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向上,认真写好作文,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秋节的习俗作文600字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600字篇1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
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600字篇2
每逢到了那天,奶奶就买来鸡鸭鱼肉用来祭灶,往上面贴圆形的红纸,往佛台前烧纸钱。佛台前摆着一对蜡烛,插着香,一团火在铁盆里燃烧着,奶奶则在一旁不断添纸,直到化为灰烬。屋里烟雾弥漫,可我们还得向佛祖磕头。
到了晚上,饥肠辘辘的我们迫不及待想吃月饼,由于爸妈今天休息,所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月饼会有种兴奋洋溢的感觉。奶奶切开了一个大月饼,首先她把两份月饼摆在了灶台上,然后拜了拜,终于开始吃了……当我们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就要出去放纸灯了。
在中秋节放纸灯,是姐姐想的点子。这个程序,是一件十分烂漫的事情。奶奶拿出了几张五颜六色的大彩纸,她将厚厚的纸放在手中搓来搓去,让纸变得柔软起来,这样可以折起来方便些。我们在一旁马上拿出了蜡烛,点上了火,蜡烛便燃烧起来。心灵手巧的奶奶三下五除二就把纸折成了一只较大的船。我们接过纸船,往它的下面和侧面均匀地滴上了蜡烛油,然后将另外小巧玲珑的小杯子状的蜡烛放在了纸船的中间。一家人就到河边放起了纸船,火光照亮了纸船,在水中渐渐漂去,我们都闭上了眼睛,默默许愿……
之后我们聚在阳台上,望着夜空中的圆月,吃着月饼,说有关于中秋的美丽传说,猜有关嫦娥的歇后语……就这样,我渐渐地睡着了。
每一次的中秋节,都因为这些习俗而特别有意义!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600字篇3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但客家人始终继承传统饮食文化又在发展民间饮食文化,而中原遗风始终不变。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600字篇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自古以来,中秋佳节都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而我的中秋,总是在老家过的。那里有亲人,有朋友,在那里,也有我爱的孔明灯。
放孔明灯是我们在中秋最爱做的事了。天一黑,我们就飞奔到姐姐家的院子里,央着要放。
孔明灯上大多是有花纹和图案的,印在红纱纸上。那纱纸薄薄的,看起来有些弱不禁风。我在上面写字时,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怕在孔明灯上戳出个洞来,今年的祝福就放不出去了。
小时候没什么大抱负,只希望家庭美满团圆就好。因此我写在灯上的话,也大多是对家庭的祝福。我们几个孩子用小小的手,写下了一句句尚显稚嫩的祝福。
这之后,就该搭骨架了。有几个小伙伴站在四个角将孔明灯撑开,个子高的拿着顶端,而我弯着腰在下面将铁丝穿好,再小心翼翼地将蜡块扣在铁丝上。蜡块很坚硬,我只得用铁丝一点一点地磨,像钻木取火般。刚开始我还不觉得很累,但很快,我的额头便沁满了汗珠,腰也酸痛起来。我本想直起腰来活动一下,又担心前功尽弃,于是只好咬牙继续把蜡块穿好。
点火的那一刻,是我们最期待的。但小孩子是不允许玩火的,每次都是姐姐将蜡块放在火柴上慢慢烧,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仿佛过了许久,火苗一下子就向上蹿起来了,将整个孔明灯都照得通红。
我们欢呼着,孔明灯柔和的光晕映照着我们的笑脸,也晕染着整个院子。灯上的一个个图案也好像被泼了漆、上了色,带着一种轻灵、自然的美,仿佛如鲜活了一般,要乘风而去。
我们轻轻托着灯,试着向上抛,没几次,那孔明灯便如同一只红蝴蝶,在夜空这座大舞台上翩翩起舞,一点一点飞远。放眼望去,竟有无数的孔明灯,如同点点繁星在清朗的夜空中闪烁着,忽明忽暗。灯多,星也多,都带着人们的愿望和对家人的祝福,随风飘荡,奔向宇宙那片广阔的天地。
静静地望着那盏属于我们的孔明灯在夜空中飞远,我的心弦微颤,心里满是甜蜜浪漫。无论孔明灯上的愿望能否实现,但当下,在这个其乐融融、充满欢声笑语的夜晚,我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因为有家,有亲人……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600字篇5
中秋那天晚上,月亮是那样的圆。人们总是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十六的圆。星星也是那样的多,那无数的星星围绕着圆月。有些星星喜欢独处,但是当它们看见那圆圆的月亮时,也想往那边靠拢,似乎所有的星星都是月亮的孩子,在这一天,它们从不同的方向赶来与月亮团圆。
许多人由于工作忙无法与家人团圆。当他们站在窗前凝望月亮时,可能会想起李白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思乡、思亲,对月亮总有说不完的话,那是因为月亮里同样塞满了对亲人的思念,怪不得月亮是那样的圆。月饼也象征着团圆。每当人们吃月饼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