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时,我们可以运用举例和事实来支持论点,写作文都是一个复杂的、精细的过程,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国年作文优质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国年作文篇1
时光荏苒,眼看又要过新年了,但年味一点儿也不浓。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过新年的情景来,那真是记忆犹新,年味十足……
那时候,我记得每年的腊八过后,家乡的年味就渐渐地浓了起来。乡亲们便开始张罗着过年的事情,孩子们更是日日盼望着新年的到来。
大人们会早早地到集市上扯来花布,准备给孩子们缝制一身新衣服。因为那时候,生活条件艰苦,只有到了新年,孩子们才能拥有一人一身新衣服。并且,这身新衣服,只有到了大年初一才能穿在身上,以图个吉利。
我的母亲是位裁剪能手,我们姐弟三人的新衣服,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她还会做出许多花样来,比如,她会设计出样式新颖的小兜,还能用其它花布,缝成各样美观的图案,来装饰新衣服。
我兴的事情就是试穿新衣服了,因为,母亲缝制的新衣服总是那样合体。我穿上新衣服后,望着镜中的自己,心里乐滋滋的,别提有多美啦!
也就是腊月二十左右,村里的乡亲们便开始蒸白馍啦!平时,大家是不全吃白面馍的,只有到了新年,才全部换成白面馍。白面馍要蒸许多,还要蒸一些大馍,走亲戚时带上。另外,还要包一些肉包和素包等。
蒸白馍是很辛苦的事情,我记得,我们家蒸白馍时,还要请上几位大娘、婶子来帮忙,总是忙碌了一整天。到了晚上,房间里飘散着诱人的香气,那些雪白的大馍和小馍,滚落在用高粱杆编织成的“箔”上……我吃着热腾腾的新馍,感到过年真好!
接着是“炸油菜”,也就是炸丸子、炸豆腐、炸鱼块等等,村子里到处飘散着浓浓的香味……那些刚从油锅里捞出来的“油菜”,金黄灿烂,让人看了垂涎三尺。这些“油菜”,就是过新年的美味佳肴啦!吃的时候,再配上一些白菜、芹菜、萝卜、粉条等,在锅里慢慢地炖,出锅后,盛了一大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等家里来了客人,又把这些“油菜”制作成一盘盘不同的菜肴,来招待客人。
到了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就开始煮肉啦!平时,乡亲们是很少吃肉的,也只有到了过年,才能好好地解解馋。
我记得,父亲从集市上割了一大块猪肉,并把猪肉剁成许多的小块,放进大锅内,慢慢地煮,直到把肉煮得又烂又软……阵阵肉香逸散出来,直扑人的鼻腔……母亲会把那些带着肉的骨头,分给我们吃。真香呀!我总感觉,如今的猪肉没有那时的好吃。
蒸馍、炸油菜、煮肉,这些完成后,还要炒花生、煮荸荠、熬红薯糖等。所以说,过年,大人们是最辛苦的,而最幸福的是孩子们。
到了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中午,还要煮汤圆和饺子。下午,就要包饺子啦!这些饺子,是用来大年初一早晨煮着吃的。
中国年作文篇2
我从窗口上俯视脚底宏伟的高楼大厦,眺望路边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观察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马,回过头来再注视着手中紧握着的一本“建设幸福中国”,我才明白今天的生活多么幸福。
在我刚出生那一天到现在起,我的成长道路上印下了多少的足迹。回过头来看,后一步比前一步印下的足迹更深刻,更美丽,我们的城市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宏伟的高科技时代!就拿常见的写字台来说吧。外婆家住在花园,是六十年代的老房子,她家的写字台是用木头做成的,做工很不精致,拿笔一刮就产生一道裂缝,写字时也经常磕磕绊绊的,更没有专门的台灯了。再瞧瞧我家“新一代”的写字台吧,桌板先是用卡其色的木头精致刻成的,看上去很新,外面还涂了一层颜色深一些的橡胶原料,摸上去质感很好,很光滑,另外还有一套台灯放在左上角,一打开,边写边享受,觉得自己坐在光明的世界里。六十年代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他们以前所期望的幸福只是能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去,能吃饱喝足,一生平平安安,这是旧时代的“幸福生活”。可现在不同了,我们的国家不落后,高科技也时刻陪伴着我们,今日我们的幸福不光是吃饱喝足,平平安安,我们对今日的幸福生活还有着更高的要求。
一代又一代,幸福生活更加朝前发展着。身为青少年的我们,是否也应该努力学习,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迎接上一代的接力棒呢?我想是的。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上好大学,这样才有能力付出全身心去报答祖国,为祖国做出贡献。
2、要对今日的生活感到满足,不要总是抱怨这个,抱怨那个。
3、不要老把家务事往家人身上推,自己也要动手,学会自立、独立。
4、 要常常想将来可以为祖国做点什么,定下目标,不断创新,才有能力去建设美好生活。
同学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只有现在做好以上几点,才可以将来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一起建设幸福中国吧!
中国年作文篇3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甚至以为这种传统礼仪文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老师在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地立在门外,等候老师醒来。老师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厚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敬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守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就寝;在夏日炎炎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就寝。黄香温席是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坐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慎飞走,使者只拔下几片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下把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太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承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中国年作文篇4
今天是大年初六,早上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北京的中国科技馆。
大厅里人山人海,我四处张望一个巨大的机器原理模型被固定在墙上,不停地转动。这个机器像一面墙一样大,我仔细一看,里面有火车蒸汽原理、汽车活塞原理、照相机光圈原理……看到这些,我心想:这个科技馆一定很好玩,于是迫不及待地往里跑。
科技馆共有四层,我们打算从高到低,一层一层参观。第四层是科学与未来厅,我好奇地走进一个“宇宙飞船”。里面的东西都很古怪,电脑和睡袋都挂在墙上,所有的东西都被固定住,一个像自行车一样的健身器上写着:“宇航员每天要运动1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