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是一项不断锻炼思维的过程,让我们的大脑更加灵活,通过多写作文,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写作风格和个性,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成长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我成长作文篇1
回忆总是像一杯清茶,总会送来一阵阵清悠馥郁的茶香。今天,这茶香把我带回到第一次登台演出的时候。
我的第一次演出是在一年级的那个儿童节。那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的演出,而是我和同年级的小朋友们一起表演的歌舞节目《弟子规》。我们表演得非常好,一边唱读,一边跳舞。虽然动作简单,但赢得了台下无数的掌声。不知道为什么,虽说是第一次上台,我却一点都不害怕,反而非常开心,也许是因为年纪还太小,不懂事吧!
妈妈对我说她怀我的时候,经常放音乐听。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缘故,我从小就比别人对音乐更感兴趣。小时候,我只要听到电视里播放音乐,我就会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虽然动作不太好看,但我还是自娱自乐,陶醉其中。甚至有的时候,我还一边跳一边唱,学着电视里舞蹈演员的动作呢!在那以后,妈妈买回来许多关于歌曲的碟子。从那以后,我就拿起麦克风,照着屏幕上的歌词,津津有味地唱开了。那时候识字不多,但神奇的是,歌词里的字我却都会读。
上学以后,我的语言才能,也渐渐被挖掘出来。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朗读课文的时候,我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着,然后自己琢磨,学着老师的读法,很有感情地朗读着每一篇课文。那声情并茂的朗读确实得到了许多人的夸奖。至今,我身上仍有那位老师的“影子”。而我的音乐才能也在学校的音乐课、合唱团,后来少年宫的学习中得到了陶冶。
升上中学后,我除了继续发展我的特长。我还在这新的校园学习生活中得到了成长,并由此生出了许多的感悟。
在学习上,我们班里的同学个个都是精英,不论是主科、副科,他们的成绩可是级里的“领头羊”。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中,为了自己不掉队,每个同学都刻苦地学习。下课时,你总会看到有的同学在埋头写作业,有的同学在讨论数学题,有的同学在背书。就连平时聊天都会不小心聊到学习上。看到同学们,这么用心学习,我也不能认输啊!于是在努力学习后,我的成绩有了质的提高和质的飞跃。我明白:一时的落后并不代表永远,信心是战胜困难最好的武器。
如今,我也如小学一样受学校的重视。我仍然是学校的主持、歌星。这让我想起我第一次独自登台的情景。我第一次独自登台是在三年级,身上也多了一个名称——小主持人。或许因为长大了,心里也多添了一份恐惧和忧虑。因为害怕在全校同学面前说错话,登台前一天晚上,我用心记台词,努力练习,争取不出错。登台那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上了舞台,按照在家的练习,我按顺序说出了所有台词,还特别有感情。走下舞台,我终于松了一口气,而校长们也对我大加赞许。
后来,我上台的次数越来越多,我的恐惧也随之慢慢消失了。每一次登台,我都是自信满满,镇定自若。我在一次次的登台,一次次的表演中,逐渐成长,逐渐从一只默默无闻的丑小鸭蜕变成了一只展翅高飞的白天鹅。背后当然也付出了许多汗水。一路走来,我明白了许多:要获得鲜花和掌声,就要学会坚持,要付出,付出了才有收获,只有用汗水辛勤浇灌的果实才会又大又甜。如今,我收获的已不是一个果实,而是挂满了硕果的沉甸甸的果树。
茶香慢慢飘散了,我的思绪也被拉回了现实中。鼻尖上的味道虽已散去,心头却仍然荡漾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甘甜......
