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反映了我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不断锻炼,我们可以使文字更富有感染力,作文可以培养我们的自我反思能力,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写济南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写济南的作文篇1
每个地区的春节习俗都是不同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比如说:蒙古族的过年习俗就是午夜时饮酒进餐,酒肉剩的越多越好,象征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泉城济南,知道的济南春节传统习俗不少,所以我就来说一说济南的春节传统习俗吧!
和其他地区一样,济南人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爷爷曾告诉过我:就是的济南人把小年称之为“辞灶日”。这天济南的人们要在家中“祭灶”,设摆供案祭“灶王爷”,还要进行一次全面大扫除。但是现在,这种迷信已经不复存在了。
过年时,济南人家家都会炸年货:什么炸藕合呀,什么炸丸子、炸麻叶和松肉、炸鱼呀。都是过节的“主菜”,这正是说明济南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特点。爷爷对于这个问题,也对我进行了一番讲解,只有一句话:“——重点不在于吃,而在于“年味”。”
过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食品,那就是——水饺。这是过年的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济南人在包水饺时,一定要讲究排满整“盖垫”,中间绝对不能留空余,否则,就以为来年会“亏大财”。济南人过年包水饺,还喜好包一枚硬币在其中,据说,吃到这枚硬币的人,来年定会走好运。但这些只是迷信罢了,可现在还是有些人家在保留着这些传统的民俗。
“初二闺女回娘家”,是过年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直到现在我们家也一直在延续着这个传统。这一天,女儿携姑爷回家拜年,娘家则要盛情款待。原先济南,闺女回娘家,姑爷所带礼品是有很大讲究的,必须有一刀肉、两条鱼、三瓶白酒,外加四斤点心,此谓之“四色礼”。
济南的习俗还有很多,但我就不一一说了,可济南还是一个值得游玩的特色地区。
写济南的作文篇2
在一个像我这样于济南生活了近五千日子的人的心目中。温煦、清素便是秋季济南独有的代名词。
自公历八月中上旬起,那永恒炽热的骄阳便不再毒辣,炙灼之感便也随之减弱几分——大地不再被烈阳晒得炙旱,植物也不再被灼烤得枯蔫······
直至九月初旬,炎日仿佛燃尽了他的怒火,逐步温和下来,天气也渐渐转凉。早上醒来,只穿一件半袖衬衫便会感到一丝单薄和微微的凉意;汗水也不再像夏日那般浃背淋漓。
秋意最浓的当属十月下旬及十一月上旬,秋末东初,两个季节交替之际,秋天那独树一帜的季节特色彰显得淋漓尽致——天气并不寒冷,但处处都能感到一丝凉意,这点细微的冰冷,便是那北风捎带而来的。立于小山的山顶,俯看着大地、公路还有一座座高楼大厦;仰望天穹,直视白云、蓝天以及忙碌于迁徙的鸟儿,感受着秋季苍穹的高阔——高处不胜寒。
坐在小山的石阶上,任凭北风呼啸着掠过我的脸颊和耳畔,留下一丝凉意和一声嘈杂。闭上眼睛,面朝太阳,感受着那温和、轻柔的阳光,仿佛置身于一座古城之中——
偌大的古城空荡荡的,古城外有一条潺潺的小河,河流两旁矗立着两排柳树。柳树的枝条纤细且又柔长,几根已垂进河流,北风吹拂着它们,柳条连同水面便动荡开来——柳条在秋风中摇曳,水面也因风的轻拂荡漾开波波水纹、泛起丝丝涟漪。柳条呈现出铜褐色,柳叶也已枯黄飘落,只剩寥寥几叶扔挂在枝条上。河水中、大地上,落叶比比皆是,有的随河水的流淌去了下游,有的则随风漫天飞舞,如黄色的蝴蝶般翩翩起舞。
