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能够不断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我们的作品更加独特和富有创意,作文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理解能力,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春节记忆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春节记忆作文篇1
今年春节,我们去了中国钧瓷之都——神垕。你知道神垕的垕是这样写吗?因为神垕的意思是皇天后土。我们如同出了笼的小鸟一样,高兴的坐上了去往神垕的路,10:00左右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这里是四面环山,听老师说钧瓷只有神垕才能烧得出来,因为在这四周土是烧钧瓷的最根本材料。老师还说日本打中国时从神垕的山上偷了一些土回去烧钧瓷,就是烧不出来,现在人还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可能是天时地利的原因吧!
到窑场,他们的董事长给我们当导游,他先带我们看了窑场的老烟囱都有几百年了的历史,然后我们参加了开窑仪式,开始先要敬神,神有三个,一个是管火的、一个是管土的、一个是管彩的,完了之后,我们去吃午饭了,在一点左右我们去了一个老窑也有几百年了,也不知被烧了多少次了,里面已经被烧成了孔雀尾羽形,我们还亲身体会一把做钧瓷,表妹做了一个荷叶盘,我也做了一个盘子,可是不太好看。我先捏了个天鹅可有些肥了,又捏了个蜗牛,可是立不起来,最后捏了个大蘑菇这长像个样。我们又去了古镇,这些房子也是比较老了,现在还有人住,
这一天玩得真开心呀!
春节记忆作文篇2
今年的春节过得有点与众不同,节前因为不小心,爷爷受伤了,送到医院做了手术,因行动不便,加上天气不好,雨雪不断,节日期间就不能外出,只能在家里活动了。那么如何让家人们的春节过得更加热闹高兴呢。爸爸和大伯、姑父商量后,决定改变原来节日期间分别到每户人家团聚吃饭的方法,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轮流在爷爷奶奶家做饭,让爷爷奶奶足不出户也能和家人团聚,并且还能品尝到不同的做菜手艺和风格。
除夕这天,一年只去一次爷爷奶奶家的妈妈要亲自下厨了。早上一起床,爸妈就商量了年夜饭的菜单并在纸上列了出来,我数了下,有十几道菜呢,看来今天妈妈要辛苦啦。爸爸上午带上我到超市里去大采买,大包小包拎了一大堆回家,就和妈妈两人在厨房里忙开了,就听见厨房里不时传来妈妈催促的声音。临近吃年夜饭了,各路亲戚都陆续的来了,大家在客厅里谈天说笑。不一会儿,妈妈做好的菜开始陆续上桌了,我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妈妈把做好的菜在菜单上划勾。很快,各式各样的菜摆满了餐桌,十三位家人也都围座在桌边开始品尝妈妈的杭帮菜手艺,大家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都在夸奖妈妈的菜做得好吃,妈妈看到自己做的菜大家都非常喜欢吃,虽然一天非常劳累,但也非常高兴,还穿着围裙和大伯母、姑姑交流着做菜的秘方。那天饭桌上我还和小表弟比赛吃蔬菜,终究比他大了三岁,根本不是我的对手。那天大家吃得非常开心,爷爷虽然有手术后的伤痛,但热烈的气氛也感染了他,让他觉得轻松了许多,只是因为还在吃药,就不能和爸爸们一起喝杯酒了。桌上的菜有好多都光盘了,看来杭帮菜还是很受大家欢迎的,难怪能在全国都流行呢。
第二天,奶奶端出了最拿手的红烧牛肉,我一连吃了好几块,特别是就着凉拌香菜一起吃,简直好吃到飞天了!我一边吃一边给奶奶竖了个大拇指,奶奶也对我连连点头。
第三天,大伯一家赶来做饭了。大伯母做的红烧鳜鱼,我有点吃不惯,可能我长居杭州有点吃不习惯吧。不过大伯母做的其他菜都很好吃,也一致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大伯母还有一个独门秘籍,就是香肠做得非常好吃,每年都会给我们专门准备一些,让我们品尝到了家乡的味道。
接下来是姑姑一家登场了!姑姑做的菜大多都是红烧的,口味有点重。桌上竟然还有一盘姑父隆重推荐的卤马肉,大家都小心地品尝了下,但好像吃得还是不多。
今年的春节虽然由于爷爷的受伤,改变以前的过年的时候在饭店吃饭较多的方式,全部在家里轮流做饭,但却吃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过出了不一样的年味,祝愿爷爷早日康复!
