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之前,认真审题是非常重要的步骤,积极向上的内容是一篇优秀的作文必须要具备的,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秋月饼作文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秋月饼作文篇1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不,月饼就是我最喜爱的美食之一。
关于月饼还有这样一段故事,话说元末统治者残暴迂腐,朱元璋听从刘伯温的建议,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加到饼子中。于是起义大军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攻下了元都。获胜后朱元璋把饼子当做糕点赏赐给文武群臣,便留下了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不仅有一段神奇传说,而且以香,甜,酥闻名于世哩!月饼的外形大多都是金黄的圆形,象征着一家团团圆圆。掰开月饼,那股浓郁的香味便沁入你的心田,令你垂涎三尺。月饼的种类繁多,有高亮山楂味的,有五仁红糖味的,还有牛奶绿茶味的………当你望着香味可口的月饼,真愁一口吞不下,月饼又酥又甜,油而不腻,入口即化,口齿留香。
中秋前一天,我去当奶奶的小工,学习制作中秋月饼。先把手窝成半圆,把饼子放入手中揉圆形,再用面板把面压扁,放在手中擀成碗形,放进馅料,手不停转动,然后放到专用的模具中,放入烤箱烤40分钟,月饼便出炉了。
看着中秋晚会,望着中秋之月,品着中秋月饼,我不禁想到张九龄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迷人景象,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思乡之情,想到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是呀,小小的月饼中,不仅包着的是馅料,还包着的是家庭的团圆,包着的是亲人的祝福,包着的是海外侨胞对故乡的思念!
中秋月饼作文篇2
八月十五的晚上,又大又圆的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挂在空中,银子似的月光照进客厅,显得那么美丽,那么温馨。
我激动得说:“中秋节吃月饼啦”,妈妈听了笑着说:“慢,妈妈要考考你”。“小菜一碟,妈妈,你出题吧!”妈妈笑着说:“你能把一个大月饼用四刀切成九块吗?”“妈妈,让我试试!”我边说边跑进了小房间。
我麻利地拿出一张白纸、圆规和三角板,还有一枝铅笔。我在纸上先用圆规画了一个大大的圆,然后横画了三道,竖画了一道,形成了一个“丰”字形,我想:“这可真简单,一下子就形成了九块。”我数了数,可只有八块。我是一个永不服输的人,于是我又画了一个圆,在上面横画一道,竖画一道,斜着画两道,形成了“米”字形,我想:“这下应该行了吧?”可我数了数还是八块。我皱了皱眉头,说:“我一定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我又横画两道,竖画两道,数了数,大叫一声:“耶!是九块!”
我高兴地跑了出来,说:“妈妈,我知道了!切成‘井‘字就可以了!”“你真了不起!来,大家吃月饼吧!”于是我按照‘井‘字形切完了。妈妈又说:“用除法分给大家吧!”我想:“三个人,九块月饼,九除以三等于三,一人三块。”我把月饼分为三份,一份给爸爸,一份给妈妈,一份给自己。妈妈说:“你真聪明!”
一家人吃着月饼,我心里甜滋滋的。这个中秋节晚上,真是个不眠之夜!真是个很有趣的中秋节!
中秋月饼作文篇3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像约定好的一样,比去年早了一些到来,又可以吃到月饼了!
月饼圆圆的,象征着一家人整整齐齐、团团圆圆。里面包着各种馅,有红豆沙的、凤梨的、蛋黄的、鲜肉的……我最爱吃的要数流心月饼,甜而不腻,小小的,不浪费。
每到这时,家里的亲戚和爸爸的朋友就会拎着一盒月饼,带上一点时鲜,有的是石榴,有的是螃蟹,到家里问候。爸爸妈妈也会带着我去串门,送上月饼,我就可以跟哥哥姐姐们一边吃月饼,一边写作业啦。
奶奶说,她们小时候中秋节没有东西吃,小朋友们就看着月亮,用泥巴做出一个个“小月饼”,或者躲在有钱人家的`窗外,闻着香味,咽着口水……
爸爸说,他小时候的月饼可没有现在品种丰富,就一种五仁味的,里面有各种坚果还有红色绿色的“丝丝”,可是能吃上一口,那也是无比满足的,因为,一家人常常就分享一个月饼。
泥土做的月饼怎么能吃?可是我好想吃五仁月饼啊,感觉那是人间美味。妈妈就取笑我,说我生在福中不知福。被我缠了半天,妈妈费了好大力气,在超市的角落里找到了五仁月饼,我迫不及待咬上一口,啊!好难吃啊!爸爸骗人!