沿河流向城内走去,便见到一座古亭。五角古亭的圆攒尖煞是好看,如同嵌上了珠宝一般,使得穹顶分外美观。五角穹顶的.下方有五串风铃,风儿一吹,铃儿便叮叮铛铛地奏出一首奇妙空灵的曲子,与空中悠哉悠哉的白云、林间潺潺的流水应和着。
远处的山亦呈现出一派古朴的气象——灰绿色的山林之中,隐匿着几座寺庙,青烟袅袅升起,于林间弥漫,颇有一丝宗教的神秘之感。除此之外,庙中还时常传出铜钟的奏鸣声,低沉的轰鸣惊起枝头栖息的鸟儿,树林间、半山腰也因此被打破以往沉寂的场面······
济南的秋天玄妙之处或许就在此——虽无春季般烂漫,无夏季般热烈,无冬季般冰洁,亦无九寨沟秋季那般梦幻,川北秋季那般缤纷,但有它绝无仅有的清朴、温煦,以及它带给人们的那种古韵之美感,它仿佛被施下了某种古法,能将人带去一处古老的城池······
写济南的作文篇3
星期六,妈妈带我游览了趵突泉,那里风景秀丽,是人们游览的好地方。 来到趵突泉公园,越过小桥,就来到趵突泉池边,只见水中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趵突泉”三个大字。池中泉水清澈见底,碧绿碧绿的,都能看见水底的沙石。从池中还冒出大大的,圆圆的水泡。往水面上看,有三个大泉眼如同三个滚动的大圆球翻起朵朵水花,激起点点微波,泛起层层轻轻抖动的微波。
三个大泉池的周围还有许多小泉池,它们虽然没有大泉眼雄伟奔腾,却显现出另一番温柔和恬静。凝视着这些小泉池,只见一个个犹如鱼鳞似的闪着银光的小圆片从水中冒了出来;你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小水泡。这水泡好像断了线的珍珠,冒、冒、冒,它很安静,声息皆无。让人感觉到了那种“泉眼无声惜细流”的静怡。
我们一进趵突泉门口,身体就倍感凉爽,就好像一直有个风扇远远地吹着我们。我们先来到李苦禅纪念馆。里边展出了很多的名人字画,看展览的人络绎不绝,赞叹声不断。他给趵突泉增加了一个亮点。 游完李苦禅纪念馆接着来到了无忧泉。听导游说喝了这里的泉水会一辈子无忧无虑。听后,我赶紧去喝!啊!这泉水又凉又甜,真爽啊!“妈妈这水真甜赶紧过来喝几口!”说完,我又接连喝了好几口,但愿我这一辈子能无忧无虑,健健康康,幸幸福福。 从无忧泉我们又来到了跑马泉。咦,真有些奇怪,水底下怎么直往上冒泡泡呢?不会是哪个小朋友躲在水底下吹泡泡吧,而且时不时的发出“哒哒”的响声。我想:这多像是马儿奔跑的声音。 最后我们又去了趵突泉。我还听说一个趵突泉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济南城里有个名叫鲍全的青年樵夫,天天手不离斧砍柴,仍养活不了年迈的双亲。双亲突然得了重病,没钱请医生,鲍全只好眼看着父母相继去世。从此他向一和尚学医,几年中救活了许多老百姓。那时济南没有泉水,遇上旱年,连煎药的水也没有,鲍全每天早起去担水,为那些买不起水的穷人煎药。
一天,鲍全在担水的路上救了一位老者,并拜这位长者为干爹。干爹看鲍全一天到晚为穷人治病,忙得连饭也没空吃,就说:“泰山上有个黑龙潭,潭里的水,专治瘟疫,你要能挑一担潭水回来,每个病人只要滴到鼻里一滴,就能消除百病。”鲍全拿着干爹给的拐杖,历尽艰辛,来到泰山黑龙潭,却发现这里原来是龙宫,干爹是龙王的哥哥。鲍全挑了一件龙王的礼物白玉壶,里面的水永远也喝不完。鲍全回到泉城后,为很多病人治好了病,州官听说后派人来抢夺,鲍全把壶埋在了院子里。公差在院中挖到了白玉壶,却怎么也搬不动,他们一起用力,只听“咕咚”一声,突然从平地下“呼”地窜出一股大水,溅起的水花撒满全城,水珠落在哪里,哪里便出现一眼泉水,从此济南变成了有名的泉城。人们为了纪念鲍全,把这泉叫宝泉,年深日久,人们根据泉水咕嘟咕嘟向外冒的样子,又把它叫成“趵突泉”了。远远地,我就望见泉水中矗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趵突泉”三个字。啊,不对啊,趵突泉的突字怎么少了一点,一问导游才知道传说过去:“趵突泉”和“大明湖”都是普通的汉字,趵突泉以天下第一泉自居,泉水清澈甘甜,气势恢宏,堪称泉中之首,泉中之王,自认为景色怡人,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