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4年作文优质5篇

时间:2025-01-29 作者:dopmitopy 作文精选

在作文中,主题明确能使读者迅速抓住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写作文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想,形成系统的认知和观点,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感动中国2024年作文优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2024年作文优质5篇

感动中国2024年作文篇1

“那场战斗打下来,好多战友都牺牲了,鲜血染红了阵地。”回忆起数十年前那些并肩作战的战友们,96岁的孙景坤眼含泪水地说:“我想他们呀!”

孙景坤是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人,1948年,24岁的他参军入伍,从此南征北战。

回忆起自己在-战争中的经历,孙景坤表情严肃。1950年10月,孙景坤随部队赴朝鲜参战,后因腿伤不得不回国治疗,可伤还没完全养好,他就再次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

如今,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孙景坤的身上却留下了20多处伤疤。“现在腿上还有一颗子弹没取出来。”他指着腿上一块已经变黑的皮肤说。

从解放战争到-战争,孙景坤先后荣立一次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被授予-一级战士荣誉勋章。1955年复员后,他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乡务农。而在那之后的几十年里,他从未提起自己曾经用鲜血铸成的荣耀。

直到20世纪90年代,-纪念馆移地改建,向社会征集文物,孙景坤才决定将自己的立功证书等纪念物品捐献出来,人们才知道他是一名战斗英雄。

山城村村民们得知孙景坤是志愿军战士后,有人问他:“打仗时,有没有想过死?”他坚定地回答:“战场上哪能不死人?只要是为国家而死,光荣!”

孙景坤的人品也得到了大家的公认,村民有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解决,而他自己的孩子却沾不上一点光。在家务农的大女儿孙美丽_年已经快70岁了,因为小儿麻痹她从小右腿落下了残疾。在16岁时,好不容易有了一次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机会,却在孙景坤的坚持下让给了生活更困难的家庭。

“不要问国家能为我做什么,要多想想我能为国家做什么。”在孙美丽的记忆里,这是父亲近年来教育后辈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前不久,孙景坤获得当地授予的“辽宁好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在他的床头,有一件挂满了军功章和纪念章的军装,是他那段戎马生涯的见证。每一枚奖章的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历史,孙景坤将这些珍藏在心中,从不挂在嘴上。

_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人们不会忘记孙景坤和他的战友们,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感动中国2024年作文篇2

佛说:一叶一菩萨,一花一世界。——题记

很早就读过李密的《陈情表》,里面的许多佳句至今记忆清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 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读这些肺腑之语,总是感由心生。古今中外,因孝义而感天动地的故事数不胜数,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宇哭竹生笋,无 不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孝,这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xx年用自己的身体做出了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田世国, 用身体传递着爱心,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到了慰藉。

一句不经意的承诺,让他成为170多个小孩的父亲。为了让山区那些群贫困的孩子能准 时收到学费,他总是一拿到演出费就跑到邮局。有时候都没有顾得上清点。12年时间里,他把自己所赚的300多万元都给了他的贫困孩子。一开始,大家并不能 完全理解他,但跟他去过一次山区,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大家彻底理解了他并开始尽力支持他,这个人便是丛飞。是爱的源泉让他这么做,是心的颤 抖让他成为孩子们的父亲。将自己的生命化作爱的清泉,传递到了孩子们心中。

母亲弃家而走,父亲精神失常,弟弟不辞而别,而他却用稚嫩的 肩膀与无私的爱心扛起了一个破碎的家,还收养了一个毫无亲缘关系的妹妹。一间面积约十平方米的房间,是他和小妹妹临时的家。每天一早,六点准时起床,为妹 妹“小不点”做早餐。七点,妹妹要到一公里之外的小学上学。送走妹妹后,他才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挣得兄妹俩的生活费,他在课余时间要推销商品。他 说:“只要你信心不倒,什么都不能打倒你;只要你心中充满爱,也将更加精彩。”是爱和坚强,让他的人生熠熠生辉,他就是洪战辉。是啊,他也许很平凡,他却 用自己的爱心,感动着家人,感动着社会!

