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不应该被我们忽视的环节,开头要用好修辞,这样的作文才能一眼吸引到别人,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高考好作文800字优质5篇,感谢您的参阅。

高考好作文800字篇1
泱泱中华,自古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懂得了凡事要谦恭礼让。再长大,我们又知道了“程门立雪”的故事,懂得了尊师重道之礼。许许多多的故事流传了这么多年,按说礼仪之道也应该深入人心,但事实上呢?
当今的社会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不那么令人舒服的画面:同学之间为了一点小事吆五喝六,互不相让;对老师嗤之以鼻,上课不听,作业拖拉;孩子在父母长辈面前一副天下我最大的骄纵样子,父母长辈反倒是一副吃力讨好相;离家时甩门就走,到家时一声不吭;……凡此种种,和我们悠悠五千年的文明礼仪相称吗?回答当然是不!
那么,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应该要多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里面有太多的故事,一个个故事有蕴含着一个个至真道理。懂得读书的人必定会懂得去吸收,而懂得吸收的人必定会去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慢慢变成了自身的一部分。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便是这样的写照。
然后,我们要把所学得的道理用到生活中去。同学相处时,互帮互助,多些设身处地的体谅,那么,不管有怎么样的不愉快或是矛盾也终会冰雪消融。虽然我们现在无需“程门立雪”,但我们要用一颗尊重、真诚的心去对待我们的老师。老师对我们毫无保留地付出,作为学生,专心听好每节课,认真做好每次作业,努力考好每一场试,便是对老师劳动的最大尊重。理解父母,感恩父母,不要老是觉得父母唠叨,生硬硬一句“你们不懂的!”便将他们拦在了我们所谓的自己的世界之外。但其实,爸爸妈妈也是从我们这个年龄过去的,他们的唠叨只是因为他们对我们的爱!
所有这些似乎都是小事,在我们的生活里其实很容易做到,但也很容易被忽视。那么,就让我们做个有心人,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身边的人待起。一声亲切的招呼,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真诚的问候……《礼记》中说“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用小我的力量造就一个大我,也就成了当下流行的“正能量”!
高考好作文800字篇2
品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题记
不知从何时开始,回老家的第一件事便是到楼下的米粉馆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虽不是什么佳肴,却也品得一番滋味,心中也记起不知几年前老爸的一番话来。
“儿子,吃米粉有三品,知道吗?”老爸拿起筷子尾部敲了敲我的头。
“不知道”我继续埋头吃着。
“一品,品肉;二品,品粉;三品,品汤。”
可年幼的我不甚懂——米粉嘛,大口吃掉不更好?
三年前,我离开家乡来到省城求学,临行的那个早晨吃的那碗米粉,才懂得什么叫“三品”。
“一品肉,品其鲜嫩多汁;二品粉,品其入口即化;三品汤,品其齿颊留香。”坐在家门前的米粉店里,看着身旁大包小包的行囊,碗里的热气渐渐铺满了镜片,我拿起竹筷一口口地吃着,纵是已吃百十遍,仍品得那一番滋味——家乡最朴实而自然的滋味。
再吃到家乡的`米粉,已是两年后中考前的最后一个假期。背着沉重的升学压力狼狈在逃回家中,第一眼看到的还是楼下那个米粉店,大大的锅上飘荡的热气。
这碗米粉,我不再似以往赶时间而囫囵吞吃,坐下来,挑着米粉,寻着记忆中老爸的话,“一品,品肉;二品,品粉;三品,品汤。”由清晨熹微的阳光渐渐铺满手掌,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分宁静。我能清楚地感受到,此时此刻的心情仿佛突然轻松了许多,不再是初三的沉重与压抑。碗上的热气渐渐散开,远山上的初日也缓缓升起。这是在省城的米粉馆里寻觅不到的滋味。
在省城,也曾在大街小巷里的米粉店品尝过,美味者有之,可每每想家,却也总是盼着再品一回家门口那碗平平无奇的米粉。四方食事纵好,终究抵不过家乡本土的这碗米粉,有时觉得我就似那个凭心流浪的小王子,不论身处何方,亦有家可归。
今日,我独自在校门口的米粉店中,算来在异乡求学已有三年多,再吃到那熟悉味道的次数却屈指可数。“一品,品肉;二品,品粉;三品,品汤。”老爸的话又回荡在脑中,看着这碗与记忆中大相径庭的米粉,汤上的热气又铺满了镜片。
我想,未来的日子还很多,很长,或许我会品尝到各式各样的美食,只不过家乡的那碗氤氲着热气和香气的米线,会成为心中永远的记忆。
品肉品粉品浓汤,品人品景品乡愁。老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想,‘品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即是此意。
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倒也品出个人间有味是清欢。
高考好作文800字篇3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夕或女儿节,这一天是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月初七之所以称为乞巧,是因为民间俗信这天牛郎织女会天河,女儿家们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希望能求得。
乞巧,她们除了乞求针织女红的技巧,同时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在闽省,广东省及东南亚一带,最时兴于七夕拜七姐。这的确是旧日女儿家的大节日。大部份的省都有庆祝七夕的七巧节,唯大都当作一般庆典庆祝。闽,广省则相当的重视,尤其是广东省,大伙儿摆七凑热闹,十分隆重。
谈到七巧节,不得不提华人民间流传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七夕,被多情儿女视为爱情的象征。他们的爱情悲剧,在每个华人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此,每到七夕的夜晚,多情人都会对着暗夜的星空祈祷爱情永恒不渝。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乞巧的仪式源自古代织女桑神的原始信仰这种信仰结合了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相会的说法,成为了我们今时今日的七夕七巧民间信仰。七夕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跟着哥嫂过活的孤儿,既聪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弃他,鳘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向年后,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狼心的嫂嫂只给他一间破划房,一头老牛。从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间破划房内。
一天,牛郎赶牛走进了一片陌生的树林,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牛郎见到九个仙女驾着祥云落在河的草地上,然后脱去五彩霓裳,跳进清澈见底的河水里,牛郎盯着一个最年轻是美丽的仙女。科看入了神,这时老牛突然说话了:“她是天上的织,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会做你的妻子。”牛郎悄悄地沿着树从,悄悄拿走了织女的五彩霓裳。天近午时,其它仙女纷纷穿起五彩霓裳,驾着祥云而去。唯独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织女留下了。这时,牛郎从树要后走出,请求织女做他的妻子织女见牛郎忠厚老实,勤劳健壮脉脉含羞的点点了头。
牛郎织女喜结良缘后,男耕女织,互敬互爱。两年后,织女生下一男一。然而天帝闻知织女下嫁人间,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带着天兵天,捉了织女,悲痛欲绝的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萝筐挑着儿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了,王母拨下金簪一划,牛郎脚下立刻出现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
肝肠寸断的织女和挑儿女的牛郎,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遥望对泣哭声感动了喜鹊,霎时无数的喜鹊飞向天河,搭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终于可以在鹊桥上相会了,王母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桥上相会一次。
高考好作文800字篇4
曾有一个作家说过这样的话:“别人给你的糖,甜过一阵就涩了,委屈时靠的肩膀,等眼泪流完后就离开了,面前朝你伸来的手,绕过这个峭壁就没空牵你了。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炒的菜最香,自己种的果最甜,自己抹掉眼泪才是成长,自己翻过山峦才算到过天空,你就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