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皮影的作文5篇

时间:2024-01-10 作者:Animai 作文精选

经常写作文能够帮助我们培养自己的观点阐述能力,让我们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一篇优秀的作文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妙之处,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做皮影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做皮影的作文5篇

做皮影的作文篇1

小时候,我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农村。那里没有高大的楼房、繁华的街道,但那里的生活闲适而又充满情趣。

逢年过节,村子里总会有些艺人来表演。有一次表演的是皮影戏,全村的小孩子都涌过来看。有的小孩挤到前排,有的小孩则是骑在大人的肩上。我也一样挤到了前排。

几个表演的艺人搬来一个台子,台子上有一层白幕布。接着艺人又拿来了几个皮影小人,小人做工十分精致,用兽皮做的,手肘和膝盖之间都有一个圆环相接,使动作更加灵活。

“哐——”一声锣响,台下原本议论纷纷的人们立马安静下来,坐等皮影戏的开始。白幕布后的人一亮嗓,皮影小人就在白幕布后露出了形态。定睛一看,这个皮影小人一身黑衣,头顶还戴着个帽子。这不就是武松吗?

“哐——”又是锣声一响,只见武松一棒打下,刚才还张牙舞爪的老虎便瘫倒在地上。“啪啪啪……”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次皮影戏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幕幕画面让我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去年暑假,我来到了皮影戏之都——陕西。在这里,皮影种类丰富多样,让我大开眼界。我特意去了西安的皮影博物馆。走进这博物馆,我就被满墙的皮影震惊了,真是美不胜收,让人眼花缭乱。这里不仅有皮影小人,还有皮影小车、皮影灯笼这一类物品,不仅有陕西本地特色的皮影,还有许多外地皮影。最让我叹为观止的是,那一幅由皮影技法做成的清明上河图,图中街边的人、桥上的人,来来往往,惟妙惟肖,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古老而焕发青春的皮影戏,承载着我儿时的欢乐,寄托着我未来的希望。皮影戏,你好!

做皮影的作文篇2

小时候我是看过皮影戏的。只是记忆太模糊,如今回忆起,也只有那灯火辉煌、华灯初上以及络绎不绝的看官罢。

那时的我不过是六、七岁的小丫头,不知人事。我坐在爷爷的肩上去看皮影戏。“哦,哦!去看耍皮影儿喽,看耍皮影儿喽!”那皮影馆在巷子的中央,巷子很长,黑白的房屋,翘起的屋檐,乌黑又显破旧的瓦砾紧挨着小巷。

皮影馆里透着一股味儿,像是那皮影们身上散发的独特生命力,又像是那些老艺术让人无法自拔的感染力。馆子不大,也容得下百人。昏暗的灯光下是个小舞台和一块布幕,随着那柔和欢快的二胡声,节目开始了。那兽皮做的皮影好看极了,做工精细,惟妙惟肖,就连人物头上小小的钗花也做得光彩夺目。

至于唱的是什么,我便不知了,应该是一些名曲。在台下师傅的摆动下,那皮影如同活了般,演绎着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底下的观众随着故事高潮的来临连声叫好,观众可多了,男女老少都来。还有好多卖小玩意的,卖冰棍的、汽水的、小灯笼的、糖葫芦的都来。这过节才有的气氛如今因为这皮影戏而每天夜里都上演,谁能说这不是皮影戏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呢?

而现在,皮影戏怕是无人问津了,那些个老艺术也渐渐被人们淡忘出视线。

如今,在那漆黑的夜中,再不见儿时的霓虹闪烁,再不见那如黄昏般昏暗灯光下舞动的皮影。

做皮影的作文篇3

皮影戏也叫影子戏,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门艺术早已被人们遗忘在生活的角落里。然而,在我们海宁的南关厢、皮革城,就有着几支皮影戏的队伍,坚持给大家的生活增加古色古香的味道,让我们这一代人还能了解皮影戏的文化。

记得夏天的一个晚上,我们正在锦霞馆吃饭,爷爷指着东北角说:“等会儿,那边有一场皮影戏表演。吃完饭。我带你去看看,怎么样?”“皮影戏是什么啊?好看吗?”我睁大双眼,好奇地问。爷爷神秘一笑,说:“等会儿,你就知道喽。”我匆匆把饭扒完,催爷爷赶紧带我去看演出。

