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作文7篇

时间:2023-01-02 作者:pUssy 作文精选

作文是抒发我们内心感受的文章,只有认真对待才会有收获,出色的作文总是不可多得,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对待肯定有好的结果,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浙江高考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浙江高考作文7篇

浙江高考作文篇1

孔子曰“生无所息”。后人在继承的基础上将其扩展为“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的确我们既不能过分的追求“生无所息”,也不能否认“生有所息”。

“生有所息”一直是个被批判的观点。但是我们并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它是错误的。相反,无论在现实还是在历史中,我们越来越无法否定“生有所息”的观点。如果从历史的观点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我不禁联想到一个人,那个人就是苏武。“苏武牧羊”这个著名的故事作为一个经典流传两千多年,一直激动着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苏武在被俘的情况下,依然不肯归附匈奴,在匈奴一直过着“渴饮雪、饥吞毡”的日子。暂时的无助使他无力反抗匈奴,只能在保全生命的情况下,与匈奴做强烈的精神斗争。张养浩曾有诗赞誉苏武,诗中说“为臣惟命敢辞难,脱遇艰难亦自安”。张养浩所赞誉的这种“自安”又何尝不是一种短暂的“生有所息”?

孟子曰“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与孔子的“生无所息”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然而这一观点在苏武身上表现依然突出。“生无所息”表达着归汉的愿望和决心。在《苏武牧羊曲》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心存及社稷,强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苏武自己的诗中也写到“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俯仰内心伤,泪下不可摔。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这种决心可谓“生无所息”。

其实,“生无所息,生有所息”是个喻意广泛的哲理。它可以运用到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亦如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在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毅然归隐田园。其实这种“生有所息”未尝不是一种豁达的心境。

“生无所息”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研究学术,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自己的理由而进行不息的奋斗。同样,“生有所息”看似一个错误的观点,也鼓舞了一些在生活、政治上失意的人,使他们在这种相似“老庄”的哲学态度指导下,重新找回自我,确立自我。所以,我们在这两种观点融合事例下寻找平衡点,扩大这两种观点的积极影响,从而使我们在平衡中获益。

浙江高考作文篇2

朱槿花将密送给凤蝶,让凤蝶快乐地传播花粉。凤蝶传递新鲜花粉来酬报朱槿花的蜜。花与蝶共同的欢心,才构造了春天。如果没有凤蝶来访,朱槿花会欢心地开,不减损自己的美丽。如果朱槿花不开,凤蝶会欢心地飞,不会失去自己的风采。这才是欢心的真意。

朱槿花与凤蝶若通力合作,能得欢心,若无彼此,亦能欢心。得失,有无之间,本无定论,且放平心态,以安然若素之姿迎浮世千重变。

请君拨开历史的烽烟,你可听见战马嘶嘶,西风长啸。在这声响中,我看到了汉高祖,“吾将军未若韩信,运筹未若张良,扶军未若萧何,微三人,吾不知其可也”。你看你看,那在大风起兮云飞扬之际威加四海的刘邦此刻竟有如此孩童,认为天下之事皆须因人之力。事实真正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因韩、张、萧三人遇上了刘邦,他们取得天下,彼此欢心。但我相信,若不遇他人,他们各自也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同样会扬名立万,以安然若素之心静静活在各自的世界中,各自欢心。

徐志摩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人生亦是如此,如得到了,且共同珍惜,如不得,就请沿着各自的轨迹行走,各自欢心吧。

伯牙摔琴,只为知音。千百年来,多少人将此事引为憾事,我亦觉之可惜。伯牙与子期初相遇时,那惊鸿的一瞥、信手的一曲,便惊为天人。将两个人拉到一起,成就“知音”的传奇。但我也愿如若他们没有彼此,也可活着欢心,这个世上不该有谁失去谁就活不下去的感情。那太累,不如让我们豁达些:遇上了,就彼此珍惜,没遇上,便自我珍重。

张爱玲曾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那个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赶上了,就彼此珍惜,共同欢心,营造人生的春天;如若没赶上,便也安然若素,在这时间的荒野里各自欢喜着、幸福着。

若相遇,便欢喜地来支双人舞;若不遇,便优雅地自己起舞。得失之间,请安然若素。

浙江高考作文篇3

古往今来,多少皇帝选择了美女,失去了江山,多少英雄志短,儿女情长,多少才子佳人,因为一时的欢愉的得到,失去了几十年来修好的功名。全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得失之间的关系。更往深了去说,还牵涉到因果关系,那就更说不清了。

今天,兴之所至,写一篇有关得失的文章,畅谈一下再生活中应该如何选择得到哪些东西,又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可以舍去的。

记得高中有篇课文讲述的是舍生取义的故事,生活中在当今社会可能很难达到,但至少应该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昂首挺胸做世间的大男子、大女人,切不可因情情爱爱放弃学业、放弃生命乃至放弃一切。归根究底来说,就是没有处理好得失之间的关系。

在生活中,得到往往伴随着失去,得到了金钱,往往伴随着失去了体力或脑力。而往往我们认为体力劳动是底层社会的象征,我们的人生如果身体不够健壮,剩下的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

在走在成功的事业道路上,如果我们一味追求事业所谓的成功,必然伴随妻子、儿女产生巨大的失去,他们失去了丈夫、爸爸。

在独自一人走在领略世界各地美好风光的同时,也应该想到有许多人仍然处于温饱线水平,他们仍然住在偏远山区,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空调,应该保持对生活的敬畏,对生活的感恩。

得到与失去其实许多古圣先贤已经给过答案,我只不过在此略述一二,大抵不过中庸、舍得罢了。在此衷心祝愿各位同学、各位同志“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在背诵国学经典的基础上,把它用到实处、打(烙印)到心里,世界的美好等着大家去发现。同时也可以发现,你在哪里,正气就在哪里,黑暗永远退避。

浙江高考作文篇4

桃树失去了桃花,换来了满树硕果;幼鸟失去了暖巢,换来了广阔天空。万物之间皆有得失,放眼纵观千古,仅是沧桑。

汨罗江畔,水天一线,极目的苍茫无际。一位文人漫步在江边。他就是屈原吧。看他那饱经沧桑的脸颊上,镌刻着多少无奈与愤恨。是啊,如今国难当前,自己的满腔抱负却无处施,而国君身边尽是一群奸佞小人。眼看复国无望,心中怎能平静。绵绵无尽的忧愁在无时无刻的侵扰着他。终于,他再也不能忍受亲眼目睹国家灭亡的惨剧,抱起巨石,纵身跃入江中。在这一刻,他心中再也没有所谓的国家,他有的,只是尽身的释然。舍去生命,换来身体的自由,心灵的解脱,可谓快哉!汨罗江水亲眼看着这位伟人逝去,心中除了惋惜,竟有了一丝为屈原的解脱而产生的欣喜。它用那永无止息的江水将这一时刻记录了下来。让现代的人们为这位伟大的文人歌而颂之!

既然想要的一个自由的灵魂,就不应惧怕死亡的痛楚。屈子,我敬你!

青山绿水,小桥人家。你独自一人散步在山乡之间,静赏着田园的美好风光。你,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之人。你早年身在官场,早已看透了官僚之间的尔虞我诈,读懂了官场生活的黑暗。“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你写下这两句诗后不久,便辞官隐居,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纵使官场生活有荣华富贵,有衣食不忧,你仍然拂袖弃之而去,只为追求那田园的清新及心灵的净脱。自你四十一岁归隐田园之后,就确确实实享受了一段“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乐趣。倘若当初你不舍那些荣华富贵,又怎会有如今的心境?“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你也算是了却了一

...
《浙江高考作文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