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手段,有了作文我们可以向读者展示我们的情感和感受,与他们产生共鸣,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昆虫迷》作文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昆虫迷》作文篇1
我的姐姐是一个昆虫迷,每个星期都要向妈妈提出同样的要求:“妈妈,我想养虫子。”春天的时候,她在阳台上养小蝌蚪,在一个刮大风的夜里,小蝌蚪偷偷离家出走了。
洗菜叶的时候,她发现了一只小蜗牛,刚想把小蜗牛放进纸箱里养着,就被妈妈没收了。散步的时候,她看见一只彩色的小蝴蝶,就想抓住它,我轻声地劝阻她,说:“妈妈会打你的。”一次又一次的请求,妈妈这才同意下来,给了姐姐两只圆圆的蚁蚕,说:“你要养好这两只小蚕,一定要把它们养大。”
自从有了这两只小蚕,姐姐就很开心,每天给蚕宝宝吃桑叶,并给它们取名叫小花和小叶,两只蚁蚕的个头很小,像写了错别字擦出来的橡皮屑一样,全身乌黑乌黑的。就这么小个子的蚕,姐姐是怎么区分它们的呢?一个星期后,我问她:“姐姐,你是怎么区分小花和小叶的呢?”
姐姐一本正经地回答:“小花总是抬着头望着我,小叶总爱睡觉。”听了姐姐的话,我感觉姐姐对小花和小叶照顾得无微不至,连这么细小的事情她都观察这么仔细。
自从养了蚕,姐姐的生活可忙啦:她每天清晨要去我们家的花园里采桑叶,回来总是先把桑叶清洗一遍,晾干,再轻轻地放在蚕宝宝的身体下面。看着蚕宝宝们一口一口地啃着桑叶的样子,姐姐乐开了花,那样子比吃了冰淇淋还甜。
姐姐真是个昆虫迷啊!她偷偷告诉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当一名昆虫学家。
《昆虫迷》作文篇2
我的表弟是一个“昆虫迷”。我的表弟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我不知道是不是对昆虫的长期近距离观察导致他戴上了眼镜。他非常喜欢昆虫。即使他一周只能回家一次,他一完成作业就会带我去观察昆虫。
上周六,我表弟一完成作业,就打电话给我,告诉我带着我的昆虫观察袋,在楼下等他。这个昆虫观察袋是用我表弟的零花钱买的。我准备好了,正要下楼,这时我妈妈对我说,“回家时请叫你的表弟吃饭。”我点点头,奔下楼梯,我的表弟已经在他的自行车上等我了。表哥催促道,“你不能快点吗?如果你不下来,我就去!”我朝表哥做了个鬼脸,说:你真的不耐烦了。然而,我很快跳上了表哥的自行车。我一坐下,表哥的长腿就迅速踩在踏板上。自行车骑得太快了,风吹进了我的耳朵。
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一片草坪。表哥停下车,把我拉到一个土堆前,拿起放大镜观察昆虫。哇,有很多蚂蚁,但是它们在做什么?我问表哥,“表哥,蚂蚁在做什么?”表哥回答说,他们带着食物吗?蚂蚁能移动比自己重数百倍的东西。当蚂蚁找到甜的东西时,它们的触须会自动变硬.我只问一个小问题,我的表弟会无休止地谈论它。它确实值得成为一个“昆虫迷”。之后,我们还观察了螳螂、蝴蝶和金龟子.大约5点钟,我累了。我对表哥说:“表哥,我们回家吧。”我的表弟对这个观察非常着迷。他怎么能回家?他只让我先回家。
我不得不独自回家。回家后,我觉得困了,就睡在沙发上。迷迷糊糊中,妈妈让我去找我的表妹。原来天快黑了,所以我不得不慢慢地找到我的表弟。当我到达草坪时,果不其然,表哥“虫迷”还躺在草地上。我不停地催促我的表弟:“我马上就要回家了,你不饿吗?”表哥给我看了一只装在瓶子里的蚱蜢,并愉快地介绍了它是如何跳和飞的。我还从瓶子里抓到了它,给我看。妈妈啊,蚱蜢吐出了我们俩的棕色唾液。表哥和我看着我,我看着你,都笑了。
这是我的“昆虫迷”表弟。你认为我的表弟有趣吗?
《昆虫迷》作文篇3
我们小区有位一天到晚穿黑衣黑裤的六年级男生——小a(偶忘人名),他姓啥,谁也不知,但他的外号太出名,小区里的人没一个不知道的——“昆虫迷”。
他还有其他外号,比如小法布尔虫子哥哥,但不管叫啥,他只喜欢一件东西——虫子!