我成长作文篇2
上幼儿园时,我得了哮喘。母亲让我喝中药。不过那时总要在喝完后猛吃几大口白糖,似乎中药是世界上最苦、最难吃的东西。 记得那时,天真的我将喝中药与拉小提琴并称人生最痛苦的两件事。那时,拉小提琴就像拉“锯子”一样,又枯燥又刺耳,全无音乐之美。而且,小提琴的指法要求特别高,差一丝就完全是另一个音,于是,在我的又哭又闹强烈反对下,六岁的我最终告别了小提琴和那难喝的中药。
曲曲折折地走过了六个春秋,心境已变,对许多人和事也有了深一层的理解。因为眼疾的缘故,被母亲勒令喝中药,头几次喝时,极不情愿!太苦了!后来,我也不再埋愿,既然非喝不可,那为何不从容不迫地领略其中的滋味呢? 于是,我慢慢地端起瓷碗,轻轻地吹了几下,汤药的蒸汽柔柔地拂过我的脸颊。一丝淡淡的药香油然而生,不由得想到了《红楼梦》中晴雯生病的一段:贾宝玉在房中煎药时,说:“……我房中什么香都有,独独少了药香。现在才好,什么香都有了。
这药香比其他好上百倍……” 当初读《红楼梦》时,也没太注意过这一段。如今,细品这话,细闻这香,不觉颇有同感。初闻时,完全是中药的苦味;再闻时,它却又苦带甜了。当然,这要靠心去细细品味。 如今,吹长笛已有两年了。重拾音乐梦想,我却在苦中发现了甘甜。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静静地吹响《g大调协奏曲》,感受着人心与天籁的融合:那些清澈纯净的音符那样飘渺、轻盈、透明,仿佛来自天堂。它们落进了我的心田里,荡漾开层层的涟漪,舒缓了学习的压力和生活的烦恼。
当我再一次端起药碗时,已不是喝,而是品尝。品尝那苦中的甘甜,如同品尝佳肴一般,怀着这种心情,感觉中药已不再苦。 许多人都说成长像茶,而我却认为成长像中药。茶是越喝越淡的,而中药却是越品越甘甜的。成长就如品药,你无妨逃避也不能逃避,成长的道路即使坎坷难行,你也要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苦药中寻找出其中蕴藏的甘甜和幸福!
不管怎样苦涩,怎样艰辛,只要你用心去品味,你一定能品出其中的甘甜! 成长如药,虽苦犹甘甜。
我成长作文篇3
“什么,光的折射?什么叫折射啊……”小时的我翻着可以为自己解惑的十万个为什么,无知地发问着。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无尽疑惑,天空为什么是蓝的,人为什么会思考……种种的疑惑如灿烂的彩虹般充斥着童年时光,令人再度回想起也有些许感慨,怀念。
而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我便也与书有缘。
有一套书也令我如今印象深刻,书名依然不记得了。依稀记得书中的内容是先问一个问题,然后有a、b两个答案,正确的解答在第二面。当时总是抱着这本书猜啊猜,甚至总结出了每逢不会就选b的规律,也算影响深远吧。
?唐诗三百首》,则是因为小时候老师的要求,因此才走入了这盛大的大唐宫殿。
诗中的世界磅礴大气、美轮美奂,诗中的世界也小巧玲珑、充满童趣。“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首首关于明月的诗歌,将童年的梦带上了一丝银色的光环。
现今,许多当年背诵的诗歌还记忆犹新,当年带给人的美好享受,深深地铭记在心底。
也不只是听谁说的,认为唐诗宋词都是文学精粹,且宋词十分有益。因此,也有些好奇地打开了宋词殿堂。
或许是因为那一杯酒?宋词的语言大多不复唐诗般豪气冲天,则带上了伤春悲秋之气。“暴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虽然读之并非多么愉悦,但它带给人的心灵震撼也是空前的。
当然,宋词中也并非都描写如此,也有不少豪迈诗词。
一首渔家傲,千古传承。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悲壮的语言令人走入了号角声起的边塞战场,梦回吹角连营。
一篇篇文章,都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华夏文明的传承,便在此中体现。透过它们,我隐隐约约看到了,将军手握宁折不屈的缨枪戍守边关,大雪遍布士卒手中的弓刀。强如单于,也不得不夜遁逃。
在无数的心灵震撼中,我也逐渐成长。书中的世界,仍然是那样令人神往。当看到了青海西头擒赞普的壮阔之景时,便深深地沉浸其中。
如今,我依然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读书的范围开始越来越广,内容涉猎到科学、自然、历史、地理、哲学等,它们都令我深深着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