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是一种培养我们文字表达和修辞技巧的方式,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具表现力,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屈子文化园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屈子文化园作文篇1
六月,我和妈妈还有阿姨们一起去了湖北的五千年文化园。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九条吐水的龙,龙的上方挂着一个大牌子,上面用红色字体写着“五千年文化园”。往里走,我看见一个大肚佛横卧在山上,那大肚佛憨态可掬,样子真可爱。大肚佛周围是一大片树林,树林里有许多用石头做的小鹿、大象,个个都像真的一样,如果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它们是用石头做成的呢。继续往前走,走到一块平缓的山坡上,这里有许多用石头雕成的石头人和石头马,这些石头人和石头马形态万千,各不相同。有的石头人坐在马背上拉弓,有的石头人在艰难地背着东西,还有的石头人围坐在一起似乎在聊天,这些雕刻细致的作品展现了一幅古代人民劳动的生活图。
我们继续往前走,就到了五千年文化园的中心了。这里有一条盘在柱子上的龙,还有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龙差不多有十二层楼房那么高,凤凰比它稍微矮一点。我们踩着楼梯,一圈又一圈,终于爬上了龙头顶部。低头往下看,五千年文化园就像一张“大地图”,在“大地图”中穿梭的人们就如同一只只小蚂蚁。抬头仰望天空,白云仿佛就在头顶,天空中的太阳似乎也触手可及。
下了龙,我们就前往“兵马俑”。这些兵马俑仿照的可真像,个个仪态端庄,如同真人一样。战士们身穿盔甲,脚上穿着鞋子,站的笔直笔直的。马儿有的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有的拉着车,好像随时冲上战场;还有的马儿高昂着头,好像胜利就在眼前,看完“兵马俑”,我们又去了“长城”,这里的“长城”也是模仿的,左边是一棵棵高大的松树,右边是来回穿梭的车辆。小鸟时不时地会落在树上唱歌,偶尔还会有一两只松鼠爬上树,悄悄地吃松果。
从“长城”里出来,我们去了干雕展示会,这里有一张大桌子,有两张床那么大,全是木头做的,这张大桌子上面放了许多干雕,有大象、桃树,还有一条大鳄鱼,桌子上面的东西真是数不胜数。
太阳落山了,我们也该回家了,这一天的游览在我脑子里就像读了一本立体的历史书一样,回味无穷。
屈子文化园作文篇2
上周六,我们小记者们带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乘着大巴前往同安古龙酱文化园。过了大约1个小时,"古龙酱文化园"五个烫金大字映入了我的眼帘。"到了,到了,古龙酱文化园到啦!"我兴奋地喊着。
一下车,我们就跟着老师来到植物迷宫玩了一会儿。随后在导游姐姐的带领下,我们走上了一条木栈道。站在木栈道上,我看到一大片的酱油酿晒场,酿晒场上立着许许多多的"兵马俑",它们头上戴着一顶草帽,那到底是什么呀?导游姐姐好像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在她的耐心讲解下,我们这才明白,原来这些"兵马俑"是一口口酱缸,里面盛满了香喷喷的酱油呢!这酱缸上面的盖子还用不同颜色显示出巨大的"古龙"二字,特别显眼。导游姐姐向我们讲解"古龙"两字是由鼓浪屿的厦门口音谐音而来的。此外,古龙酿造酱油工艺是继承从唐代以来的"日晒夜露""微生物发酵酿造"的传统工艺。这个酿晒场上大约有6万口酱缸,面积大约4.4万平方米。我们都惊呆了,连连称奇。
走进文化馆内,最先看到的是一口巨大的酱缸。在灯光的照射下,变幻出不同的颜色。接着,我们走进了"历史长廊",长廊两边的墙上挂满了关于古龙酱文化的历史照片及文字资料,让我对古龙酱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通过参观我知道了原来在我们生活中,那么普通的酱油要经过许多繁琐的工序和一定的时间才能制成。豆酱是要经过精心挑选上等的黑豆和黄豆,晒豆、煮酱、杀菌、装罐密封等工序才能完成,多么不易呀!
