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情感的作文是打动作者的依据,大家在写作文之前,一定要对题目进行分析,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写节日风俗的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节日风俗的作文篇1
一年之中,又一次临近团圆的节日了,身在异乡,偶尔怀念一下儿时的中秋。
因为成长环境的关系,每当跟别人说自己还没在家乡度过中秋节,总被人鄙视,没法子,我小时候也只有过年跟暑假才能家一趟,就凭那少年心智,怎懂得团圆归乡可贵之处呢?
不关心中秋,不代表当年我不懂这个节日,每当看到一盒盒的月饼,一箱箱的水果把冰箱塞满,我就知道中秋临近了。在楼下玩耍,伙伴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灯笼炫耀,那就是孩子眼中的中秋。
记得有一年,不知是哪个企业中秋节当天搞了抽大奖活动,在那个年代企业的营销活动还不似今天这么泛滥,很多国企员工都分到了这个抽奖邀请券。凭这简单宣传,就吸引了无数家庭参加,那天我们还专门打车去现场,看到广场之下长长的抽奖队伍,以家庭为单位,人们前后左右聊着各种话题,好不热闹!
当时很多家长,都是把抽奖机会给小孩子,一方面是让孩子体验刺激快乐的感觉,还有就是相信小孩手气比大人好吧。这等于是大人陪着小孩排队玩抽奖了。轮到这边的时候,就我一手伸到箱里捞出纸条,记得我们中了一大包的食品加花生油之类,虽说没拿大奖,但我们都会到了简单的快乐。
还有一个细节我记住了,当时很多家长都相信真有大奖,只不过写了大奖的纸条被粘在了纸箱内四壁上,让人难以捞着。当叔婆把这想法说出来时,立马得到了周围很多人的认同。
若这番说辞放到现在,只能得到天真二字的评价。知道大奖不易拿,但现在我们肯定不信人家真在里边放了大奖。要问为啥,只怪现代公司不厚道,各种看似诱人实则欺人的促销不知玩了多少,被文字游戏、暗箱操作等等手段再三玩弄,我们思想也随之蜕化,我们不再相信简单的东西了。
当年,不管大人还是孩子,我们都这么纯真过!
写节日风俗的作文篇2
不怕你笑话,每逢过年,我常常是足不出户,即使出了门,偶尔碰上个小伙伴,我也会立刻脚踩西瓜皮——溜之大吉。
因为我家比较贫困,每年我能得到的压岁钱实在很少,而且这些压岁钱在我的口袋里呆的时间也不会很长。新年过后,一般还得交给妈妈保管,用来交学费,应付日常开支。所以,说实在话,春节前后,我最怕小伙伴们追问我得到了多少压岁钱。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总会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恨不得凿个地洞,跳进去、躲起来。
有时,我甚至会怪自己命运不好,怪自己为什么要出生在这样贫困的家庭里。
写节日风俗的作文篇3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说到端午节,我们就会想起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
据历史记载,屈原本为楚国重臣,但因他人陷害,被楚王流放。期间,秦楚两国交战,屈原回来后,楚王又不听他的劝阻,执意赴会议和,最终死在了秦国。屈原不愿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投江自尽,以身殉国。后来,人们将这天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赛龙舟,食粽子,以祭屈原。
每到端午,江边可就热闹了,一群人围在江边,伸长了脖子,看着江上的人赛龙舟,边看边大声呼喊。只见江上一条条龙舟驶过,舟上的人们卖力地划桨,船头敲鼓的人狠狠地击鼓,激昂的鼓声振奋着正在划船的人们,动作整齐划一,节奏欢快铿锵,而岸边的观赛者呢,呐喊助威声连着鼓声热闹了两岸。
端午节不仅有热烈的龙舟赛,还有画额、吃粽子等习俗。画额,就是用雄黄酒在额头上画王字,希望能借猛虎以镇邪。粽子,那是每年端午节的必备食物。五月初五,这天吃饭时,谁家不是粽香四溢呢?粽子种类繁多,口感丰富,做法简单,最基本的做法是把洗净的糯米和蜜枣放在卷好的粽叶里,绑上细绳,放入锅中煮2—3个小时,香喷喷的粽子就做好了。煮粽子时,看着棕叶从青绿色变成了灰褐色,我不禁问道:“这粽子怎么煮着煮着就黑了?”听完这句话,全家人都哈哈大笑。粽子煮煮熟后,一掀开锅盖,热气就扑面而来,空气中全是粽子的香味。我赶忙抓起一个,剥开粽叶,糯米和蜜枣融在了一起,在粽叶的包裹下形成了一个类似于三角形的样子,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轻咬一口,糯米的软糯和蜜枣的甜味,足以让人大口大口地咬下去。