我们刚来到广场上,就听见锣鼓声、笑声、喝彩声交织成一片。演皮影戏的场地已经被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只见戏台中央用一块半透明的驴皮挡起来,驴皮上孙悟空把妖精打倒在地,挥动金箍棒来了一个高空翻斗使劲打去。妖精也毫不示弱,奋力反击,从地面打到空中,又从空中打回地面,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一阵较量后,妖精大叫起来,从空中坠落下来,变成了一只老虎。此时,锣声、鼓声、加油声、喝彩声更响了。接着又表演了《哪吒闹海》、《武松打虎》等精彩的节目。

爷爷告诉我,这些道具都要先在牛皮上画好,并根据不同的人物和服装涂上不同的色彩,由于皮影人物的制作是肢解完成的,因此最后须将身体各部位用线缝接,并在背后装上翎管,套进竹签棒。一个节目至少要2人以上在幕后操作才能完成。哇,皮影的制作这么复杂!制作和表演的人真是太厉害了!

我爱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我更爱我们海宁的皮影戏!

做皮影的作文篇4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上海木偶剧团看大型多媒体皮影戏《花木兰》。

我们来到演播厅,找到位置刚坐下来一小会儿,灯就熄灭了。幕布缓缓拉开,只见团团烟雾笼罩在大屏幕上,然后渐渐向周围散开,接着,屏幕上出现了几个字——花木兰。在这几个字的左边,有一个黄黄的圆圈,圆圈里有一个小人,她的手推着织布机,脚踏着织布机板。随着织布机板的一上一下,织布机上的线也跟着一上一下。我仔细看了一下,原来小人和织布机都是皮影木偶,操纵木偶的演员们把这些动作做得也太逼真了。

不过一会儿,花木兰慢慢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许许多多的皮影,那是士兵们在打仗。其中有三个士兵仿佛就在近处,他们跳来跳去,我的箭刺着你的红缨枪,你的枪挑起我的箭,还有一个人手拉着弓箭射中了另外一个人。其余的士兵们在硝烟滚滚的远处不停地厮杀,配上配音演员的喊叫声,看起来跟电视剧或者动画片里的场景一模一样。不过,你一眼不眨地观看的话,你会看到有一个人射箭的时候,那根箭后面好像隐隐约约出现灰色的影子,原来,箭也是由人操控的呢!

旁白开始述说:匈奴打败了魏国,魏王要求家家户户都出一名壮丁出去打仗。

这时,花木兰又出现了。瞧,她正在和一条小狗玩耍。小狗追着一只蝴蝶,蝴蝶飞高了,它就跳起来想咬住蝴蝶,结果蝴蝶又往上飞去,小狗扑了个空,四脚八叉地跌倒在地上,真是搞笑极了。这时,一只白虎凶猛地扑来,要吃掉小狗,小狗敏捷地向上一跳,跳到虎背上,但是它一不小心没站稳,又四仰八叉地摔在地上。皮影木偶们的一举一动真是惟妙惟肖!

当然,这个剧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花木兰和大白虎了。我喜欢花木兰,不仅仅因为她远赴战场替父从军,更因为皮影花木兰的每个动作都非常自然,表演也很到位。她射箭的时候,一只手伸直了拉着弓,一只手弯曲往后,两腿成弓字型,背稍微往后倾斜,就像真的在用力拉弓。她练功的时候,把箭伸到空中,然后把箭甩开,又用脚踢一踢,再用手接住,这说明她的武艺是多么高强。还有一个我觉得非常考验技术含量的,就是在花木兰向父母告别的时候,把自己的帽子摘下,然后让马叼着。哇,这个动作做得可太好了,我在家玩皮影的时候,从来都不能把花木兰的帽子和马的嘴巴衔接好。

而白虎呢,它的腿强劲有力,充满了力量,不停地往前跳跃着,如若一只真正的森林之王,威风凛凛,帅气极了!还有,花木兰骑马骑虎的姿势也很酷哦!只见她一拉缰绳,一跨腿,就那么一下,已跨到了马背上,骑老虎也是那么地干脆利落。就这样,花木兰英姿飒爽,雄赳赳气昂昂地前往杀敌。

一小时的皮影戏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上海木偶剧团的演员们逐一从台后走到台前,原来花木兰是由两个人操控的。至于白虎、小狗、士兵、皇上等角色,居然要有十多个演员表演。看起来简单的皮影

...
《做皮影的作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