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了解了高考的政策了吧,有省份已经取消文理分科了,让我们来看看吧。以下是品读360网和大家分享的河南四川等8省份高考取消文理分科,高考个人心得体会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6月27日,多个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河南、四川、山西、内蒙古、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8个省(区)陆续宣布,将从2022年起启动第五批新高考改革,改革后不再分文理科,实行“3+1+2”模式。
“3+1+2”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分文理科,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科目。“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文理科“固定组合”考试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
在考生录取方面,按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计划、分开划线、分别投档,分本科、专科两个阶段进行录取。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改革此轮已是第五批。第一批和第二批采用“3+3”高考模式,即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包括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和第四批皆为“3+1+2”模式,包括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河南: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据河南微博消息,27日,河南省高考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2年秋季起,河南将启动高考综合改革,高考不再分文理,而是实行“3+1+2”模式。
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使用全国统一试卷,成绩当年有效,每年按国家统一安排进行。
河南微博显示,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中语文、数学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外语科目满分150分,其中听力部分30分、笔试部分120分,我省2025年、2026年仍延续现行计分办法,自2027年起听力成绩计入外语成绩总分。
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再选科目使用等级转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如何录取?自2025年起,在我省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要根据学科专业需要,科学合理设置选考科目要求,提前向社会公布。合并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录取批次,按照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分别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
四川:取消文理分科,启动“3+1+2”模式
27日上午,四川省厅举行高考综合改革新闻通气会,介绍了《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相关情况和主要内容。
根据改革方案,2022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5年整体实施,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体制机制。
改革后,不再分文理科,改为采用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考生的文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考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选择考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呈现,3门科目分值均为100分,总分300分。等级转换计分方法另行制定。
选考要求方面,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科目中,分招生专业(或专业类)科学合理提出考生报考专业(类)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录取方式方面,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按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计划、分开划线、分别投档,分本科、专科两个阶段进行录取。除提前录取的批次外,考生志愿由“院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
山西:高考综合改革今年秋季开始实施
近日,山西省政府印发了《山西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标志着山西省高考综合改革开始全面实施。6月27日上午,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厅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实施方案》有关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实施方案》提出,山西省自2022年秋季高一年级新生入学起,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将其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同时,自2025年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模式。统一高考招生考试将实行“3+1+2”模式,考试科目由统一高考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组成。
其中,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不分文理科,使用全国卷;选择性考试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由省级统一命题,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中选择2门。
考生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各为150分,按原始分计入总成绩;选择性考试科目各为100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再选科目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以等级转换分计入总成绩。
此外,山西省将坚持职业类型定位,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评价选拔方式,扩大高职分类考试录取比例,使分类考试录取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
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将对高考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产生影响,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委书记、主任延晋军介绍,实施新高考后,在志愿设置方面,从2025年起,考生填报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将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
在志愿填报方面,从2025年起,山西省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考生可根据本人的选考科目,对照高校提出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填报一个或多个相应的“院校专业组”志愿。
在考生录取方面,从2025年起,山西省普通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高校在安排招生计划时,将分物理和历史两个类别分别编制;在录取时,把选物理的考生和选历史的考生按两个类别分本、专科来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进行投档录取。在实际操作时,分物理、历史两个类别,按照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分三段填报志愿和录取。
内蒙古:取消文理分科,实行“3+1+2”模式
27日,《内蒙古自治区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