古龙酱文化园里不仅有着香喷喷的酱油、豆酱和醉人的红酒,还有引人注目金光闪闪的奖牌,记载着古龙酱的辉煌与汗水!不过,最有趣的是:在展示台上的几张圆桌上摆放了许多"美食",引得馋嘴的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啊!上前细看,我自己都忍俊不禁,原来是石头美食,只能看不能吃,那石头颜色不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像极了各种美食,我还给它们取了许多的名字,如:猪心、苦螺、石头蛋……
屈子文化园作文篇3
在送走了金黄的天气,又迎来了大雪纷飞,气温逐渐下降,大地上一片枯黄。在远处,几片黄叶正悠然落下,进入大地母亲的怀抱。迎面吹来几阵微风,使人瑟瑟发抖。
早晨,几缕温暖的阳光从窗户外悄悄地跑了进来,照在身上使人有用不完的活力。于是,我们决定如果明天,天气和今天一样就出去爬山。我就开始准备明天的“工具”,可老爸却说明天“轻装上阵”,这一下我可发愁了。
天一亮,我就被拉上了”登山队”,由我们家庭四位成员组成。我们从家一直走到了雪峰,走过了“草地”,现在应该“过雪山”了。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尽显出生机蓬勃。到了“雪山之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挺拔的大门,虽然没有门,但依然威武。看见园里一派生机,我迫不及待的走了进去只见园内,青山绿水,绿草红花。在和外面的世界相比,这里真称的上是“世外桃源”。我不禁加快了自己的脚步,向园内迈进。
一进园便是一条交叉路口,我随便选了一条路走了。过去来到了一座桥上,只见那座桥上刻满了精细的花纹,护栏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生肖图。再向桥下看去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坑,让人心惊胆颤。再向远处望去,是一潭碧绿的湖水,远处几只白鹭在湖面上捋过,水面荡起的波纹仿佛大自然在有意欢迎我们去的到了,再是鸟瞰这碧波绿谭就想是在万山之间镶上了一颗剔透的宝石。
我慢慢移动自己的脚步,不舍得离开了这座桥。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森林,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使人心旷神怡,走在森林深处,不时传来几声鸟叫。看着那高大挺拔的树木,心里产生了一种敬佩。看着郁郁葱葱的树林,听着悦耳的鸟叫声,心中产生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走累了,坐下来歇一会,看着风景如画的山川河流怎能不让人留恋于此呢?古代诗人都向往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如今我也来过了真是不枉此行。
这无限风景不能只停留在这一个地方,我只好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我来到湖心亭,想起了武侠小说里的场景,我看到在对岸有人在结婚,看到新人脸上流露出的幸福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我心中祝福他们“百年好合,快快乐乐”。想想在这种地方结婚不天长地久才怪,新人也太会选地方了。
屈子文化园作文篇4
初冬的一个午后,天气晴好,阳光灿烂,我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了位于市区东北隅的许慎文化园。
走近许慎文化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广的六书石柱广场。六根高约六米的花岗岩石柱排成两行,分别矗立于园区门外广场的东西两侧,上面刻着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书的理论和字例。还未进园,我就已感受到浓浓的汉字文化气息。
跨过园区大门,只见一条书卷状的汉字大道陈列在眼前。它直通字圣殿,长80米,听人说这是寓意中华文字到现在已有8000年的沧桑历史。汉字大道从史前远古符号开始,采用石刻和铜铸的工艺,展示了汉字发展的十个重要阶段。一路浏览下来,我细致了解到汉字发展演变的曲折历程。
沿着汉字大道往前走,不一会儿我便来到园区的核心建筑——字圣殿。字圣殿气势恢弘,为木石结构的汉代风格建筑,九开九进,殿内金砖铺地。殿名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书写,字体古朴大方。走进大殿,首先看到的是一尊高大的贴着金箔的青铜许慎坐像,他庄重、儒雅、智慧,且让人觉得可亲可敬。铜像前方有座香炉,不时有游人焚香叩拜。绕过铜像往北走,我看到铜像后面的影壁上有一个个浮雕字形。靠近仔细一看,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