年华,又有多少人解《离骚》之苦,又有多少人会屈原之意?端午节的背后成了是人们玩乐的假期,其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早已消弥殆尽,有的只不过是闲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在漫漫华夏几千年文化中,中国文化的传承竟也会断流,是文化的缺失吗?没错,先是端午节被韩国申遗,主权受辱;接着清明时节议纷纷,国人庸俗,难道还要让中国的文化从此消失吗?虽说早将传统节日定为国假,但对其重视程度却仅仅停留在物质之上,文化的缺失尤为重要。清明节的接踵不正是人们庸俗的体现吗?亲人在世时无暇多尽孝心,天人相隔后,花费无谓的钱财,对逝者价值何在?掩藏背后的不正是拜金主义、攀比之风吗?更让人心痛的是,造别墅,造名车后又掀起了纸糊苹果成祭品的潮流,这些都折射出了社会的病态,难道不正与屈原正直的精神背道而驰,难道还想再上演一次悲剧吗?
文化的传承早已刻不容缓,对文化的关心与重视不能只是在表面上,要有意地去创新,去培育。当然,创新是以文化内涵为基础,像纸糊苹果成祭品,这种行为万万不可取,这种所谓的创新更要严厉地打击。其实韩国能够成功申报江陵端午节成联合国无形文化遗产,其背后也对它进行了很多的创造性发挥,将它所包含的精神不断地拓展,为国人所吸收接纳,相比之下的我们难道不该惭愧吗?自己明明不去好好地珍惜爱护自己的文化,当他人成功申遗时再去争执,一切又有何意义,难道不觉得羞愧吗?难道我们不该好好地反思自己的文化缺失吗?难道还要让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都被他国抢去吗?不!对自己的文化我们要去继承,但同样我们也要创新,将现代文化中的多元融入其中,把文化中的意义传承下去,这才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文化。
我相信,不,我坚信,中国的文化在不断地传承与创新中,定会在历史的苍穹中绽放光辉,睡在水中的屈原也会会心一笑吧!
全国卷一作文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