端午的习俗还有很多,但粽子的清香和龙舟的热闹,是最让人回味无穷的。
写节日风俗的作文篇4
在我心里,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就是喜庆而又快乐的春节,当然,我心里的春节也是最美好的节日。
记得今年除夕晚上,我和奶奶搓汤圆,还和爸爸在一起放烟花,这两件有趣的事情,让我记忆犹新。记得那天上午,我看见奶奶在和面,她说:“我马上要搓汤圆了,你要不要也来参加!”我兴奋地答应了。面和好了,真软还冒着热气呢!我先洗干净双手,然后,学奶奶的样子,随意捏了一块小面团搓了起来。我搓的好难看,都变成扁的了!再看看奶奶搓的汤圆,又圆又光滑,不像我搓的汤圆,身上“伤痕累累”的,好可怜哪!在奶奶的帮助下,我掌握了搓汤圆的技巧,越搓越快,质量也越搓越好。我大约搓到二十几个吧,突然想到了两个问题,就问奶奶:“为什么汤圆没有馅?为什么不吃买的汤圆?”奶奶笑着说:“因为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过得实实在在,还有,自己搓汤圆,搓进了爷爷奶奶对你的祝愿,你搓汤圆,搓进了一年的收获,也搓进了新年的希望!”
啊,说得多好呀!搓完汤圆,奶奶就上香敬神灵了,祈祷在新的一年里,可以得到神灵的保佑。终于到吃年夜饭的时间了。我狼吞虎咽地吃完美味佳肴,就和爸爸出去放烟花。我们首先放了一个“跳跳虎”,点了引线后,只见它好像一条有光亮边环的蛇,扭来扭去,还跳了起来。后来,我们还放了许多“飞天虎”、“流星雨”,它们飞到空中,真像晶莹剔透的星星哪!
放完烟火,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津津有味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大年初一的早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一起鸣炮,还一起点香敬神灵和祖先,然后吃汤圆……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去外婆家。我祝外婆身体健康、笑口常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外婆也祝我身体健康、学习进步、永远快乐!
美好的春节真令人难忘。
写节日风俗的作文篇5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例如唐诗宋词,敦煌丝路,戏曲汉服,文房四宝等,每个人所接触的各不相同,唯一中国人民每年都接触的便是那中国的传统节日之文化。
灯火照亮夜空,鲜花点亮城市,欢笑声响彻大街小巷,这是节日里的习俗,也是习俗中的文化。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的生气,给寒冷的冬天添加了许许多多的暖意。至元旦之日起,人们便为新的一年蓄势。
冬的脚步要渐渐远去,春的影子将覆盖的大地。在这期间,中国人过起了春节。春联、爆竹渲染着节日的氛围,那一张张春联不仅体现中国文化之奥妙,还把中国传统书法展现得淋漓尽致。年夜饭中升腾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
在春雨淅沥里,带着香火和贡品,慈孝的人在扫墓的路上。于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是人们口中的传唱,那句经典的古诗文化把人们清明生活极致体现。
端午之时,空气里弥漫着粽子的香气,河道边又会响起雷鸣,那是锣鼓声,是人们在举行传统的赛龙舟大赛,人们用力划着船桨。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奋力拼搏,勇往直前,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屈原,我们总会想起那句,“史家之觉唱,无韵之离骚”,连鲁迅也称屈原的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屈原经典之作也被载入各类版本的语文教材,让祖国的花朵领略屈原之文化。
七夕之夜,怀念佳人,许多人与牛郎、织女共度良宵,深深体会“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隽永,于是生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挚感情。
“待到重阳节,还采就菊花”思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