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不断的写作文可以改进我们的写作风格,使之更加清晰、生动,写作文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好奇的我作文推荐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好奇的我作文篇1
记得我曾经看过一个一个采访,一位记者问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这样一个问题:作家的特质是什么?他回答:对周围的一切具有好奇心,具备天真的玩童的性格。
短短两句话,让我思索很多,回味很多,由此重新理解了作家及其作品的源泉。确实,生活丰富多彩,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都有生活,关键在于你的发现,在于你是否有玩童的好奇心,作品来源于生活,作品因你对生活的美的发现和发掘而生。
林清玄的经验和感受,让我们觉得作家并不神秘,也并非高不可攀,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作家也只有一双眼睛。就说林清玄的作品,写的大都是被我们忽视的不经意的小草、小动物、小事、小人物,他用不恣意的笔、不张扬的文字,让这些生活的点滴闪现出美的光芒,给我们人生的启迪和前行的力量。
区别在于,林清玄成了作家,而我们没有。我并不是说人人要当作家,这是不现实的,也有点无稽之谈。林清玄对作家特质的表述,在某种程度上,至少也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经验,每个人都可以自问一句:生活是否丰富和充实?周围相当一部分人感到生活的枯燥、心灵的空虚,红尘的烟云、世界的纷杂让我们烦恼顿生。
我们生活的烦恼和对美的迷茫,其实来自于自身的心灵,我们让心沾染了灰色,让眼睛蒙上了尘土。我们对自然和世界的感受出现了偏差,而自然和世界一直是流动着的,你变换角度看,它会给你不同的感觉,问题在于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看到什么,你的眼睛将告诉你真善美、假恶丑,这一切也将直接影响你的人生态度。
好奇的我作文篇2
我以为,好奇心,其实就是对于未知事物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好奇心会促使你发现未知的精彩。
在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好奇心。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些优秀的人,并不一定纯粹地比你聪明,而是他们对所学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不需要旁人的督促,他们就会自主地追求知识,刨根问底。相反,若是好奇心缺乏,那就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就算知识进了你的脑子,那也是被强行塞进去的,这不但不会使你因为拥有学识而快乐,还只会给你增添烦恼,使你感到压抑。
虽然说有的人强行拥有很多知识不一定会让人感到愉快,但拥有好奇心却绝对是一件让人身心舒畅的事情。只有对你所要掌握、学习的事物有了好奇心,你获得知识的时候才能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在普通人眼中,知识是死的,刻板的,一成不变的;但是在有好奇心的人眼中,知识是生动的,有趣的,充满魅力的。一味地追求刻板的知识只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可如果往你的脑袋里添加一些起润滑作用的好奇后,你会发现呆板的文字在舞动,乏味的符号在奔跑,无趣的几何图形在跳跃,似乎一切都变得生动起来,你会不自觉地被吸引,为自己的新发现而感到欢呼雀跃。这就好比人在坐过山车时的感觉,虽然会害怕尖叫,但又同时享受它所带来的兴奋刺激,一会儿恐惧地祈祷它停下,一会儿又暗暗地希望它再快一点儿,在离开座位的那一刹那,又忍不住回味之前的惊心动魄和夹杂着些许酣畅淋漓的成就感。
好奇心总是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它可以引人探究复杂的未知领域,但是也有可能会使人在探究的过程中因为太执着而迷失自我。所谓“物极必反”,“好奇害死猫”就是这个意思了。
