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个人内心感受的作文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赞扬,现在写作文已经成为一件常见的事情,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粽子的作文500字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粽子的作文500字篇1
潮汕端午节习俗是潮汕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又可以为潮汕民俗文化的顺利传承提供一种有效途径和模式。
潮汕端午节习俗实质上是一个高度浓缩的具有特色潮汕文化的有效载体,它体现了潮人的精神、心态、民俗等的潮汕文化的各个层面。受到潮汕先民的精心呵护和拱卫,同时,它又肩负起凝聚智慧,引领文化承继的历史使命。潮汕文化中强调家庭亲情,对先贤的怀念与崇拜,对一切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营造的普天同庆以及竞争、激情、欢乐的气氛,在端午节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得潮人的这些情感既合情合理又淋漓尽致地表达和宣泄。
虽然端午节的由来及传说很多,但潮人普遍接受的是“纪念屈原说”,因此,纪念屈原成了端午节一切活动的恒定。每逢端午节,人们就会自然而然想起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行吟汩罗江畔的情景。这是一种道德尤其是爱国主义的资源。通过某些活动来缅怀先贤,是一种再好不过的道德和爱国主义途径,从而达到传承先人的优良道德品质。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包括端午节在内的潮汕民间节庆习俗的文化资源优势,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
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潮汕端午节习俗,充分体现了多彩的潮汕风俗习惯,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并有独特的时代意义——有营造喜庆、激情、欢乐的.气氛及有娱乐性的社会功能;体现潮人驱邪、祷求平安的心理,也能起到凝聚族群民心、传承传统文化与道德继承的重要作用;推进潮汕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把恢复、弘扬、发展包括端午节在内的潮汕传统年节习俗作为一个汕头文化事件来大张旗鼓地规划、推行,以推进汕头文化大市建设。
关于粽子的作文500字篇2
端午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那么,端午节为何要吃粽子呢?专家日前对此进行了解释。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魏晋时期,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节日和民间四季出现于市场的美味食品。长安有专门制作粽子的店,而且技艺也相当高。当时粽子馅已有多种果仁,其味道比只有黍米好多了。到了宋代,就有"艾香粽子",是用艾叶浸米裹的。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指的就是"艾香粽子"。
明弘治年间,就用芦叶裹粽子,粽馅也多了,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枣子、胡桃等等。到了清乾隆年间,林兰痴《邗江三首吟》中有"火腿粽子"一条,这种粽子流传至今。现代粽子以浙江嘉兴最负盛名。如今,粽子与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饼一起,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节令食品。
民俗专家介绍,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不但盛行不废,而且流传到日本和越南等国。
关于粽子的作文500字篇3
有一年的端午节令我印象深刻,约在我六、七岁的那一年。
这一年,我们打算自己包粽子。于是,妈妈在京东买了材料粽子叶和糯米。材料刚送到,我就让姥姥快泡糯米、粽叶和枣,明天好包。
第二天,端午节到了,上午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我兴奋地拿起一片粽叶,可迟迟没有动手,同时皱起了眉头,因为我不会包啊!我决定先看妈妈包几个,刚开始她包的还行,往后越来越好。我像妈妈那样包了起来,可刚倒入糯米,这些米就从底下漏了出来,不像粽子,倒像个漏斗。姥爷见米撒到桌子上了,赶忙把桌子上的米拿到洗碗池洗了洗,又放回碗中。姥爷拿走我手中的粽叶,让我看他是怎么包的。姥爷做得太快了,我只学会了我原本就知道的一步舀米。
我不得不找妈妈,可她给了我两片粽叶,我奇怪地问:“妈妈,你怎么给我两片粽叶?”说着,她也拿起两片粽叶,然后回答:“你小,一片叶子包不好会漏。”妈妈先把粽叶的一端做漏斗形,舀一些糯米。我也做成漏斗形,刚要舀米,妈妈说了声:“停!苗苗你要是把米舀进去,它们不得从漏斗里漏出来?”我知道了妈妈的意思,把勺子放下,将粽叶做成没洞的漏斗,然后继续舀米。我刚舀了一半,“停,”一个声音响起,是妈妈,她往里面放了一个枣后接着说,“好了,可以了。”米舀完后,我先看妈妈怎么包,然后学着她包。我像她那样,先把粽叶向自己的方向折,然后再向下折,包完啦!我刚拿起线,又放下,问妈妈:“我可以用红线包吗?这样好认。”
我绑完后,又做了一个粽子,全家人都说我聪明,一学就会。这次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以后再也不会为包粽子犯愁啦!
关于粽子的作文500字篇4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今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姥姥学包粽子。姥姥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姥姥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将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姥姥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姥姥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姥姥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将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将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姥姥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将粽叶包紧些。你看……”姥姥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姥姥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将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将锅里上下粽子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关于粽子的作文500字篇5
这一天是难忘的一天。“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我们的教室里回荡着一阵爽朗而持久的笑声,教室里回荡着粽子的清香。我们做了粽子。
这一天,我们都按照老师的安排带了我们需要带的东西:米饭、芦苇叶、填料、勺子、绳子、罐子.
我也不例外。我拿起芦苇叶,用一个小扣子,粽子的“馅心”出来了。我想,“嘿!这份小工作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之后,馅料开始放进去。我拿出一把勺子舀起米饭,放入馅心。然而,正当我为自己感到自豪的时候,由于疏忽,所有的大米都跑了。啊!我们必须重新开始!
这一次,我完全按照我说的做了。我克服了许多“障碍”,来到最后阶段——来系绳子。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扎线是最困难的。它强调方法和技巧。起初,我还弄乱了我的手和脚。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虑。我尽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我开始测试并找出技能。经过多次试验,我终于明白了,必须把线扎得紧紧的,还要把一些嘴扎得紧紧的,以确保粽子煮熟后不会变成芦苇叶粥。
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