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看到了网传的有学生三考北大获利的新闻了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来看看吧。以下是品读360网和大家分享的同学回应男生三考北大获利200万事件,高考心得体会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6月27日,网传广东茂名一名姓全的学生高考取得高分,而该生是复读学生,早在2020年就考上北大,且该生因为高考成绩优异,已经获得200万奖金。这一消息很快引起网友热议。当地教育局回应媒体表示,已对此展开调查。
网传的一张喜报称,广东省茂名化州市某实验学校学生全某某在今年的高考中,凭借694的高分斩获茂名市高考状元,考上北大。有媒体在该实验学校认证的公众号里发现一篇文章中称“全某某同学以高考总分694分勇夺茂名市第一名(广东省第16名)”,不过该篇文章已经被删除。据新闻报道,该实验学校相关老师表示:“全某某在校学的是理科,具体其他情况并不清楚。”
有网友称,全某某在2020年就考上了北大,2021年在又在一民校复读,再度考上北大。前后三年间,该名学生三次考上北大,状元奖励金额累计200万元。
极目新闻记者搜索该生姓名发现,广东湛江市某学校在2020年发布的一则喜报中也有一名学生叫全某某,该生当年考上了北大。该校招生老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2020年该校的确有一名叫全某某的学生考上北大,不过他不了解该生,对网传的事也不清楚。
另有媒体报道称,衡水高中曾有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叫全某某。还有网友称,全某某几次复读高考都获得了所在学校的重金奖励。
27日晚,有一名自称全某某的同学在网上称,事实并非网友们所想像的。全某某不是2020年毕业,他2019年高中毕业,被北大录取了,但他想上清华大学经管专业,分数达不到,所以复读了,第二年录取了北大医学部,但分数仍不够清华经管专业录取线,于是又复读。第三年,依然如此……没想到他会遭到谣言攻击。
一名自称是全某某同学在网上的回应
27日,茂名化州市教育局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在回应媒体时表示,目前市教育局已经了解到网传的有关情况,相关部门也已经成立了工作组,紧急开展调查工作,具体调查结果后续会通过官方途径通报。
高考心得体会1
高考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等智力因素的角逐,更是意志、心理、情感、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竞赛.考生一旦进入考场,智力因素水平其实已定量,此时如何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使智力水平得以更好地发挥而不受抑制便成为高考取胜的关键.以下策略供同学们参考:
1.从容应对
(1)考生要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和心态,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高考目标.对考生来说,只要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平时的真实水平就是成功.
(2)保证充足的睡眠,要重视科学用脑,不要开夜车,也不要提前睡觉,平时几点睡觉就几点睡觉,打破入睡规律睡不着,反而不利于高考.
2.浏览全卷
拿到试卷后,首先查阅试卷按照要求填涂答题卡,再细看试卷分几个部分,总题量是多少,对全卷各部分的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作一个估测,以便对全卷的整体把握,确定答题的策略.另外这样做在心理上也有积极作用,因为一般来说高考考卷的结构、题型、题量与当年的《考试大纲》是一致的,当看到试卷与预料的一致时,自己的情绪就会初步稳定下来了,信心也会得到增强.
3.顺序答题
试卷一般是按难易程度从前到后排列的,但通常选择题的最后一两道稍难些,因此按照试卷题号的顺序答题即可,会一题就先做一题,一时不会的题目,做个记号后跳过去,继续往下答,直到将全卷会做的题都答完,再回过头来,把第一遍做记号的题目再答一遍,把会做的全都做好后,如果还有时间,则集中精力去突破最后的难题,如果没有时间,起码已经把会做的题全做完了,先易后难,是考试的最佳选择,因为这样有利于稳定情绪,增强信心,能确保自己水平的正常发挥.先难后易不可取.有的同学认为刚开考头脑清醒,先把难题攻克了,解答简单题就容易了.
4.用好草纸
对于物理,几乎所有的演算都在草稿纸上展开.特别是对基础稍有欠缺或经常粗心大意的考生,此时草稿纸就显得更为重要.考试时考生可将草稿纸叠出格痕,按顺序演算,并标上题号,以便检查、对照.有的同学哪里方便就写哪里,杂乱无章,到检查时无法对照,只好重新演算一次,浪费了宝贵的考试时间.根据规定,考试结束后草稿纸必须留下,因此考生不要丢弃草稿纸,更不可把草稿纸带出考场.
5.细准审题
考试时审错了题意可以说是最大的遗憾.为了审好题,可按下面的措施去做:“眼看”“手画”“脑思”.
(1)“眼看”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例如选择题,就要看清是选正确的选项还是选不正确的选项,是单选题还是多选题.其次要看题述文字和附图,特别是题中的关键字词.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一字之差,离题万里.题述中的关键词语包括研究的对象、讨论的过程、题设的条件、始末的状态等.计算题读题时要和图相配合,重要的语句可在草稿纸上写出来.
(2)“手画”就是根据题述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画出示意图(或轨迹图或运动图象),在图上标明已知条件、待求量等.
(3)“脑思”就是在审题时一要注意挖掘隐含条件,排除干扰因素;二要分析题述中包含哪些物理过程,这些过程如何衔接,要思考哪个过程可以套用哪个物理模型,可以应用哪些物理规律,可以列出哪些方程.
通过认真审题,从而透彻理解命题的意图、问题给定的物理情境,进一步找出各物理量间的对应关系,运用物理过程所遵守的物理规律,正确快速地进行解答.
6.慎“熟”克“生”
高考遇到熟题,要注意可能有所改造,避免犯低级错误.所以遇到熟题时要找出与平时做的题的差异,严格按照“审题、抓关键词、列式、计算”这样的解题程序去完成.
遇到生题找联系.题目生疏,是因为它与平时练的题目不一样,其实,有些仅仅是因为考题在原来题上稍微作了些变化,比如,所画图形换了个角度,问题换了个问法.要以不变应万变,分析它与过去做的哪个类型的题目类似,又在哪个方面作了巧妙变化,然后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你也不妨冷静想一想该题与书本哪部分知识有联系,哪些公式可以运用.
7.巧解难题
高考时遇到难题,要灵活处理,避免只从一个角度想问题,结果总是想不出来.要“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法来分析思考难题.对于解答有困难的大题可采用如下的解题策略提高自己的高考分数:
(1)列标准式.列方程时应列与原始规律公式相对应的标准形式,而不要列移项后或化简后的公式.
(2)分步列式.从评分的角度来说,计算题都是分步给分的,只要能写对某一步,就可得到一定的分数,而列一个大式子,其中只要有一项错,就全部错,无法得分.分步列式,既有利于理清思路,又可以在不能正确做完的情况下得到部分分数.
(3)缺步解答.如果遇到难题,确实“啃”不动,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大题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一个个的小问题,能解答出多少就解答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会做一步就列出一个方程,这样就可得到一部分分数,虽然最后结果尚未得出,但分数可能会过半.
(4)跳步解答.解题过程中卡在某一环节上是常发生的,此时我们可以跳步,跳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