所以,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好良好的心态,要让好奇心成为助你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成为你的阻碍。
好奇的我作文篇3
我对生活充满了好奇——特别是“解剖”电子设备。
一次,我在家中百无聊赖地东翻翻,西望望——忽然,我在柜子的最深处看见了一架机壳上布满了厚厚灰尘的收音机,那两只硕大如眼的扬声器正炯炯有神地凝视着我,似乎在说:“看这里!”呵,这部机器已经两三年没用了吧,与其空摆积灰在这里,不如为好奇的我“科学献身”!我端详着,踌躇着,纠结着……最后坚定又小心翼翼地将它从柜子里取出,猛地拎起,放到了茶几上……我跃跃欲试地拿起了我的螺丝刀和各种拆解工具,对收音机开始了“开膛破肚”。
一颗螺丝钉“叮叮当当”地落到了桌上,在桌上翻滚着。接着,是第二颗、第三颗……随着时间的推移,收音机外壳逐渐被掀开了,就连沉积在内部的陈年老灰都弥散了开来。我“格格”地笑着,坐在桌前,乐此不疲地擦洗和拆分着一块块电路板,边拆边好奇地观察着一排排、一块块布满了形状各异的、五彩斑斓的、像高楼大厦般起伏的、像迷宫一样错落着的电子元件,边把玩着那颗炯炯有神的“眼珠”。没过多久,收音机被拆得四分五裂、支离破碎,曾经厚重的、不可一世的收音机,最后只剩下了一个空荡荡的外壳和一堆塑料支架。这时,我猛地想到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令我的好心情顿时像被泼了一筐冷水似的浩荡无存:如果,如果我装不回去,老爸回来看到这一地的零件——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冒起了一身冷汗。既然我拆的开来,那么必定也能装的回去。我拿起两个部件,试图拧在一块儿——不行么?换一个试试——还是不行?我渐渐慌乱起来,零件东拼一块,西凑一片,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这里凸起一大块,就是那里不对称,变成了“收音机”中的“四不像”,看得让人想捧腹大笑。不但如此,还多出了好几块零件,但我苦思冥想也装不回去。我可一点儿笑不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突然,哐当一声,门开了——老爸回来了,他惊讶地皱起了眉头:“这是……什么东西?”我心虚地低着头,欲哭无泪,不敢看老爸。空气渐渐凝固了。又过了一会儿,老爸才认出这是那架陈旧的收音机,再转头看看那堆零件和工具,明白了一切。老爸思索了一会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既然你拆开了它,就要对他负责。拆之前必须仔细思考,细心询问自己,必须要拆吗?不过这次拆都拆了,我也无言以对了。”他无奈地摊开了双手。
唉,都是好奇惹的祸!因为好奇,我收获了一堆零件,还有爸爸的一声叹息。
好奇的我作文篇4
有一句谚语叫“好奇害死猫”,我始终将信将疑,因为我从小就对周围事物充满无限的好奇,是一只好奇的“小猫”,也从未因此而被“害死”。但自从“卡头”事件发生以后,我领悟了:虽然好奇害不死猫,但可能会伤到我。
有一天,我突然观察到家里那张普通的饭桌很特别,四条桌脚并不“长”在桌子的四个角上,而是装在桌面的中心位置。四条桌脚靠得很近,看上去缝隙中间正好能塞进我的头。我十分好奇,想:从桌缝里看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于是我蹲下身子,趴在地上,缓缓地把头伸进桌腿缝里。从里向外看,由于视线被桌腿阻挡,世界就像是装在瘦长的相框里。太好玩了!满足了好奇心后,我脚一蹬,想从里面出来。坏了!我的头卡住了!出不来了!“妈妈——我头卡桌子里了!”“哎呦,琪琪你干嘛钻到桌子里去啊?”妈妈焦急的声音和匆匆的脚步声由远到近。妈妈立马一手抱住我的腿,一手托着我的头往外拉。“啊!我的耳朵!”“耳朵卡住了,出不来了!”
接着,妈妈凑到我身边,双手使劲拽我的脑袋。“啊啊啊啊——我的耳朵疼!”这时,外婆走了过来,说:“要不往耳朵上抹油吧!”于是妈妈用厨房里的食用油把我的耳朵里里外外涂了个遍。然后,妈妈抱着我的脚,外婆抬着我的头,一阵钻心的疼痛,“一、二、三——拔!”我终于被拔了出来。
啊!真是好奇害死猫啊!在这次“历险”后,我照了照镜子,耳朵上的皮都被磨破了,上面还油亮亮的。耳朵火辣辣的疼,又浇了一层油,真是“火上浇油”啊!
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