前几个月,我正听他说着从小爱虫子直到现在的故事,这时他手里一阵响声,我一看——哟,还有私人手机!我听到一些话,说拿什么包裹,他一听,脚底好像抹了油,跐溜一声“滑”了出去,我连忙也跟上他,他跑得——不,是在“飞”!跟半天,总算跟上了,一看,咦,是个方方正正的快递!我跟着他走到凉亭。他打开前,说:“做好心理准备。”“ok!”我大叫。“哎呀”一声,我一看,是啥?我吓坏了,两只蝎子!!!他一看我被吓到凳子上,赶紧解释:“你想错了,这是从国外进口的,但毒性不强,别担心了!”我一听,赶紧起身,一看,哦!又是虫!昆虫迷说:“这是蝎子的食物面包虫,又肥又黄,像面包,难怪叫面包虫呢!”他一下就逗笑了我。
还有一次,我们在公园见面,正好那里又有好多孩子在玩要,他打开盒子,我又被吓,一群甲虫!其他小孩大为好奇,都跑去看,把他乐坏了!他还把甲虫放到衣服上,给我们讲《昆虫小百科》,我们听得正有味,突然他妈不知什么时候蹦出来,把他拽住吼道:“你呀,天天出去,看我怎么收拾你……”
虽然他被揍了一顿,但对昆虫依然热情不减,依然挤出时间观察虫子……这就是他——一位可爱的“昆虫迷”。
《昆虫迷》作文篇4
我们班有一个“昆虫迷”,他在我们班算高的,戴着一副眼镜,你们知道他叫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吧!他的名字叫——赵嘉俊。
他每次下课,都会跟其他人去楼下捉昆虫。赵嘉俊让他的妈妈给他买了一个大盒子去捉昆虫,他给盒子打了几个气孔,为了给昆虫呼吸,下课铃一响他就带领着一群同学冲下楼去捉昆虫。他们的影子无处不在,草地边,石头旁,大树下……
他们一看见昆虫,就会把它捉起来。比如:他们看见一只天牛,就往盒子里装进去,他是用手捏住它的背,把天牛放到盒子里。大家应该都知道天牛有一对颚吧,那对颚能咬伤人,可是奇怪,天牛就是不会咬赵嘉俊,被他驯服得服服贴贴的。
遇见每只昆虫,赵嘉俊就大喊起来:“快来啊!这里有昆虫!”远处总会传来一声回应:“我来啦!”没过几天,赵嘉俊的盒子里就装满了昆虫。有蜗牛、跳蛛、天牛、蜈蚣……赵嘉俊有时还会卖昆虫,“一只昆虫三块钱!”
赵嘉俊还做了一个实验,他把菜粉蝶的翅膀剪掉了,他的桌子边围满了同学,他把菜粉蝶的翅膀放在了观察本里,一遍又一遍的用放大镜观察着。
这就是我们班的昆虫迷——赵嘉俊,他既在玩,也在学习昆虫的知识,希望他能玩出个大名堂。
《昆虫迷》作文篇5
杜冠言,个子不高,头发总是乱蓬蓬的,眼睛总是眯着的,牙齿有些斜,有的地方的牙齿还没长出来。他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一聊起昆虫,杜冠言立即精神百倍,滔滔不绝。所以我叫他“昆虫迷”。
有一次下课,我在张博程的桌上发现了一只小蚂蚁,惊呼了一声:“哇,这边有一只蚂蚁!”杜冠言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过来,急切地问:“蚂蚁在哪里?什么样子?让我看看。”说完,他就把那只蚂蚁放到了自己的文具盒里。我和张博程对看了一眼,就去干自己的事情了。他却一直聚精会神地盯着蚂蚁,目不转睛……
还有一次,我、曹严、张博程、章格致、杜冠言相约去军山绿野玩。我们玩着玩着,觉得有点不对劲,咦?杜冠言呢?他去哪儿了?我们找啊找,终于在一棵大树底下找到了他。我悄悄走到他身旁,他还是没有发现我。接着,他欢呼了一声:“我捉到它了!我捉到它了!我捉到它了!”我走近一看,原来,他用农夫山泉瓶子抓住了一只蜈蚣,全神贯注地在观察。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发现我在他身边,他对我笑了一下,又继续研究昆虫了。
接着杜冠言又来到河边捉虫子,他一手拿着一个一次性塑料杯,另一只手拿着一个盘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昆虫:有水蜘蛛、水蜗牛、蜈蚣……直到吃午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