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写作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才行哦,写作文是我们平时学习中必须掌握的技能,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篇1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古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又是农历的元月,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然而,我的家乡福州,在元宵节有着与别处不同的风俗,你且听我说说看。
清早,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熟人打个照面,就互道声元宵快乐,吉祥如意。孩童们裹着棉袄,溜出家门,手拿几盒鞭炮,噼里啪啦迎元宵。家家都在灶台前忙碌,传出的味道香飘十里。四处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好不热闹。
正午,可少不得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用芝麻和甜馅,加以白糖调之,外用糯米粉搓成球状。状如白玉,吃起来软糯香甜,回味无穷。汤圆是元宵节最具特色的美食,其意味着新的一年,阖家幸福,团团圆圆。
下午,街外忽得一阵儿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对人马浩浩荡荡朝村里走来。领头一人扛着一台琉璃花灯,后有人顶着孩儿弟、黑白无常、四大将军等的竹制扎骨神像。中夹锣鼓队奏乐。末端是人群抬轿接五显大帝出庙巡视,轿上挂着写有百子千孙的灯笼。大鼓大锣之声在村中回旋荡漾。百姓们夹道观看,伴着鞭炮、锣鼓乐声喝彩欢呼,妇女们捧着香炉在神像前接香。一时,场面盛况空前。游神是福州民间元宵节期间的一项风俗活动,把神像请进神轿里,抬出庙宇沿街巡游,接受民众们的香火膜拜。其寓意神明借神像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人们和一方水土平安。
傍晚,元宵节又迎来了一个高潮闹花灯。元宵夜灯市之壮观令人咂舌。街头巷尾,道路两旁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灯,从近看首望不到尾,从远看宛如长龙盘踞街巷。璀璨的灯光映着树影,蜿蜒而去。皓月当空,街道上行人接踵摩肩。细看,一盏宫灯上粘着条灯谜:老赵一走开,完全就变样(打一食品)。不及我细想,旁的孩童拊掌大笑:这可不简单!‘赵’繁体‘趙’,去走之底,剩‘肖’,可不变样!‘肖’谐音‘宵’,元宵!解出谜,他便得意洋洋的跑开。我也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我脱口而出:‘牛’去掉二横下的竖,改为‘口’,告!也总算猜对了一个灯谜。
元宵已至尾声,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仍得以留存。这,就是我的家乡福州,独有的元宵节。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篇2
新的一年到了,去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新的一年又将开始了。
一到腊月,每家每户都要预备年货,超市里的物品一抢而空,交费的队伍如长龙般拥挤。
办好年货,就要大扫除一遍,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要把屋里的东西打扫得一尘不染,寓意要把不好的东西扫走,企盼来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腊月三十,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门外已经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这日每个人除非万不得已,一定要回家吃团圆饭。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大桌丰富而美味的饭菜。这象征这新的一年里不愁吃不愁穿。
吃了饭,大家坐在一起边看春晚,边聊聊近年来的情况,屋里洋溢着大家的笑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咦?怎么没有烟花呢?
“砰”绚丽的烟花飞入了漆黑的天上,霎时间天被照得通亮,“花瓣”似的洒满天空。难道除夕夜的天空不是最漂亮的吗?
大年初一大家都在休息,到处都很安静。直到初三那日,大人们又忙了起来,他们要去亲戚朋友家拜年。小孩们更高兴,因为可以得到很多压岁钱。
一眨眼就到了二月底了,大人们该上班的上班,小孩该上学的上学,人们又向目标奋斗努力。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篇3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远长流,在绵延的历史中流传下来了许多节日:有细雨纷纷的清明节,有月光皎洁的中秋节……在这众多节目中,我最喜欢的是热闹非凡的春节。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大年三十是最热闹的,在这一天每家每户吃的都是饺子,在吃饺子前,每家每户都会先放一串鞭炮,因为饺子有“交子”的意思,是旧年向新一年的过渡和交替。吃完饺子接下来的事就是看春晚。每家每户都会坐在电视前,端上瓜子,摆上茶水,一起看春晚。常常人们都会熬到凌晨。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是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人们都会去走亲戚,走亲戚时要买些礼物不能空手去。到了别人家,首先要说一声“新年好”或“新年快乐”然后亲戚们就会给你压岁钱问你的考试成绩,祝你来年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到了大年初二,我们就会去大舅家吃饭,也有很多人会来:姑姑、大姑、姑父……我也难得和他们家的小朋友聚在一起玩。我们还会买来一些鞭炮放,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篇4
中国过年时的习俗有很多,而我的家乡广东的习俗,你们知道吗?
在广东,快过年的时候,大家备办各式年货,比如:买鸡、鸭、肉、鹅、鱼……选购春联、年画等。最重要的是要买柑橘、青橄榄、香梨等水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新送亲朋好友的佳果。
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去“述职”之时,这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要进行清洗,谓之“采囤”。
在我们小孩子的眼里,只有一件事最重要的,那就是我们都很想要的“压岁钱”!吃晚饭,大人们就会给我们“压岁钱”的,我们可以用来买很多好玩的好吃的,嘻嘻……
晚上,我们还会将水缸里贮满水,米缸里填满米,灯火不熄灭,以象征这“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当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习俗,听了后,你觉得怎么样呢?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篇5
每到春节,人们都会把春联和窗花贴在自己家门前,据说这样可以辟邪,又可表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在我还小的时候,一回到老家过春节,爸爸就会拿出一张红色的纸,对折了几次,裁剪一些我看不懂的玩意儿:菱形、方形、圆形,奇形怪状,应有尽有。一开始我很奇怪:为什么把那好好的纸剪成那样?直到爸爸那张红色的纸给展开,一幅幅漂亮的花朵、福字出现在我面前,我才恍然大悟:这就是窗花!
爸爸把裁剪好的春联贴在窗前,那扇小窗一眼望去就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爸爸让我也自己尝试着做一个,我按着他的建议,一步一步地剪下来,可最后一打开,却什么造型也没有,不过是一张充满破洞的红纸。看来这剪窗花,也不是谁都可以信手拈来的本事。
转眼间,爸爸又拿出两条长长的红纸。这次,我不用猜也知道——他要写对联。爸爸拿起毛笔,蘸墨、提笔,书写,一个个飘逸洒脱的行书,一气呵成,那些龙飞凤舞的字,我虽不能一一识别,但肯定都是寓意着美好。把对联放在窗前晾干,再搬出凳子放在门前,一脚踩上去,刷浆糊,贴春联。来来回回,几下子,就把写好的春联贴在了门前。
当春节时,走出家门,看到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贴着对联,贴着窗花,顿时就觉得那一条街的气氛都热闹起来。红红火火的装饰,像一条条腾飞的`龙,带着人们新年最美的祝愿,翩飞如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