感动中国2024年作文篇3

每⼀个⼭村都需要⼀个邓⼩岚⽼师----《邓小岚事迹》观后感

前⼏天看了⼀部⼉童电影记录⽚叫《马兰的歌声》,讲述河北⾩平有⼀个偏远的⼩⼭村,叫马兰村。在这⾥,⼀群热爱⾳乐的孩⼦们组建了“马兰⼩乐队”。年近古稀的邓⼩岚⽼师在这⾥⽆偿教授孩⼦们⾳乐已有6年之久。该⽚以孩⼦们对⾳乐的追求为线索,讲述了邓⼩岚和这群孩⼦之间的故事。

作为⼀个从⼭村⾛出来的孩⼦,在观影过程中,好⼏次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我想起了⾃⼰的⼩时候,我们是⼭村⾥的⼩学,我们根本没有⾳乐课,就算上⼀次,也是教你清唱⼏⾸当时流⾏的歌曲,10岁以前我不知道钢琴长什么样?因为那时家⾥也还没有电视,不像现在可以从电视⾥看到。不光⾳乐课,体育课也是让⼤家⾃由活动的。

正是这样,当我⼩学快毕业时从乡村⾛到⼩县城读书后,第⼀次上⾳乐课时,⽼师边弹电⼦琴边领着我们唱简谱时,我简直惊呆了。那现在看来简单的旋律对年少的我⽽⾔都是⼀种天赖之⾳,连那个⾳乐⽼师在我眼中都变得特别神圣和美丽。

这个漂亮的⼥⽼师还教过我们不少歌曲,⽐如《送别》,《歌声和微笑》《太阳出来喜洋洋》《飞吧!⼩⽩鸽》等等。这些歌曲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乎每⼀⾸都能够完整唱出来。

感动中国2024年作文篇4

江梦南,1992年出生于湖南省州市宜章县一个教师家庭。她的到来,为家庭增添了不少欢乐,父母还为她取名“梦南”,寓意“岁月静好,梦里江南”,非常有诗意的名字。

只不过,这一切美好在小梦南三个月大的一天夜里戛然而止。由于梦南半夜发高烧,夫妻俩彻底慌了,在物理降温无效的情况下,只能将孩子送往医院。

最后,烧虽然退了,但是,由于用了耳毒性药物直接导致梦南神经性耳聋。经过医生诊断,梦南“无听力,135分贝未引出反引波”,这属于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她不能像常人一样交流,却完成了学业并考上大学、研究生。人生虽无常,学业无止境。对人生不服输的她,又考上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郴州宜章失聪女孩、2021年度“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候选人江梦南的逆袭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失聪后她考上大学、研究生并读博士

今年29岁的江梦南,出生于郴州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父母都是莽山民族学校的老师。在江梦南半岁时,因耳毒性药物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听力完全丧失。从此,她就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靠看着口型读唇语和别人进行交流。

最开始,江梦南靠着反复抚摸爸妈的喉咙,来感受声带的震动并练习发声,往往一个音节父母重复上1000次她才能学会。

从字、词到日常用语,她对着镜子学口型、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

在江梦南的印象里,身为老师的父母都爱读书、看报。正是学唇语这个决定,让江梦南的求学之路走得越来越长远。

在学校,江梦南一直以普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听讲”是学生获取知识最重要的途径,但对于江梦南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无法一直看到老师的嘴型,所以更多的时候,她只能通过看板书和课后自学来跟上进度。

尽管如此,聪明、好强的江梦南凭借不服输的劲头,自学完五年级的课程之后,直接跳级升入六年级。从小到大,江梦南没有上过特殊教育学校,一直在公立学校读书。

在十几年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她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

...
《感动中国2024年作文优质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