春节记忆作文篇3
过年了,随着大街小巷上人们采集的年货,广场上的舞龙、商场里的人潮如流,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大年三十,我们都团聚在爷爷奶奶家。爷爷给我们讲起了关于“过年”的故事,奶奶教我和姐姐包饺子。对于包饺子,我可是很开心。以前,妈妈每次包的时候我总想试一试,可是妈妈总不让我上手,怕我包不好。今天正好可以“大显身手”一把了!我洗干净手,卷起袖子拿起一张四四方方的饺子皮,拿勺子挖馅儿放在皮上,然后轻轻一捏,大功告成……可是,可是我的饺子怎么看起来这么别扭呢?再一看妈妈和奶奶包的个个整整齐齐、大小均匀。要命的是,我和姐姐包的谪子还没一会儿就“露雠儿”了。在奶奶一遍遍的指导下,我们终于也包的像模像样了。奶奶说,大年三十晚上吃饺子是预示着来年一切吉祥顺利。我在心里想着,一定要多吃几个啊。
奶奶又准备了很多平时很少见到的美食,个个都非常可口。奶奶还告知我们,年三十餐桌上的鱼不要吃完了,也不要夹起来翻面。奶奶说不吃完是讨个喜意“年年有余”以及一帆风顺的意思。大家欢聚一桌,谈论着这一年里的各种趣事。我们都举杯畅饮,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年夜饭后,一家人都去广场上看舞龙。舞龙的人个个技艺很高,龙在他们手里就像活的一样转来转去,我都看花了眼。广场上另一边,还有好多人在放“孔明灯”,我们也买了一个。我和姐姐在“孔明灯”上写下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小秘密,随着孔明灯的升起,我们的愿望也随着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我们与爷爷、奶奶告别回到自己的家。妈妈让我和姐姐洗澡换上干净衣服。我们坐在客厅里看春晚。快到十二点的时候,妈妈又在屋里把垃圾处理干净。我知道,这是妈妈每年的必修课,她是在用“去陈纳新”迎接新年,祈祷在新的一年里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而我,正等待着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迎来新的一年!
老师点评:小作者通过包饺子、吃年夜饭、看舞龙三个场景来描写新年热闹的气氛,在这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妈妈“去陈纳新”,我期待新年的钟声,:语句通顺,情感真挚。
春节记忆作文篇4
春节,是王安石笔下“爆竹声中一岁除”的热闹喜庆;是刘长卿笔下“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的思乡怀远;是孟浩然笔下“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的朴实快乐。而在每个人的心海深处,定有一片幸福的岛屿,那便是春节的记忆。
自打小时候,我们每年过春节都要回老家。一回到老家,便有浓浓的年味,家家户户都飘来了饭菜的香味。爷爷奶奶正忙着在大红门上贴春联,拿一根旧的扫把头在浆糊里蘸一蘸,再均匀地将浆糊涂在门上,不一会儿,红纸上醒目的烫金字便展现在我眼前:“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这是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祝福。
爷爷也在羊圈的门上贴上了“六畜兴旺”的对子,每次回老家我都要看看这些小伙伴们,那些小羊羔,一个个胖乎乎的,身上毛茸茸的,可爱极了!我打开羊圈的门,把玉米一颗一颗地从棒子上掰下来,小羊们“咩咩”地叫了起来,好像在欢迎我这个久违的小客人。羊的眼睛里充满了温顺,浑身米白色的毛,就像一朵棉花糖似的,小时候的我,经常趴在羊的身上,幻想自己正在吃着棉花糖,蓬松松的棉絮吃到嘴里变成了甜甜的糖果。每回去一次,我和小羊们的感情就增加了几份,这已经成了我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印象中,这几年过年前后总会降一次雪,整个世界都变得洁白了,整个村庄也是银装素裹。红红的对联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喜庆;每当这时,我总会和家人们一起玩雪,任调皮的雪花钻进我的脖颈,可是也阻挡不了我玩雪的兴致,打雪仗,堆雪人,玩得不亦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