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在书写心得体会中是一种自我反省的方式,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盲点和局限,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红军故事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红军故事心得体会篇1
怀着对红军的敬仰,我把江西电视台《红色故事汇》节目看了一遍,我对红军以及红军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
看《红色故事汇》,我知道了更多红军和革命先辈的故事。主要感受如下:例如:“重上井冈山”(让我的心灵经历了建党以来发生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的革命历史足迹,让我比较形象领略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辈当年生活和战斗的风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为了祖国富强、人民解放,身先士卒。作为党员,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崇高品格,继承优良传统,发扬优良作风,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胡耀邦与共青城”(我感受到了胡耀邦的崇高品格和当年知识青年艰苦创业的可敬精神,以后我一定要去共青城瞻仰伟人的雕像。)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毛泽东的带领和工作下,沙洲坝人民终于告别了喝池塘脏水的苦难日子,老百姓终于可以喝上甘甜可口、安全放心的井水。毛泽东挖的那口“红井”滋润的不仅仅是当地百姓的生活,更是滋润了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对党产生了充分的信任,我们坚信:只要跟着党,就会有出路,就会过上好日子。)“井冈母亲——曾志”(我深深体会到了革命先辈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这是催人奋进的精神丰碑和道德楷模,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纪念、学习、传承、弘扬,也是对我个人心灵的洗礼。)
“长征渡船记忆”(让我想起当年为了解放江南,我们这些船工们为帮助解放军渡江做战,冒着枪林弹雨和惊涛骇浪在长江中奋力地摇橹划桨情景。)《红色故事汇》的确具有教育意义,总结如下:
1,传承井冈山精神、红军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红色故事汇不但凝聚了人心,也激发起人们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奋斗的进取心。
2,红军的精神,是中华历史的牢固根基;红军的风骨,是中华民族的坚强基石;红军永生,是中华励志的永存榜样;红军的情怀,是一心为民的真实体现;红旗飘飘,是江西红色土地一个深邃的色彩。
3,我们要让红色主旋律不断唱响,始终铭记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
红军故事心得体会篇2
看了红军四渡赤水的抖音视频,让我对毛泽东主席在红军初创时期,个人所经历的人生和事业低谷期,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和大气睿智产生了浓厚兴趣。
之后我买了一本双石写的《非常轨迹》在空闲之余拜读了几天,从刚开始对红军组织结构和川滇黔地理的陌生,到后来边看地图边仔细阅读作者给出的信息,再结合自己的思考,我初步对毛泽东主席指挥作战和蒋介石方面错综复杂的军阀割据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此我就个人的一点浅薄理解和认知与各位看官分享一二,有之处欢迎指教,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与更多的有识之士交流成长。我总结了以下五点心得体会:
1.环境不利的情况下,要懂得隐忍,但不能气馁,找机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关键时刻有相当能量的力量),古人曰的民心者的天下,一定不能脱离群众。
2.当新的变化和危机出现之时,一定要干净利索及时改变之前的既定方案。同时要给对方以一定的惯性思维的烟雾假象,利用短暂的时间窗口扩大优势,同时还要保存实力。
3.在运动战中还要利用好引诱,钳制,让对方不知道你的最终目标。
4.在下属有情绪和误解时,首先明确坚决服从命令,其次容忍部下适当的牢骚,不能因为小的过失,而采取过激的处理手段,最后在恰当的时候帮属下分析一下厉害。做到上下齐心。
5.反面教材是,在大局面前,不要把个人的利益看的过于严重,同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不仅表面要大度,执行的时候也要符合大局。只有在把共同的敌人打败才能有后边的小九九。
综上是我一点理解,后续我将会再分享我接下来的心得,欢迎朋友们讨论指教!
红军故事心得体会篇3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拉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成为永铭史册的辉煌历史。从1933年起,8月1日也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日。
回顾我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从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到人民解放军,名称虽然变过,但我军打江山、保社稷、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本质始终没有改变。人民军队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在纪念“八一”建军节93周年之际,我们更应怀念并铭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建军、建国和保卫国家斗争中的不朽贡献,同时也坚定的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然会坚定地继承和弘扬七种精神:
一是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的精神。作为一名老兵,我始终认为,我们必须坚决听党指挥,牢记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初心,牢记保卫国家安全、领土主权完整的使命,这是我军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本。
二是发扬传统,弘扬历史的精神。九十多年来,我军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作风和红色基因,如爱国、爱民,军政一致、军民一致、官兵一致。我永远记得那些打过仗的老首长爱兵如子的件件感人往事,也不时地激励着后人去继承并弘扬。
三是敢于打仗,必须打赢的精神。军队存在的意义就是保卫国家安全,就是打仗,就是打赢。当前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我军必须随时做好在南海、东海、台海、中印边境等多个战场的打仗准备,“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要军委一声令下,我军必定能够攻必克、战必胜!
四是全面发展,精心砺剑的精神。在和平时期,我军的任务就是进行打仗准备,就是搞好军队建设,形成多种形式的杀手锏手段和战场优势;搞好针对性训练,形成针对不同对手、在不同战场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打法和战法!
五是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祖国和人们需要的时候,人民子弟兵总会冲锋在前。回顾在抗洪强险、奋勇救火、地震灾害一线,总会看到官兵冲锋在前和不怕牺牲的身影,他们始终与人民共患难,战天斗地,谱写着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六是遵纪守法,斗争昂扬的精神。全军官兵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是什么职务,都会严格遵纪守法,牢记人民子弟兵的身份和本质属性,只有这样,我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七是牢记首长,不忘战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是亘古不破的现实。随着年龄增长和服役年限的流逝,不少首长退休了,不少战友转业了、复员了。希望现役的领导和战友不要忘记他们,逢年过节时一声问候,让5700多万昔日的老首长和战友们感到温暖。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远战无不胜!
本文作者、火箭军退休研究员、核战略专家、导弹技术专家杨承军教授
本文系作者授权《祖国》杂志社祖国网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红军故事心得体会篇4
暑假里我看了一些红色经典,其中在书香闵行网站上看到的红色经典连环画“赵一曼”尤其令我感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应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