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一分钟》教案5篇

时间:2024-01-31 作者:Brave 教学文档

一个有启发性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编写教案需要教师深入思考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一分钟》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一分钟》教案5篇

大班《一分钟》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看茶、制茶、品茶,激发幼儿动手尝试的愿望,体验动手参与的乐趣。

2、幼儿在亲身体会中,加深对中国悠久茶文化的了解。

3、在亲身经历中,增加有关茶的感官经验。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录象片、各种类别的茶、开水、茶杯、各种制作茶的原料如菊花、茉莉花、可食用色素、冰块、可食用香精、牛奶、冰糖等等。

2、孩子平时了解一些有关茶叶的知识。

活动过程:

1、欣赏电视里有关“康师傅绿茶”的广告,激起幼儿讨论自己有关茶的经历和感受。

2、了解茶的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结合录象片的内容和讲解以及实物,让幼儿简要了解茶是中国人最先发现和利用的,在我国有很多茶叶盛产地,以及中国的茶泡制有许多的讲究,中国茶在国外很受青睐,茶对我们的健康有许多的作用等等。

3、和孩子们一起制作茶。让孩子们在熟悉了已有的原料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尝试,学着配置茶:茉莉花茶、菊花茶、红茶(可食用色素)、绿茶、水蜜桃茶、山楂茶、草莓茶、冰茶、冰糖茶、奶茶等等。可以是多种原料配置。

让孩子在多种材料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种,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口味的配置,还可以用同一口味,用不同的分量来配置浓淡不同的口味。

4、品茶: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什么茶”,是什么原料,估计是什么口味等。老师用开水进行泡制,大家一起品茶,边品茶边谈自己感受。

活动延伸:

1、在活动区里,准备茶叶超市,让幼儿在其中更加熟悉各种不同的茶;同时,准备相关的材料,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自己配制茶饮料。还可以根据孩子的提议,不断更换材料,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尝试。

2、有机会能走进茶园,让幼儿亲自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茶叶。亲自帮助工作人员摘茶、搓差、烤茶、包装茶。

3、有条件的可以让幼儿通过不同的途径,来了解有关茶叶的保健和其他的作用。

活动反思:

一般的有关这方面的活动,老是不可避免的去讲解去观察和了解,而本活动却一改此举,放开了让孩子去动手去操作,让他们在自身体验中去感受去获取。但是在孩子们的亲自配置中,因为缺少这方面的经验,会出现配置的口味不是所想象的。还有就是延伸中的亲自去参观环节要是放在课前就十分理想了。

大班《一分钟》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知道时间的价值,初步树立时间概念。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2、记录表活动过程:

一、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1、 师: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都觉得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那么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呢?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只时钟,咱们来看看时钟上都有些什么?(数字、针)3、每天三根针都在钟面上不停地走着,那么它们走多少就是一分钟呢?

4、看到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针吗?它叫秒针,秒针走一圈就是一分钟。

5、现在我们就来看着秒针转一圈,感受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6、一分钟过去了,孩子们,一分钟时间长吗?一分钟其实是很短的,但是如果我们静静地等上一分钟,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一)第一次游戏1、一分钟时间,我们能干些什么呢?

2、一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们一起来玩个“和时间赛跑”的游戏吧。

3、介绍游戏材料及玩法:桌子上有一些材料,有夹积木、穿珠子、串彩链,老师给你们一分钟,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事,时间到就停下。

4、请你们把你完成的事记录在表格里。

5、一起交流自己在一分钟里做的事情。

6、同样一分钟,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呢?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7、请同一组的幼儿上来比较记录表。这些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不同,可他们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结论:有的小朋友在做事时,光看别人,不抓紧时间做自己的事,所以自己完成的任务就少了。不管你做不做事,时间都会不停地走,这些小朋友就是让时间跑掉了。

(二)第二次游戏1、你们还想玩一次吗?

2、这次还是做和你刚才一样的事,同样给你一分钟,看看这次结果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3、交流第二次游戏结果。为什么这一次比上一次完成的任务多呢?

总结:

同样一分钟,做事情的结果会不一样。经常看别人,不专心做自己的事,自己就会越慢,所以我们做事情要抓紧时间。把事情完成得又快又好。

四、组织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1、前几天,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所花费的.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怎样呢?

2、幼儿说说自己花费的时间。

3、选三名幼儿,把统计结果公布在表格上,进行比较。

3、谁花的时间最长?谁花的时间最短?你觉得谁最棒?为什么时间花的少就棒?

4、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费的时间会相差那么大呢?

5、分析慢的幼儿的原因:xxx怎么会花了这么多时间呢?是做什么事的时候太慢呢?怎样才能快?

6、做同样的事情时间花得多结果会怎样?时间花得少结果又会怎样?

7、与同伴比较,看谁最会抓紧时间。

五、总结

1、当我们成为一名小学生后,每天会有更多的任务和作业,都要自己安排时间,如果你拖拖拉拉结果会怎样?如果你抓紧时间结果又会怎样?

2、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动作慢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失去很多玩和游戏的时间,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学会怎么样?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延伸活动:

在区角投放操作材料,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操作,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教学反思:

整体来看孩子们比较喜欢参加这一教学活动,也能从中知道了1分钟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可是从中也有一定的问题,在以各种方式体验1分钟的环节中有一个游戏要求幼儿保持一个动作1分钟不动,有个别体力不好的小朋友没站稳碰到其他的小朋友了,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太近了这是老师没有要求到位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

大班《一分钟》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乐于参加体验活动,让幼儿感知时间。

2、通过不同方式感受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明白时间长短与自身努力有关。

3、知道要珍惜时间,把握好每一分钟。

活动准备:

时钟、幼儿操作材料:雪花片、串珠、皮球、呼啦圈。

活动过程:

1、认识时钟,知道一分钟有60秒。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猜一个谜语(三条腿,兜圈走,一长一短一细小)导出钟,出示时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知道一分钟有60秒。

总结:60秒就是一分钟,一分钟等于60秒。

2、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1)游戏《木头人》:静静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提问:谁来说说这一分钟你有什么感觉?那这一分钟你感觉是长还是短呢?

(2)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再次感受一分钟。

提问:这一分钟你们又有什么感觉?那这一分钟你感觉是长还是短?

为什么同样是一分钟,感觉却不一样呢?

(3)总结:同样是一分钟,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会觉得一分钟很长,有的时候又会觉的一分钟很短。

3、幼儿猜测一分钟能做哪些事情。

(1)幼儿自由猜测。

(2)让幼儿猜一猜,他们在一分钟分别能跳多少、拍多少?(导出结果,让幼儿知道原来一分钟还能跳这

...
《大班《一分钟》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