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标培训心得参考7篇

时间:2024-07-11 作者:Animai 心得体会

心得是一种应用文体,很多时候都会用到心得,通过心得体会的书写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水平和写作水平,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英语新课标培训心得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英语新课标培训心得参考7篇

英语新课标培训心得篇1

2024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4月27日,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梅德明教授在线上为我们开展了题为《依据新课标,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建设新发展》的新课标解读培训活动。梅教授的报告由八个部分组成:绘制义务教育新蓝图、正确认识英语课程的性质、以核心素养统领课程建设、以分级体系构建课程结构、以主题引领组织教学内容、以学习活动改进教学方式、以促学促教引导教学评价、以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梅教授在报告中提到,新课程标准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体现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铸魂工程,要应对当今世界复杂局面的挑战、应对疫情防控暴露出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要服务国家义务教育发展战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梅教授指出,新课标标准为学校育人画像、为教师教学架桥、为学生成长导航。教师要处理好通适性与差异性的关系、经典性与时代性的关系、全面性与个性化的关系、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梅教授还提出要坚持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前后左右的衔接贯通,尤其是小升初衔接、初高中衔接,学科间横向配合也很重要,注重学科之间知识内容的相互呼应,有效配合,防止简单交叉重复,形成各学科协同育人格局。

梅教授图文并茂为我们介绍了中国学生如何发展“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有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要有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要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梅教授强调了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提出并回答了“英语是什么”、“英语课程是什么”、“英语课程能做什么”这三个问题。他还建议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英语的一些曲折变化特征,包括所有格、复数、动词现在时第三人人称单数、过去时、-ing形式、过去分词、比较级、最高级,以及名词和动词相当数量的不规则变化,还应该关注造成英语学习困难的其他一些语言现象,如冠词、介词、动词短语、词语搭配等。

梅教授指出,英语学科是由四方面构成的核心素养体系,包括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核心素养诸要素之间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新课程标准按照英语能力发展进阶,建立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九年义务教育英语分级体系:一至二年级为预备级、三年级起始至九年级为一至三级。分级体系体现了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初中英语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机衔接、体现了语言学习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特点,确保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学校和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及相应等级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梅教授提到,课程内容要以主题为引领,整合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诸要素,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形成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

梅教授还提出,一堂好课应当有学生快乐的声音、有教师激励的声音;一堂好课应该有学生积极的参与、有教师科学的引导;学生不是带着空脑袋来装知识,等待教师满堂灌;不能把教室演绎成教师的独角戏台,也不能把课堂视为学生的`念经庙堂。一堂好的活动型英语课应该是课堂有温度、教师有激情、教学有活力、学生有声音、学习有成效。梅教授认为,教师要精心设计项目化、任务型、活动式的作业,作业也要有基础性、探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师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最后,梅教授建议教师们要重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英语课程教育学方式的变革,鼓励教师合理利用、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主动用好互联网资源和数字化教学平台,充分利用互联互通的全球化时代提供的教育信息化手段和数字资源化。梅教授指出,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

新课程标准颁布,梅教授的报告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解答了我心中很多的疑惑,对我们义务教育阶段一线教师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性。教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感谢工作室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期待下一次研修。

掌握新时代下的语言技能恰逢其时。

英语新课标培训心得篇2

20_年10月20日,我参加了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培训,通过对英语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教学与评价的要求,进一步理解了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看到了新课改的所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后,我真是受益匪浅,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和深深的思考。要求我们跳出传统英语学习的旧框框,接受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最终目标是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变了,我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转变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战。

一、以人为本,提倡素质教育,注重评价激励。

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要迎接好新课程的挑战,我们还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终身化意识。活到老,学到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三、改进教学方法、渗入情感教育。

当今英语教学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其交际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要达到这些任务,首先,教师应尽快从旧教材旧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其次,应重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时期英语教学要提倡“乐”的观念,情绪越好,越乐观,对所学内容便会发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也将越好。在新形势下,转变教学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法的前提展多调动学生,教学生怎么做,指导他们,服务他们并管理他们。

四、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五、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六、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本课

...
《英语新课标培训心得参考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