她们都笑了,说我是小傻瓜,我却不知道为什么。
爸爸也咬了一口,摸着自己胖胖的肚子说,确实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
我想,小小的月饼一路陪着一代又一代人长大,现在生活变好了,再好吃的月饼也比不上缺衣少食、生活贫苦时候的一点甜啊。但是,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奶奶和爸爸他们那几代人奋斗出来的,没有她们吃过的苦,哪有我手里的流心月饼呢。
我又咬了一口五仁月饼,这大概就是忆苦思甜的味道吧。今年的中秋节有点不一样呢。
中秋月饼作文篇4
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压迫,朱元璋联合各路义军计划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为了传递消息,刘伯温想出了把写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字条夹在月饼中,以互赠月饼传递消息的办法。后来,朱元璋推翻了蒙古统治建立了明朝,还以月饼赏赐下属庆祝,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慢慢的在民间传开来。
其实“月饼”一词早在朱元璋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据说,在唐朝,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唐太宗李世民和杨贵妃边吃“胡饼”边赏月,唐太宗觉得“胡饼”一词太俗不雅,正在踌躇之时正好看到杨贵妃举头望月,唐太宗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一词便在民间逐渐传开。
相传,当年武王伐纣,太师闻仲制作了一种甜味的边薄心厚的圆饼作为行军干粮,闻仲也因为制作的这种糕点被民间奉为糕点业的祖师爷,人们为了纪念闻仲而把这种圆饼叫做“太师饼”。据史料记载,月饼的始祖应为这种“太师饼”。
在北宋,中秋节的时候,在皇家有吃一种叫做“宫饼”糕点的传统,而民间在这一天也有吃饼赏月的习俗,在民间称这种糕点为“月团”、“小饼”。另外在苏东坡的《留别廉守》中就曾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以及都城面貌﹑宫廷礼仪的《武林旧事》中也提到了“月饼”的名称。
中秋月饼作文篇5
中秋是团圆节,也是吃月饼的节日。每年的这个时候,妈妈常常带着我会老家过团圆节。
今年有幸王老师带着我们这一群小徒弟去做月饼。做月饼耶!虽然我吃过月饼,但自己亲手做月饼还是头一次呢!兴奋,不可能不兴奋。
出发了!当我看到在街上卖的月饼时,便想象起来了我们做月饼时的场景:我的月饼会不会比他的大呢?还是小呢?做的会不会比他的好吃呢……想着,想着,不由得就到了蛋糕房——简·爱遇到你。
一进门就有一股香味迎面扑来。一看,原来是新鲜出炉的面包飘来的香味。
做月饼前要把手清洗干净。张师傅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团儿黄色的面皮儿,又发了一团淡黄色的馅儿。它们的颜色很相似,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的话,准分不清楚哪个皮儿,哪个是馅儿。如果用馅儿包住皮的话,那肯定让人笑掉大牙的!哈哈哈哈!
先把皮揉一揉,揉成圆形,哈哈,多像匹诺曹的皮球呀!好玩,真是好玩。再把它拍成圆饼儿。把馅儿揉成圆,放在皮儿的上面。左手一边按馅儿,一边用右手包住馅儿。最后把它揉成大圆形。
再用模具把面团扣住,按着按钮,一边往下压,压着差不多了,就把月饼从模具里弄出来。要怎么弄呢?用上面的按钮,再抓住下面的模具。一按,一个完好无损的圆饼就出来了。
最后放进烤炉,上火230度,下火180度。烤十五分钟后,就开始刷蛋黄了,要一个月饼上刷两次。再放进烤箱里烤5分钟,月饼就出炉了,好香啊!这味道真与众不同啊!
这就是我在月饼盛会自己亲手做的月饼。香,格外的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